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瑞新)近日,来自省科技厅的记者获悉,为进一步优化国家野外站体系布局,科技部近日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再建设69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其中青海将承担3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建设。
据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国家野外站")是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之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野外工作站是一项面向社会经济和科技的战略,根据我国自然条件的地理分布,经过多年的发展,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的定位观测数据,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不仅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此次,为更好地推进新时期国家野外站的建设和发展,优化和完善国家野外站体系布局,根据相关文件,经部门(地方)推荐和专家咨询,科技部决定批准再建设69个野外站作为国家野外站。根据该文件,青海将承担青海北投河高原永久冻土工程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青海三江源草甸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华士峡永久冻土公路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建设, 青海。建设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所等相关单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