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很期待 新区明天更美好——访海东工业园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国俊

作者:大美青海云
很期待 新区明天更美好——访海东工业园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国俊

黄国军.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新闻 2018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海东河新区正式成立。近三年来,河西新区从单一工业园区向综合现代新区蝶形转变,进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河轩新区的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要要求的全面系统把握,得益于对省委书记王建军对河轩新区发展的四句话要求的深刻理解,"精明收缩, 聚焦四季价值革命,注重内涵"在工作中把它作为思想上的"压舱石"和"指南针",遵循省政府的"五示范省"建设,融入海东市政府的"海东五新"建设,充分把握新发展阶段,坚持新的发展理念, 打造新的发展格局,把河西新区建设成为青海新的经济增长极,海东在澜西城市群崛起的重要引擎,践行"一优两高"战略部署模式的新区。

生态是发展的底线和基础

青海最大的生态价值,生态的最大潜力,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作为下摆土地上新崛起的新区域,生态保护在成立之初就被放在首位,显然不能为了经济发展而牺牲环境。

站在南山,俯瞰江江新区,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建在威水河上的柳湾水系湿地公园和平安心湿地公园,犹如两条绿色的毯子。在推进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建成了两大湿地公园,体现了河西新区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

"王建军书记为太阳新区的发展提出的四句话之一,就是'价值革命'。黄国军表示,良好的环境不仅可以提升新区的美誉度,还可以成为河西新区投资的资本,我们常说"筑巢吸引凤凰",环保,好建设,才能吸引凤凰。

"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在河西新区深深扎根于民心。每到植树季节,企业积极响应管理委员会的号召,加入植树造林队伍,小到绿化,大到绿化河岸山坡,植树造林成为一种新时尚。

从植树造林绿化到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河西新区坚持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首要抓好民生工程,推进生态建设和修复工程。

近年来,合轩新区总投资11亿元,加快生态新区建设,全面推进"绿色交通、绿谷绿屏障、绿院绿、绿厂区"行动,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绿化已成为新区最美的风景。

目前,河西新区正全力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零碳产业示范园区。以河西新区平北经济区为试验区,建设能源体系、生产过程、基础设施、碳排放管理四个综合零碳示范区,推动形成绿色转型试验区,实施"双碳"目标试验区,加快高质量发展新高度。到2025年,培育一批顺应零碳发展方向、掌握零碳核心技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基本构建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效益显著、模式先进的零碳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可再生零碳发展经验,成为支撑青海绿色发展的新引擎。到2030年,充分发挥河轩新区的引领作用,实现与园区的融合发展,带动其他城州工业园区的低碳转型,助力全省绿色发展和碳峰目标的实现,在全国碳峰、碳中和实践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推动"城市融合"高质量发展

便利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无疑成为河西新区发展的先天条件。坐拥这种黄金土地,河西新区要转变观念,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生产城市融合融合。

想法决定了出路。省委书记王建军提出的"四句话"要求,海东河新区建设是河东新区建设和发展的总后路。在黄国军看来,在加快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应该体现河西新区与生俱来的优势。新区位于西宁和海东两大城市之间,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市民到新区建厂定居,人气旺盛,自然会发展。

漫步在河西新区,我们看到高铁新区医院、省立医院河轩分院、河轩新区九年制一贯学校、景珠中学、明志中学等民生工程层出不穷,不同风格的优质房地产项目相继建成湿地公园、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警警专业学院等院校建设项目全面推进,相信随着大量基建项目和知名房地产企业的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在产业发展和投资方面,河西新区不再追求数字效果和盲目投资,而是集中精力做好每一个选择,围绕四大行业优先投资。

同时,本着"有节制,尽力而为"的原则,统一规划,块执行。项目进入门槛严格,有限用地在增长中增长良好,潜力大,项目带动能力强。推动河西新区扎实开展"笼养鸟"和土地盘点与回收,积极稳妥处置9家"僵尸企业"。

近年来,结合"海东五大新区"建设,精准把握海东的地理和气候特征,坚持发展条纹城市,集中建设,保护城乡山地的自然特征,加强城市公园和绿地建设,使新海东更具风景和田园风光;并全力建设零碳产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加快培育零碳产业体系,升级基础配套设施,加快城市形象塑造,继续强化"城市观念、海东意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着力解决原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城市建设要求,切实提高城市综合治理水平;积极推进跨境电商试验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协调发展,努力搭建对外开放新平台,继续深化"放手"改革,激发发展活力。

在青藏高原打造名副其实的旅游接待"大客厅"

三年前,海东工业园,当时以综合经济园更名命名的"综合经济园",不仅体现了历史遗产和文化积累,更注入了民族情怀,坚持了人文情怀,有利于河流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凝聚社会共识,共同加快新区的发展。

不久前,在海东市召开的第三次党代会首次提出了"海东精神",它与新青海的精神源源相同,同一条线,承载着海东人民独特的文化理念和精神追求,是海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无尽精神支柱。

新的起点,新的使命!在新的发展道路上,河西新区不仅肩负着发展海东经济的重任,也肩负着发展江河文化的使命。黄国军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生命力。借助便利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气候条件,河域新区致力于打造青藏高原名副其实的旅游接待"大客厅"。

在黄国君看来,旅游接待处的"大客厅"不仅是人们休息的地方,也是娱乐观光的场所。在城市发展一体化、新区建设全方位的旅游、引进和建设优质、档次的酒店,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一流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服务,游客下飞机后几十分钟即可办理登机手续。

"没有文化遗产的地方,就没有人留下来。黄国军说,去年管委会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在孵化产业园专门腾出两栋建筑,重点孵化文化产业孵化器,现在绿绣、壁画、唐卡、油画、古建筑等都已进驻孵化。同时,在草家堡机场附近规划了200多亩土地建设文化旅游小镇,重点展示青海五大民族文化、河流文化、黄河文化、生态文化、饮食文化和"一带一路"文化,为国内外游客提供全方位的餐饮服务, 生活和旅游购物,让游客可以体验青海独特的文化和青海人民的热情。

目前,河西新区正在积极探索发展文化创意、休闲、户外运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会展采购、养老、高端地产等产业,以打造全区旅游的新鲜血液。

蓝图已经绘就绪,河西新区域正朝着新的目标迈进。我们坚信,在省政府的领导下,河西新区明天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