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88岁上海老人发明逆锋倒书,被称为“华夏一绝”?今揭开神秘面纱

作者:上观新闻

创作极难的竹笔反转书法,融入西方绘画技艺的中国传统木刻版画,这些惊人的作品,于6月18日、19日在上海举办的五角中德画展上收获了一批粉丝。记者在展会上见到了几位创作者。

反转书本,没人能拿出它的右手技巧

一幅震撼人心的书法作品,创作者拿着竹笔,对着笔写字。"你看不到你在写什么,但当你完成它的那一刻,真是太棒了。一位观众这样说。

一位白发苍苍的沈伟老人今年已经88岁了,从小时候开始,他找到了一条独特的书法,发明了一套不同于普通思维逻辑的逆序逆序反转正向的书法,这就是《竹子逆前反书法》。

88岁上海老人发明逆锋倒书,被称为“华夏一绝”?今揭开神秘面纱

各种形式的竹笔,用刀切得很细,这是由神老自制的,他让失落的800多年的古代竹笔得以再现。作为竹笔反转的非遗传传承者,沈老有自己的徒弟,但反转正反书的难度太大,还是没人能脱出来。创作者将竹笔反面作品带到展览中,让更多人了解艺术。

此前,本次展览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件作品,最终评选出了100件作品展出,包括丹青、复旦、彩达等省市大师的作品,以及德国中国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五角大楼等文艺界和业余绘画爱好者。在上海展览之后,这些作品还将前往德国进行文化交流。

复旦大学绘画学院院长石正康带着书画学会的13件作品来到展览现场,并曾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长期以来,西方人对中国文化有一种'东方印象',这次画画展通过将纯中国书法延伸到国外,对于推广中国文化具有很大的意义。

刻在一代人记忆中的故事,刻在木板上

在展览中,一幅名为"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版画引起了公众的关注。这些图像包含红色地标,例如共产党代表大会的场地,以及出席会议的代表的图像。作品出自上海著名版画家王凤发之手。

88岁上海老人发明逆锋倒书,被称为“华夏一绝”?今揭开神秘面纱

王凤发告诉记者,这幅画的原尺寸是1.5米×1.5米,这次展出的是它的"画心"。版画的创作过程是用刀在板上雕刻出图案,没有颜色部分的深色,突出的地方颜色,所以印刷品的主要颜色是黑白的。但王凤发创作的印花,黑白里面却有灰色的过渡。

"我曾经学习过西方绘画,所以我在写版画时采用了素描技巧。除了大块的颜色之外,他还在屏幕上雕刻了微妙的网格线,远离灰色的阴影。这就像素描中的"线",但王峰发线不是用笔,而是一把刀。这样的创作技巧非常耗时,整个工作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创造的灵感来自生活。"我在杨浦临清路的大达里长大,石库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房子前面排成一排的水龙头,从亭子里延伸出来的小楼梯,以及睡在炉子里烹饪台旁边的婴儿床上的经历,已经成为我童年的记忆。"铭刻在一代人心中的故事,王凤发,都刻在了板上。

专栏编辑:周楠 文字编辑:黄尖

来源: 作者: 黄色提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