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一些主草鱼或花白池塘,如果水质不是很好,比较稀疏,池塘鱼很容易长出锚头。咬鱼的锚头都是雌性,锚头被归类为甲壳类动物,与龙虾、螃蟹的亲缘关系较为密切,一些寄生的锚头在鱼体表面,首先,头部钻入宿主肌肉,造成组织损伤、炎症,形成溃疡。病鱼通常易怒、食欲不振、行动迟缓、鱼体消瘦等常见疾病。锚头头插入鱼体内的肌肉、鳞片,身体暴露在鱼体外,肉眼可见,就像在鱼体上插入小针头,尤其在鱼种阶段,危害特别大。取出患有锚头病的鱼并将其放在解剖盘中,仔细检查病鱼的身体表,鳃,嘴和鳞片,如果看到针状蠕虫是成虫的锚头。

"pgc-h-right-arrow"< >如何预防锚头病的发生?</h1>
1、彻底清除池塘。在放养鱼类之前,可以用生石灰和水清澈的池塘对它们进行消毒,这可以有效地杀死水中的锚头幼虫。
2、物种消毒。鱼种在放养前可以用10-20 ppm高锰酸钾溶液洗30-70分钟,或用安全无毒的桉树精油制剂龙樟乐昌水溶液洗0.5-1 ppm,30-60分钟,以消除或清除鱼体内的幼虫。
3、保持水体的肥力。在水的条件下,池塘中的浮游生物较多,锚头跳蚤幼虫可以吃掉。
4、拌其他鱼。每亩水面可放100-125克黄鲱鱼(如果不想在池塘内繁殖,可单雄或雌鱼)10-15尾,利用黄疸锚定幼虫进食,起到防止锚头幼虫的作用。
5、流行季节前悬挂枫树杨树叶或绿松树枝周围的叶子15130公斤,分成五六包,1周后取出;
<h1级"pgc-h-右箭头">处理锚</h1>头
在养殖过程中,主要使用药物防治锚头跳蚤病的是敌虫和菊花,但在杀虫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以及特殊种类(如鲭鱼、鲭鱼、淡水白鲱、海鱼、虾蟹等)和苗种对药物的敏感性, 需要特别注意,以免产生毒品事故。
在杀虫过程中还需要根据锚跳蚤的生活史来使用药物。锚头跳蚤的生活史分为无结幼虫期、幼虫期和成虫期。其中,幼虫和幼虫阶段是锚头跳蚤药物敏感阶段,在杀死锚头跳蚤时,实际上杀死水中的幼虫,成虫更难直接杀死。因此,使用龙昌乐昌驱虫剂代替杀虫剂,预防代替治疗,更安全、更有效、更有保障。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水生反虫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