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海博物馆 | 巴黎美院珍藏展启幕,大卫、安格尔都来了

作者:当代油画

来源:新闻

2019年11月4日,"艺术的诞生:从太阳王到拿破仑——巴黎国家美术学院藏品"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了巴黎国家美术学院收藏的85件艺术珍品,回顾了自路易十四时期到拿破仑帝国以来,法国艺术通过油画,雕塑,版画,模型,书籍和手稿逐渐走向欧洲艺术的顶峰。上海博物馆还在展览中展出了一幅前所未见的安琪儿素描人物肖像。

在中法建交55周年之际,本次展览中的绝大多数展品也是第一批来到中国。许多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家的作品都曾在上海展览上展出,包括釜山、弗拉贡纳尔、大卫、安吉尔、乌冬面、路德等。正是通过这些大师和作品,我们能够将法国艺术的这段辉煌历史联系起来。但展览绝不仅仅是一次著名艺术之旅。策展人之一菲利普·辛奎尼(Philippe Cinquini)说,展览中的许多展品实际上都是20世纪初的,当时一群中国艺术学生,如徐晓红,去巴黎美术学院学习,他们在学校看到过。

"艺术是一面镜子,巴黎国家美术学院象征着一种延续的传统,凭借其丰富的藏品,它为我们提供了欧洲艺术,历史和思想的生动全景,"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说。展览试图让观众了解这些艺术前辈如何在法国学习,中法文化如何互动,影响,创新和产生愿景。我希望观众思考历史背后的话题。

上海博物馆 | 巴黎美院珍藏展启幕,大卫、安格尔都来了

展会现场

据悉,展览时间跨度从17世纪到19世纪初,试图梳理和多角度来展示法国甚至欧洲艺术在这一时期的状况。展览分为九个主题模块:文艺复兴运动:法国艺术的起源,现代艺术家的诞生,太阳王的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贵族阶级的艺术繁荣,人类美学:艺术与科学的对抗,启蒙运动中英雄主义绘画的革命,艺术与革命: 从大卫到天使,考古和废墟的诗意美学,从皇家学院到学院。

在展览的前言中,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写道:"'艺术'一词始于17世纪的欧洲,诞生于启蒙运动的兴起和皇家艺术学院的发展。"本次展览展出了路易十四和拿破仑帝国时期的86幅绘画和雕塑以及相关文学作品,旨在探索法国艺术,特别是学院蓬勃发展,繁荣和转型的过程。

上海博物馆 | 巴黎美院珍藏展启幕,大卫、安格尔都来了

"Neoptoremus阻止Ferroques刺伤尤利西斯"1813年

从太阳王到浪漫主义时期

文艺复兴在十五世纪末开始影响法国,当时法国精英了解到意大利正在从事文艺复兴运动并遵循意大利文化。太阳之王,法国波旁王朝的国王路易十四,也是贯穿展览的重要线索之一。在他执政期间,法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十七世纪的古典艺术主要用于庆祝国王。与艺术风格相对应,当时的装饰意味着强烈的巴洛克艺术或所谓的路易十四风格是在前方。然后是18世纪,洛可可艺术在法国追求幸福的思想的影响下,也继续极为精致典雅。重要的是,在此期间,从意大利学到的一系列经验,并适应了法国自己的艺术规则和学院体系发展并建立了 - 这一遗产迄今为止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海博物馆 | 巴黎美院珍藏展启幕,大卫、安格尔都来了

查尔斯·勒布伦的肖像,1683年

随着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艺术家们受到理性和科学,激情和动荡的启发,法国艺术开始产生深刻的变化。以大卫为代表的艺术家反对罗科后来的精美和轻松的画作,而是推动古典史诗传统的革命,希望以道德价值的使命重新赋予艺术权力。人们的注意力再次转向古典大师釜山,解剖学和人类生活,以及艺术家的文化素养和蓬勃发展的考古学。艺术史与新古典主义指代这一时期的特征,这也将是本次展览的重点。

上海博物馆 | 巴黎美院珍藏展启幕,大卫、安格尔都来了

尼古拉·普桑,墨库里,地狱和亚格拉洛斯,1624-1626 年,布面油画,巴黎国家美术学院收藏

十九世纪初,拿破仑登上了法国历史的顶峰。法律、公益和时代精神开始成为关键词。大卫的学生安吉尔(Angel)遵循传统,完成了一系列严格的大学培训,并伴有有关大学系统的问题。到那时,它可能已经悄悄地预示着浪漫主义的开始。

上海博物馆 | 巴黎美院珍藏展启幕,大卫、安格尔都来了

让·安托万·乌冬,让-雅克·卢梭的胸部,1779年,石膏着色,国家美术学院,巴黎

从太阳之王到拿破仑,展览将努力重现这一时期法国艺术的辉煌历史,达到顶峰,并酝酿新的变革。正如杨志刚在前言中写道:"通过展览中的作品回顾法国'学院'和'艺术',我们不仅看到了技巧和风格的演变,而且看到了绘画主题从上帝和英雄到人类本身的流动和变化,在帝国政治和实践的约束下的权衡和博弈, 启蒙哲学和理性思想在艺术中的渗透和反思,以及艺术生产者自我意识和身份从"工匠"到"艺术家"的觉醒和转变。"

从大卫到角度:大师和他们的作品

在1789年革命之前,大卫的职业生涯与着名的学院艺术家的职业生涯相同:从大奖到罗马进一步学习,然后到学院,接受皇家命令,在沙龙中成名并开设工作室。他从普桑的古典主义中汲取营养,并将它们传递给自己的学生。在他的学生中,安格尔无疑是其中之一。

