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数据中心绿色发展要看算力算效评价

本报记者 叶伟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新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用三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适应数字经济增长计算规模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政策标准司副司长张伟表示,《行动计划》为数据中心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总体规划,不仅强调数据中心需要更好地赋能各行各业的应用,更强调数据中心绿色节能的发展路径。

为什么要开发新的数据中心

新数据中心是指一种新型基础设施,它支持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应用需求,汇集多元化数据资源,采用绿色低碳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的能力,提供高效的计算能力服务,赋能千家万计的应用, 并将开发与网络和云计算集成在一起。

张说,目前数据中心的功能特点已经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方面,数据中心功能正在从存储数据向数据处理和积累数据演进,另一方面,新的数据中心展示了网络协作、数据安全和云处理的优势和特点。例如,数据中心和网络进一步集成以实现协同效应,从而可以轻松安排不同区域和位置之间的计算。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采用,社会总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以及对数据存储、计算、传输和应用需求的急剧增加,数据中心已成为支撑行业'云中数字智能'的重要新基础设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梁鹏博士告诉记者,《行动计划》的出台是为了引导传统数据中心向具有高科技、高计算、高能效、高安全性特点的新数据中心演进。

北京大学科技园产业研究经理常磊表示,国内数据中心产业存在结构过剩、利用率低、布局建设不良等问题,《行动计划》旨在引导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创新。

首次提出

进行计算效果的评估

从具体目标出发,《行动计划》提出,到2021年底,国家数据中心平均利用率将提高到55%以上,总功率将超过120EFLOPS,新建大型数据中心及以上数据中心的PUE将降至1.35以下;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行动计划》明确了6项具体行动,包括20项具体任务和6个项目,以促进新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优化行动、网络质量升级行动、计算能力提升行动、产业链扎实增强行动、绿色低碳发展行动、 安全可靠的保障措施。

"《行动计划》重点从数据中心布局、网络、能耗、计算、数据、产业链、安全等方面全面推进新数据中心建设。这一政策最大的亮点是,针对我国计算机化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均衡、共享不足、单一服务、能效低等问题,首次提出计算成效评价。梁鹏表示,引入EFLOPS计算指标来评估数据中心发展的质量,旨在引导数据中心从广泛的机架尺寸增长转向提高计算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促进数据中心的质量和效率变化,确保计算机基础设施的健康发展。

常磊表示,为了科学衡量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水平,《行动计划》除了首先提出评估计算的有效性外,还强化了新的数据中心利用率、计算规模、能效等级、网络时延等指标,体现了数据中心的高质量发展, 缩减了数据中心指标反映的体积,加速将卷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

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行动计划》特别强调高效、清洁、集约化、循环型数据中心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张总表示,数据中心正面临着绿色低碳转型的挑战,数据中心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并不是特别高,但随着设施非常集中的大型化,数以万计的座席在一起,能耗非常大。

"中国的数据中心约占每年总用电量的2%,并且仍在快速增长。梁鹏表示,为了确保实现碳峰、碳中和目标,数据中心未来必须走绿色节能发展之路,包括应用新型节能技术、更好地指导标准制定、绿色数据中心评估工作等,处理发展与节能的关系。

如何推动新数据中心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梁鹏提出,首先是要加强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对清洁能源替代的认识。截至2020年10月,全球33家数据中心公司已承诺使用100%可再生能源,而国内公司尚未做出类似承诺。二是提高西部地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据估计,我国西北地区弃风弃光发电能力每年约125亿度,如果在这些地方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电厂和电网布局,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75万吨。第三,比特币被严格禁止"挖矿"。

常磊表示,鉴于当前数据中心能耗问题十分突出,在碳峰、碳中和的背景下,行业应加快应用先进绿色技术产品,提高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水平,优化绿色管理能力,升级"老小散"数据中心, 推动行业绿色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