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汕头市委三届会议开幕,南方日报社、南方+制作了以"2019汕头两会成员有话要说"为题的短片,揭示了汕头市委委员们的新建议。
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决定中国能否在未来城市竞争中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深圳、杭州作为科技模式的代表,一直在集聚人才、资金和技术资源的前面。展望未来,汕头应该怎么做?
汕头市委委员李伟认为,汕头目前的企业构成和产业发展状况在市场导向、科技创新体系方面与以色列企业非常相似,聚集了80名世界顶尖教授和研究人员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是汕头探索建立新的科技创新模式的基本条件。但如果汕头遵循传统的"跟随"策略,距离只会越来越远。
李说,目前汕头正面临着利用国家与以色列全面合作的机遇,如何借鉴以色列科技的经验,建立全新的、有别于深圳、杭州的科技模式,让汕头在未来进行科技创新, 产业转型升级乃至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全面"弯道超车",这是汕头内容亟待考虑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李伟提出了相关建议。
点击视频了解政协委员李伟的提议
李认为,中以科技创新合作区或华侨先行区可以划定不超过2平方公里的试验园区,利用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权,建立参照以色列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法、投融资, 行政审批等方面的专业政策和机构吸引以色列科技团队、孵化器、企业。
在技术学院的帮助下,我们将大力吸引以色列的教育和创新资源,积极推动一批以色列科技项目、创新资源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人才落地园区,以联合技术孵化机制为载体。

此外,设立"中以合作战略办公室"和驻以色列办事处,策划协调各部门制定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并为以色列各类科技资源进入汕头提供服务;符合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新道路,最终实现汕头分公司新的发展模式。
黄雪佳 杨可
全媒体记者 于丹、叶伟
视频拍摄:于丹
剪辑:实习生肖赛华
作者:于丹,叶伟
资料来源:南方报业媒体集团南方+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