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专访奥运选手启蒙教练毛国斌:郑鹏飞的划艇梦,从顺德启航

顺德体育学校运送的赛艇运动员郑鹏飞将代表中国参加东京奥运会!7月6日,中国皮划艇队确认东京奥运会,郑鹏飞入榜。

广州日报记者获悉,郑鹏飞和顺德有着莫名其妙的关系。2006年底,13岁的郑鹏飞来到顺德业余体育学校(以下简称"顺德体育学校"),在那里他进行了3年多的专项训练,随后入选广东省队、国家队,从顺德走向世界!可以说,顺德、郑鹏飞"独木舟梦的始作俑"。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顺德体育学校第一次在皮划艇比赛中看到奥运选手。此外,顺德体育学校训练和运输的羽毛球项目优秀选手陈晨也将参加东京奥运会。素有"冠军摇篮"的顺德体育学校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密码"?近日,广州日报记者采访了郑鹏飞的启蒙教练、顺德体育学校校长毛国斌。

故事:

郑鹏飞与顺德莫名其妙的关系

1." 干鸭"给自己设定小目标

据央视报道,7月6日下午,中国皮划艇队确认东京奥运会。其中,男子双人赛艇1000米由刘浩和郑鹏飞组合,而郑鹏飞也将参加单人赛艇1000米比赛。

专访奥运选手启蒙教练毛国斌:郑鹏飞的划艇梦,从顺德启航

郑鹏飞(左)与启蒙教练毛国斌在2021年全国皮划艇水泉锦标赛上合影(如图)

郑鹏飞,一位优秀的皮划艇运动员,与顺德有着莫名其妙的关系。据了解,1993年4月,郑鹏飞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2006年底,郑鹏飞被顺德体育学校游泳教练张丹介绍到顺德体育学校。刚来顺德的时候,郑鹏飞还是个"干鸭"——不会游泳,但他选择在皮划艇上游泳,于是被张丹的教练教他游泳,并于2007年初开始皮划艇训练。

作为郑鹏飞的启蒙教练,毛国斌对他印象非常深刻,"他当时还不到14岁,身高1米6左右。"虽然身高条件还行,但郑鹏飞在训练各方面的表现并不突出。在毛国斌看来,郑鹏飞的性格非常突出,"一旦坚定了奋斗方向,他就永远坚持下去了。"毛国斌欣赏郑鹏飞的坚韧。

从东北到岭南,首先要经过的是"天气关闭",岭南的湿热起初让郑鹏飞有很多不适应。"但他是一个勤奋的孩子。毛国斌就是这样对他的评价。"学习皮划艇并不容易,一开始就容易翻身,郑鹏飞在撑着必须学习,学好决心,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小目标,不断实现,他的理解能力更强,训练特别难。"毛国斌说。

2.老师的启蒙教练选择了赛艇

据了解,皮划艇分为皮划艇和划船,两种类型的船比赛场地,距离,游戏规则和裁判方法基本相同,但船的结构形状,桨的形状,运动员的桨姿势,握桨的方法和技术动作完全不同。"这是一项易于学习的运动,划船比这更困难。"毛国斌告诉记者。

"每个皮划艇运动员在开始时都会有一个选择,皮划艇还是划船?"毛国斌回忆道:"在做出选择的时候,郑鹏飞首先问我,教练,你在画哪个项目?"我说划船,所以他说他也会学习划船。"也许当时还是个孩子的郑鹏飞,不太明白皮划艇和划船的具体区别,但在他心目中,他一定是老师,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事实上,郑鹏飞的启蒙教练毛国斌在1980年代初在中国是一名皮划艇运动员。1990年,24岁的毛国斌退休到顺德体育学校担任皮划艇项目教练,现为皮划艇项目高级教练,顺德体育学校校长,他参与并见证了中国皮划艇项目改革开放的发展。

2007年至2009年,在顺德体育学校经过专项训练和训练,郑鹏飞的训练数据有了明显提升,跑步能力和特殊能力逐步提升。2009年底,郑鹏飞被顺德体育学校选拔到广东省赛艇队训练,2010年底成为省队的正式运动员,"从训练到正式运动员,只有短短的时间,经过艰苦的训练,郑鹏飞在同行中脱颖而出。"毛国斌自豪地说。

虽然郑鹏飞在训练中逐渐崭露头角,但也遇到了挫折和瓶颈。"曾经有一段时间,有人希望他改变项目的方向,他咨询了我。毛国斌回忆道,"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决定走这条路,一步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坚持到现在。"

专访奥运选手启蒙教练毛国斌:郑鹏飞的划艇梦,从顺德启航

毛国斌(左)与郑鹏飞在仁川亚运会上合影(如图)

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上,郑鹏飞获得男子双人赛艇1000米亚军,随后在世锦赛男子单人赛5000米中获得第五名。2015年,他在皮划艇静水项目中被授予"国际运动员"称号。也就是说,从"一张白纸"到最高水平的运动员,郑鹏飞只用了短短的7年时间。转入省队、国家队后,郑鹏飞偶尔会回到顺德体育学校指导老师和姐妹们,传授训练经验,并与启蒙教练毛国斌保持联系。

关注:

体育"冠军的摇篮"人才发展"密码"

1990年7月,毛国斌退居顺德,担任皮划艇教练。毛国斌是土生土长的江西人,他的家乡也是一个水乡,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赛艇、皮划艇运动员。

专访奥运选手启蒙教练毛国斌:郑鹏飞的划艇梦,从顺德启航

顺德体育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图为顺德体育学校校长毛国斌

作为中国皮划艇运动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毛国斌表示,中国的皮划艇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1970年代中后期开展全国性活动,并不断发展;我国皮划艇项目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从追赶到奔跑、引领的趋势。"

据毛国斌回忆,顺德皮划艇项目开发有一定的基础。在20世纪70年代,有将划船者和皮划艇运动员运送到广东省队和第81队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初,顺德在Len、Chencun和Duan三条城镇街道开展皮划艇项目业余训练。1994年后,顺德统筹成立了皮划艇队,在顺德镇街道和全国各地招募皮划艇后备人才,进一步扩大皮划艇运动员的招募范围,扩大皮划艇运动员的培训队伍。

在毛国斌看来,作为全国的龙舟之乡、岭南水乡,顺德发展皮划艇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据其介绍,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顺德一直为广东省队、第81队输送了近50名专业优秀的赛艇、皮划艇运动员。

顺德体育学校被誉为"冠军的摇篮",培养了几位世界冠军。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除了郑鹏飞,羽毛球项目陈清晨也是顺德体育学校培养和输送的。据介绍,创建于1968年的顺德体育学校,现拥有:田径、游泳、皮划艇、水球、武术、射击、羽毛球、乒乓球、男子篮球、男子足球、摔跤、跆拳道等12项运动。顺德体育学校已向全国、省、市和部队派出近500名职业精英运动员。2013年、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高水平体育储备人才基地"荣誉称号。

作为一所基层业余体育学校,顺德体育学校为什么能吸引和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体育苗木?毛国斌说,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教练组很强大。"我们的教练,大部分是退役的精英运动员,也有从顺德体育学校调到省队、国家队的教练,退役后再回去教书。他表示,顺德体育学校积极探索体育教育融合之路,形成良性人才培养机制,助力顺德体育高质量发展。

温/广州日报 新华城 记者:王敏昂

图片/广州日报新华社 记者:王千润(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新华城 编辑:罗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