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3日,工人们展示了即将在博湖县博斯滕湖大河口释放的扁吻鱼。念磊照片
北京6月13日电(新磊东志国)6月13日,新疆农业农村厅在博湖县博斯滕湖河口举行2020年国家一级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活动——平吻鱼标志放生活动,4万尾叫"水大熊猫"的扁吻鱼沿着"滑梯"欢快地游向博斯滕湖母亲的怀抱。
当天一早,新疆水产科学研究所在博湖县农乡局的工作人员就开始测量湖水温度,小心翼翼地把一袋鱼苗倒下来,解开袋子口加入湖水,使袋子里的水温达到标准,一个扁吻鱼苗做一个良好的标记,通过板倒入湖中, 瞬间,清澈湖水中的鱼开始游动。
在博湖县的博斯滕湖口,游客可以体验平吻鱼的交付。念磊照片
据了解,新疆扁吻鱼又称"大头鱼",是我国独有的仅分布在塔里木河流域的新疆稀有本土鱼类,是国家级受保护的动物,是世界上稀有的裂纹鱼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学术价值。这种扩散和释放活动对改善博斯滕湖水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在博斯滕湖人工增殖和释放标记扁吻鱼4万尾,也连续第11年在博斯滕湖放生扁吻鱼,迄今已累计向博斯滕湖释放扁吻鱼33万尾,标记释放11万尾尾,加上连续15年向克孜勒水库释放扁吻鱼,共向塔里木河流域释放134万多条扁吻鱼, 标记放电数量达到180,000。
一直以来,博湖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水生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将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作为改善博斯滕湖水域生态环境、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花卉捕捞的重要举措,积极开展人工增殖和放开渔业资源, 严格执行禁渔制度,加强对水生资源和环境的监测和整治,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工作,依法开展渔业执法工作,成效显著。
"增殖释放是绿水绿山银山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中国水生生物资源保护行动纲要》的实际行动。博湖县农乡局局长陈江伟表示,现在是博斯滕湖禁渔期,也是鱼类繁育的季节,通过增殖和放生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博斯滕湖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共同打造鱼水亲, 人与自然和谐美丽的博湖。
新疆农业农村厅在博湖县博斯滕湖河口举行2020年春季博斯滕湖国家I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平吻鱼标志放生活动,4万尾被誉为扁吻鱼的"水大熊猫"沿着"滑梯"欢快地游向博斯滕湖母亲的怀抱。念磊照片
如今,博斯滕湖沿河清澈见底,岸边绿丽,白蜻蜓成群结队,人与水和谐相处。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博湖为整个旅游区的发展提供了"美丽"的首都,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游客带来更加舒适的旅游体验。
当天,在博斯滕湖河口码头,来自四川的游客王琦也参加了增殖放生活动,她说:"看到一条小鱼快乐地游进博斯滕湖,感受到很新的喜悦,这里的水环境特别好,希望渤湖更蓝,水更清澈,鱼更肥。"
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水湖,饵料资源丰富,捕捞潜力巨大,该湖生产了桉树、草鱼、鲭鱼、螃蟹等10种水产品,五大湖地区水产品通过国家有机鱼产品和原产地认证。2013年11月25日,博斯滕湖鲤鱼和博斯滕湖草鱼被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发展博湖渔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实现"鱼秀水、鱼娱乐、鱼长寿、鱼造福人民"。如今,博湖正在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通过整合渔业文化、水文化、沙文化、芦苇文化、东风文化与旅游资源,引进渔民生活体验、渔业文化展示、特色渔村、钓鱼比赛等休闲渔业项目,一条与"鱼"相连的产业链正在蓬勃发展。(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