天天看点

金嗓子私有化退市!江佩珍是如何将一手好牌打烂的?从濒临破产到“喉糖”国民品牌金嗓子遭遇“天花板”江佩珍变身“老赖”,金嗓子将何去何从?

作者:侃见财经

叹息!曾经受欢迎的民族品牌"金嗓子"现已从港股退市。

8月12日,香港上市公司Golden Throat宣布将以每股2.8港元的价格私有化,要约人已指定渣打银行为该交易的财务顾问;私有化交易完成后,金喉将从香港联交所退市,其为期6年的港股上市程序将结束。

金嗓子私有化退市!江佩珍是如何将一手好牌打烂的?从濒临破产到“喉糖”国民品牌金嗓子遭遇“天花板”江佩珍变身“老赖”,金嗓子将何去何从?

回顾金喉近年来的发展历程,虽然你是国内喉咙糖果行业的领军人物,但上市后的金喉发展并不顺利。除了表现增长停滞外,其股价也有所下降,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其最新股价仅为2.61港元,而最高点7.93港元则下跌了67%。

此外,金嗓子的真正掌控者姜培珍,现在也充斥着丑闻。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姜佩珍因为没有还债而沦为"老莱"。

为什么曾经传遍全国的黄金声音,今天却陷入了这种境地?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 >从破产的边缘到"喉咙糖果"民族品牌</h1>

说起金嗓子,离不开姜佩珍。

1959年,年仅13岁,甚至还没读完初中的姜佩珍,因为母亲去世,生活不便,跑到广西柳州市第二家糖果厂申请生产工人。

虽然工厂不准招童工,因为蒋佩珍当时实在太可怜了,工厂领导视而不见,让她进了厂,这个决定为糖厂未来的重生和金嗓子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进糖厂后,姜培珍珍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从最基本的生产工人开始,18岁成为工厂副厂长,33岁当选厂长,一路走糖厂斩荆棘,巅峰营收接近1亿。

金嗓子私有化退市!江佩珍是如何将一手好牌打烂的?从濒临破产到“喉糖”国民品牌金嗓子遭遇“天花板”江佩珍变身“老赖”,金嗓子将何去何从?

然而,随着全国各地糖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糖厂的经营状况也恶化,销售额暴跌,甚至一度濒临破产;也许真的是一天的末日,就在蒋培珍一团糟的时候,她听到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正在研究喉锭的配方,于是她赶到大学去寻找"好配方"。

来到华东师范大学后,江培珍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王耀发教授。

在听完姜培珍"千里寻药"的故事后,王耀发给姜培珍的糖厂免费开发了一个治疗慢性喉炎的配方,拿到配方后,姜培珍赶回广西,开始按照配方研究新产品。

1993年,在获得配方一年后,喉糖产品"金喉咙"诞生了;1994年底,广西金喉药厂正式成立,原制糖厂也全面转型为特色"咽糖"。由于功效非凡,当时竞争对手不多,金喉在推出后爆发,成为民族品牌,糖厂和姜培珍也通过金嗓子复活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 >金喉遇到"天花板"</h1>

糖厂之所以能够复活死者,表面上是因为蒋培珍得到了配方;其实是因为当时蒋培珍非常重视研发,如果没有全天候的研究,就算糖厂拿到配方,也很难生产出金喉这样的疗效产品。

随着金喉的成功开发,在顺利量产后,蒋培珍的研发投入开始减少,反而加强了广告投入。

金嗓子私有化退市!江佩珍是如何将一手好牌打烂的?从濒临破产到“喉糖”国民品牌金嗓子遭遇“天花板”江佩珍变身“老赖”,金嗓子将何去何从?

在广告方面,为了打造金嗓子的美誉,蒋培珍在1995年向央视广告投入了500万元,而工厂刚刚扭亏为盈;1996年,金喉还打出了"保护喉咙,请使用金喉喉片"的著名口号,同年,金喉的收入突破1亿。

至于打法,2003年,巨星罗纳尔多来中国参加活动,蒋佩珍花了30万元邀请他去一家餐厅吃饭,期间他和他合影留念。虽然姜培珍承诺不会把照片拿出来用于商业用途,但罗纳尔多回国后,姜佩珍反抗,立即利用餐桌上的材料做了"罗纳尔多代言金喉片"的广告,罗纳尔多直到2005年才知道。

2015年7月,巅峰的金嗓子成功在港股上市,姜培珍敲响大钟的那一刻也成为经典。

不过,上市后的金喉发展并不顺利,从财报数据来看,其上市后营收一直保持在6亿至8亿的范围内;此外,其净利润也连续多年保持在1亿至1.6亿的范围内。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 >姜培珍变身为"老来",金嗓子会去哪儿?</h1>

近年来,无论是蒋培珍还是金子,情况都不是很好。

关于曾经带领制糖厂创造奇迹的姜培珍,但现在因为没有付5000万元做广告,就成了"老来"。

至于金喉,除了业绩增长乏力外,最近还发布了私有化公告,这家上市仅6年的国有企业,现在即将从港股退市。

金嗓子私有化退市!江佩珍是如何将一手好牌打烂的?从濒临破产到“喉糖”国民品牌金嗓子遭遇“天花板”江佩珍变身“老赖”,金嗓子将何去何从?

整体来看,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除了做广告,其产品是人生的基础,金嗓子确实已经辉煌了,但此刻蒋培珍还是要处理好自己的问题。

如果连公司的舵手都经常出现问题,公司能走多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