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羽出战华雄,袁术怒骂,为何曹操却力挺?曹操这三句话中藏玄机

一、如何亮相很重要

所谓:慎重初战!引申一下便是“一个人的亮相”,或说“以怎样的方式出道”,很关键,往往决定着他日后的发展。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亮相”就很讲究,一上来就肯定刘备是“英雄”,跟着介绍性格特点,“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随后长相特征“两耳垂肩,双手过膝”,总之,一看就不是一般人。

反观曹操就惨了,一亮相就是武人形象,“为首闪出一将”,跟着就从曹操小时候挖起,啥装病骗叔父,逼着许劭评价自己: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是不是感觉很混搭?

关羽出战华雄,袁术怒骂,为何曹操却力挺?曹操这三句话中藏玄机

没错,妥妥狡诈的武人,跟后面的董卓属于同类人。所以,潜台词其实就是,曹操无非是升级版的董卓罢了。

那么关羽呢?他的亮相明显是陪衬刘备来了,因为随后便是桃园三结义。因此对关羽,应该用“以怎样的方式出道”来分析——这便是关二哥“温酒斩华雄”!

《三国演义》中的温酒斩华雄,堪称是名篇,不仅只是说关羽有多厉害,而是围绕着此事,还展现出了“另一个战场”中的争斗,而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曹操!

关羽出战华雄,袁术怒骂,为何曹操却力挺?曹操这三句话中藏玄机

二、关羽斩华雄背后的战场

董卓作乱危害天下,十八路诸侯歃血为盟,表示一定团结一心,干掉董卓。结果口号喊得震天响,实则上却各怀鬼胎。谁都希望别人血拼董卓,自己背后捞好处。哪怕盟主袁绍。

华雄来犯,眼见“上将潘凤”等这些所谓名将都被杀,袁绍就一口一个“可惜我的上将颜良、文丑未在”,但问题是颜良、文丑干啥去了?既是袁绍手中王牌,而伐董卓又是拯救天下的大事,咋就都没来?这科学吗?

答案显然是,袁绍在保存实力,想让其他人去血拼罢了。

同理,曹操也是如此。手下夏侯惇、曹仁、乐进、于禁等这都是猛人,为啥曹操却不派这些位去斗华雄?是一个道理的。所谓:都是老江湖,比得就是谁更深海!

关羽出战华雄,袁术怒骂,为何曹操却力挺?曹操这三句话中藏玄机

因此,不是华雄有多厉害,而是十八路诸侯都各怀鬼胎,不拿出真本事来罢了。但刘备却是个“异数”!

刘备是跟着公孙瓒跑来的,也就是说他根本没资格,参加这次“圈内活动”。这就注定了,刘备必须要低调,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大佬”。大佬们谈笑风生,他点赞倒酒。大佬们一筹莫测,他痛心疾首。

眼瞅着如今盟主大哥一口一个“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刘备清楚,袁绍无非推卸责任,潜台词就是:不是我不努力,而是因不可抗拒因素,我无计可施。因此,小伙伴们,我把舞台让出来了,就看你们的表现了!

果然关羽出来了,表示:这个问题我解决!其实,就是刘备同意关羽上台。毕竟他想入这个大佬圈,就需要“投名状”。

关羽出战华雄,袁术怒骂,为何曹操却力挺?曹操这三句话中藏玄机

关羽的出现让袁绍很高兴,算解了他的围,否则都不吭声,袁绍也没法下台。可哪料,袁术得知关羽才是“马弓手”后,顿时大怒了表示反对,并怒骂:“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

袁绍都不吭声,袁术为何反应这么激烈?

就一条袁术的骁将俞涉,被华雄给咔嚓了——大家一起干事业,我出资了,花光了,你们几个却紧攥钱包,推一个圈外人进场搅局,几个意思?

但袁术这话也不能明说,毕竟他同意俞涉出战,也含有“立威”的意思,所谓谁出资谁受益,万一怎干掉华雄,我袁术得利最大。结果玩砸了。故而开始找补袁绍等人。自然他就会对关羽的搅局,异常愤怒。

事情一下僵在这里!袁绍是不敢接茬了,否则袁术必会倒逼他“出资”。都明白,袁术无非是拿“关羽出战华雄”说事罢了!

关羽出战华雄,袁术怒骂,为何曹操却力挺?曹操这三句话中藏玄机

三、曹操这三句话中藏着玄机

就在这时,曹操说话了:“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

这是曹操的第一句话,传达了三个意思。

其一:支持关羽出战。其二:安抚袁术。其三:打破僵局。

但曹操的真实意图,却是对“话语权”的掌控。因为随后,袁绍为了安抚袁术,也表示过,关羽官职太低,会被笑话。

但曹操却随后说出了第二句话:“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

等于曹操通过力挺关羽,连续否决了十八路诸侯中,话语权最大的袁绍和袁术。

关羽出战华雄,袁术怒骂,为何曹操却力挺?曹操这三句话中藏玄机

也许有人会说:话语权真那么重要?

都开过会吧,总是老大侃侃而谈,别人拿着小本认真记录。若一旦发生状况,老大遭遇困境,那么此刻能解决问题的人,自然就无形中通过发言,提升了影响力对不对?

看《三国演义》,十八路诸侯伐董卓时,一直都是袁绍、袁术侃侃而谈,曹操只在关羽出现后才突然发声!并非如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那样,曹操一去就是焦点,谁都围着他转。

所以,在十八路诸侯伐董卓时,曹操就是个小角色!这也是为何曹操,这么支持刘备(通过关羽)进圈的原因!

关羽出战华雄,袁术怒骂,为何曹操却力挺?曹操这三句话中藏玄机

就这样,关羽斩了华雄后,本来事情圆满解决,曹操也“大喜”。但显然关羽“惊艳四方的出道方式”,也让刘备、关羽和张飞,陡然间有了底气。故而张飞突然喊了一嗓子:“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

注意关键词,“俺哥哥斩了华雄”,这句自然让袁术愤怒不已:“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

曹操岂能放过这个机会,于是说出了第三句:“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

袁绍、袁术之所以拥有话语权,除了实力外,最关键的就是“四世三公”这个标签。曹操之所以最初那么老实,是因他是“宦官之后”,这就是所谓的“贵贱”!

关羽出战华雄,袁术怒骂,为何曹操却力挺?曹操这三句话中藏玄机

四、总论分析

所以笔者才说:曹操的这三句话中藏着玄机。表面上是力挺关羽出战,但实则却在十八路诸侯内部,还存在着一个无形的战场。曹操通过力挺关羽出战华雄,巧妙地拿来了话语权,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并无形中削弱了袁绍、袁术的影响力。

那么万一关羽输了怎么办?也好办,看曹操的第一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

为何曹操奸雄的形象,那么深入人心?通过他力挺关羽出战就能看出,里外里曹操都能八面玲珑,立于不败之地。所谓说着漂亮话,却干私活,你还要对他说声“谢谢啊”!

不过话又说回,曹操的这种本事,又何尝不是那些厉害人物的必备手段,或应有特征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