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可以说是过去二十年来中国电影业最重要的类型。虽然世界上大多数观众在谈到中国主流电影时都会想到高成本的"大片",包括《英雄》和《战狼2》等武术/动作片,或特效科幻/奇幻电影(如《流浪地球》和《猎人》)。但是,当谈到受欢迎程度和收入潜力时,喜剧是关键;中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中外电影类型是喜剧,经常超越霍莉的真人版《生命之速》和《复仇者联盟》系列,成为年度票房赢家。
喜剧的兴起,是中国电影市场化或产业化的象征。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逐渐从国有制片厂制度转变为公私合营,再向商业私营转变,其娱乐性质逐渐取代了纯粹的政治宣传或灌输功能。对很多人来说,冯小刚导演1997年的《B党》是一个转折点,引入了香港的"新年快乐电影"标签和营销策略。尽管《新年快乐》不仅限于喜剧,但它仍然是黄金时代的标志。
疯狂的石头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喜剧在风格和题材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发展出不同的亚型。随着《疯狂的石头》(2006)的出现,宁浩掀起了一股黑色喜剧热潮,除了犯罪、死亡等禁忌主题搞笑,还有多线叙事的结构,在巧合和宿命论之间营造出一种荒诞感。另一类是老装喜剧,如《武林外传》(2006年)、《完美九人》(2008年),它们玩错了时空,把现代社会的语言和古代时空拼贴画放在一起,比如突然一首嘻哈歌舞,或者把讽刺讽刺放在一个安全的距离。这类电影显然受到了香港"不废话"喜剧的影响,尤其是刘振伟和周星驰的《西游记》。当刘某等人周二北上去拍摄更多这类电影时,小成本的老式喜剧逐渐发展成特效和越来越昂贵的奇幻喜剧,除了刘和周的《西游》电影,以及徐成义的《捉妖记》系列,还有很多香港电影人参与其中。
近十年来,兴起的喜剧有两类,一类是路友喜剧,以徐伟的《泰语》系列为代表,平时的搭配是纯粹的直男"傻"加上世俗的暴利者,除了两个主要角色在摩擦和冒险的过程中引入笑声,往往通过更诚实的主角来批评更势利和自私的一面。
另一个"新兴"亚型是浪漫浪漫喜剧,往往与"Chick-fil-A"重叠,但一些"男性主导"的浪漫喜剧不是"女孩电影",后者不一定是以爱情为中心。章子彪的《非常完美》(2009)被视为这一类型崛起的指标。虽然之前中国电影中有过浪漫喜剧,但并不多,但近十年来却被大量制作,掩盖了黑色喜剧、古喜剧等褪色的品类。
與其他類型的喜劇不同,浪漫喜劇不太依賴喜劇演員的滑稽才能和個人特質,他們傾向於更關注女性(包括創意,表演和觀眾水平)。其他中国喜剧往往聚焦于男演员,看起来并不好看,而是依靠幽默和滑稽动作成为流行的"丑明星"(简言之,"丑"有"小丑"和"丑"的双重含义),如葛佑、王宝强、黄薇等。但浪漫喜剧以英俊的男人和女人为主(尽管偶尔是"美女与野兽");这些年轻的偶像大多不是喜剧导向,而是偶像崇拜的明星。这也符合中国娱乐圈近年来越来越年轻漂亮的"小鲜肉"和"小花"以巨大的粉丝流量获得影响力的趋势。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和行业的发展,人才、系统和技术越来越成熟,适应了更加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近年来,中国喜剧已经不再局限于个别类型的盒子,而是在"地气"的本土化和跨文化元素的添加之间徘徊和融合。由于篇幅有限,这些观测结果将单独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