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大片《沙丘》在中国大陆的首周末就突破了1亿,再次证明了这部科幻巨人在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在刚刚结束的平遥国际电影节上,由导演郭凡、编剧王宏伟等《流浪地球》核心团队共同打造的科幻电影《宇宙探索编组》揭开了神秘面纱,该片同时被誉为"开启中国科幻电影新道路",以火爆位置获得"Fermu荣誉最佳影片"等多项大奖, 在粉丝圈中掀起了不少关注。
由此可见,科幻片在中国观众心中的"热度"并没有减弱。

上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幻电影是2019年的《流浪地球》。
值得期待的是,《流浪地球2》已经在青岛正式上线,制片人余格尔在2021年青岛影视博览会上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表示,目前创作、资金等方面都已准备就绪,足以为这部备受瞩目的科幻电影保驾护航,"希望能在2023年春节与观众见面!"
此外,沈腾和玛丽主演的《孤月》也是一部科幻喜剧,目前正处于后期制作阶段。这是Happy Hemp第一次挑战科幻喜剧。快乐麻花CEO刘洪涛透露,《孤月》总投资5亿,硬核科幻水平堪比《流浪地球》。
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建立了"全频段阻断干扰";陈思诚的《莫扎特在外太空》、张小北的《星爆》和顾天乐的搭档刘青云的《明日之战》都已杀出,至今仍在展出......一波中国科幻电影即将迎来。
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人正在走向科幻电影的境界。中国的科幻电影探索之路,正在走得越来越远,精彩纷呈。那么,属于中国科幻电影的时代,真的来了吗?
吴静重返流浪地球2!
这一消息在去年的金鸡电影节发布会上,已经吸引了不少观众和媒体的关注。
尤格尔告诉我们,《流浪地球2》还是从刘慈欣的同名小说中诞生的。讲述人类在外太空寻找新家园的故事。与前作相比,影片的两个关键点,一是连续性,二是创新。
两部电影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流浪地球2》将在之前的世界观基础上再接再厉,力求给观众更多的想象和新鲜感。除了《流浪地球2》之外,《流浪地球》的IP发展也有一定的规划,"至于计划能否真正实现,要看电影的质量和观众的接受度。
《流浪地球》制片人耶格尔
正如耶格尔承认的那样,如果没有观众的支持,《流浪地球2》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更多投资者希望看到中国科幻电影。
毕竟,对于耶格尔和郭凡来说,最初的希望是《流浪地球》能赚钱,"只要我们能赚钱,全世界都会更加关注中国科幻电影。""
最终,《流浪地球》以46.86亿的票房得分位居票房第五位,成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分水岭。
《流浪地球》票房46.86亿美元
在此之前,中国曾短暂拥有过《海湾守望者》、《大气层的消失》、《岛的尽头》等科幻电影,但随后赢得民众喜爱的"爆炸性"作品却寥寥无几。直到《流浪地球》上映,中国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期待再次满满。
他记得2018年参加科幻电影论坛时:当刘慈欣到达现场时,现场立刻挤满了拍照的人,拍照后,刘慈欣走下舞台,然后整个会场空无一人。这张照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震惊了自己的情绪,"这意味着我们去现场的科幻电影制作人对观众来说意义不大。"
当时,中国科幻电影很难。《流浪地球》在拍摄期间经历了撤资,制作过程一直曲折。
当时,郭凡无奈,预算不足,道具只能靠借,演员只能靠"哄骗"。《流浪地球》中出现的一些太空舱和宇航服,其实都来自宁浩的《疯狂的外星人》剧组,而片中主力明星之一的吴晶,则是在"给团带钱"。
所谓吴晶"把资本带进集团",被人嘲笑。
《流浪地球》开播时,郭凡邀请吴静来参观,串了一下,他对吴靖说:"金戈,我们超支了!"吴敬怡,"那我就不为这部电影买单了!""玩着,郭凡说,'金戈,我们该多了!因此,吴靖不得不在小组中多呆了将近一个月。
这期间,他再次听到郭凡"抱怨"没有钱,于是干脆自掏腰包,从客串演员到6000万美元的电影主演。
所有的努力和努力都是有价值的,《流浪地球》的成功不用重复。
就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现阶段而言,他说,期待中国观众对中国科幻更加熟悉,比如在科幻电影节上,希望看到的不仅是西方科幻电影中的人物,还有中国科幻电影中的人物, 这是他作为科幻电影制作人的愿望之一。
2020年,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10项政策措施,加强对科幻片、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的支持和指导,这意味着国家在政策层面对科幻电影给予了大力支持。 而中国科幻电影从此迎来了"新春天"。
他观察到,近年来,中国科幻电影确实更多,但并没有达到人们所能感知的那么多。他指出,真正制作科幻电影的团队并不多,缺乏人才可能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因素之一。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流浪地球》为中国科幻电影积累了第一批人才。
最重要的是,《寂寞的月亮》收获了《流浪地球》的经验和团队基础,而《流浪地球2》在热片中,很多制作成员都刚刚体验过《寂寞的月亮》演习。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中坚力量,颇具相互支持和传递的意义。
《月球独奏》、《莫扎特外太空》、《流浪地球2》等科幻电影完成后,该领域或许能够收获一批才华横溢的人才,推动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
同时,科幻电影作为电影产业化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也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的进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路见证了中国科幻电影的一路走来,尤格尔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制作链的变化。他分享说,《流浪地球》道具宇航服,除了从片场借来的《疯狂的外星人》之外,剧组本身其实有两套。但是,当这三件宇航服放在一起时,它们看起来就不同了,"因为它们都是手工制作的,很难弄得一样。"今天,机组人员可以通过工业合作在短时间内快速生产出更多具有非常高工艺标准的宇航服。
在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东方电影之都影视产业基础日趋成熟,为中国科幻电影提供了更多的硬件保护。
2018年,新成立的东方影业将拥有相对先进的设备,为《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两部科幻电影提供一站式服务。如今,东方电影之都的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40个高科技工作室、32个景观工作室、室内恒温水下工作室、室外拍摄池、全流程后期制作数字视频中心、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等,园区内领先的数字资产和硬件设施,基本可以满足科幻电影产业链的制作需求。
以《孤月》为例,影片95%的镜头都涉及特效,而剧组则在东方开设了15家工作室,总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为了还原现实,在600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里铺设了200吨的砂石模拟月亮粉尘,100%逼真的月球基地建设。
如上所述,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正在发出积极的信号,这要归功于许多积极的因素。
当然,一个时代的到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电影人才队伍的扩大,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制作和宣传经验的积累,将影响整个时代的深度。我们可以相信的是,随着中国电影人的不断努力,中国科幻电影时代正在萌芽,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