上海博物馆 | 巴黎美院珍藏展启幕,大卫、安格尔都来了

雅克·路易斯·大卫,《安德洛玛雕刻哀悼赫克托耳》,1783年

在展厅里,"安德洛玛雕刻哀悼赫克托耳"是艺术家雅克·路易斯·大卫最重要的杰作之一,也是展览中最大的展览。作为展览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件作品将与大卫的其他作品以及天使,乌冬和让·尼古拉斯·切尔万多尼等其他几位重要艺术家的重要作品放在同一展厅中。为了达到油画的最佳观赏效果,上海博博的这个展厅也是第一次模拟自然光源进行展示。

上海博物馆 | 巴黎美院珍藏展启幕,大卫、安格尔都来了

模拟自然光源的展厅

早些时候,展览策展人、巴黎国家美术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Fine Arts)的保管人爱丽丝·托米尼-贝拉达(Alice Thomine-Berrada)表示,"安德罗马的哀悼赫克托耳"是艺术家雅克·路易斯·大卫(Jacques Louis David)受教育时巴洛克时期非常重要的代表。

根据Alice Tomin Berarda的说法,展厅还将展出来自多个展览的最重要作品,包括Jean Auguste Dominique Angel的"Achilles Meets the Agamenon Messenger","The Body of the Half Torso"和Jacques Louis David的"The Cause of Antachstadt's Discovery of Antek's Disease"。

上海博物馆 | 巴黎美院珍藏展启幕,大卫、安格尔都来了

天使,阿喀琉斯遇见阿伽门农的信使,1802年

"安吉尔的《半躯干的身体》是他比赛的获奖作品,而《阿喀琉斯遇见阿伽门农的信使》是他罗马奖的获奖作品。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同时,还有呈现艺术家自身的社会身份。右边是大卫的"Elasistat发现安德克病的原因"。"

上海博物馆 | 巴黎美院珍藏展启幕,大卫、安格尔都来了

David,"在Elasi Stratus发现抗病的原因",1774年

安吉尔与他的老师大卫的职业生涯开始时,伴随着对学院的问题,但随着安吉尔随后在意大利发现拉斐尔的艺术,以及在沙龙的挫折,他走上了与大卫不同的艺术道路。1802年,安吉尔构思的作品展示了他对线条的出色掌握,在他的画笔中预示着后来浪漫主义的诞生。

"安吉尔是大卫最好的学生,它们之间有相同的东西和差异,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呈现,以便观众可以更好地欣赏它们。"Alice Tomin Berarda说。

在展览开幕式上,上海博物馆的原创剧《天使》首映。该剧以安吉尔的罗马奖为切入点,但因金融危机而留在巴黎,呈现了艺术家在大学风格和新风格之间的摸索和摸索,并探索了艺术史的各个方面。该剧由国家大剧院前常务副总裁王小英执导,是上海博物馆与王小英导演团队的第二次合作。

上海博物馆 | 巴黎美院珍藏展启幕,大卫、安格尔都来了

上海博物馆原创剧《天使》首映

居留法则的先驱们看到了什么

展览从17世纪到19世纪初,展出的作品不仅对法国艺术,而且对中国都有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上半叶,一批中国艺术家赴法国留学,其中许多人是在巴黎高塞福克下注册的。其中包括著名的徐晓红、林凤瑜、潘玉良、吴冠中、吴褪丁、常淑红、闫文轩、陆白等。这些法国艺术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艺术的发展和中国艺术教育。

菲利普说,上海博物馆的展览是近年来与巴黎国家美术学院在中国举办的其他展览的延续。2015年,大师们在上海展出了徐世虹博物馆的藏品,以及巴黎国家美术学院的藏品,从而定义了中国现代艺术史和巴黎国家美术学院的历史。

他说,展览中的许多展品实际上都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当时一群中国艺术学生,如徐晓红,去巴黎美术学院学习,他们在学校看到了。

徐先生描述了他在巴黎美丽的校园里看到安吉尔的"半躯干身体"的经历。现在我们有幸站在中国这些作品的前面,追溯到当时留在法国的徐晓红等艺术系学生,他们也通过巴黎国家美术学院的收藏,了解了16世纪到18世纪法国的艺术和社会变迁。我认为这就是整个展览的意义所在。"

上海博物馆 | 巴黎美院珍藏展启幕,大卫、安格尔都来了

天使,"半躯干的身体",1800年,布面油画,巴黎国家美术学院收藏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博物馆有一幅从未在书页上展出过的素描图,恰恰证实了这样一段辉煌的历史。这件作品描绘了一个强壮的男性人体,结构精确,线条散乱,层次丰富,质感细腻。这幅画独特的素描手法,被徐晓红、闫文轩、张崇仁等艺术家认定为《天使》的真实故事,被认为是属于罗马的早期研究时期,作品多次易手,转移到纽约,1946年由纽约著名的古董店余美,再次带回中国。至于展览,杨志刚说:"这是中法文化交流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上海博物馆 | 巴黎美院珍藏展启幕,大卫、安格尔都来了

天使(传记),素描人物画页,纸素描,上海博物馆收藏

这件作品具有角度绘画风格,但是否真实还有待研究。杨志刚告诉记者,"在西方,明年会有很多安吉尔的作品在罗马。之后,研究这项工作将有所帮助。"

在展览的后半部分,我们还可以看到18世纪法国各种新艺术流派的诞生,甚至在最后我们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的终结。"展览中呈现的所有内容,也被早期的中国艺术家看到并带回中国,我的结论是,第一是对素描的完全把握,第二是对人体的呈现,第三是历史绘画。"当然,这是有背景的,"Philippe Cinquini说。也就是说,自1789年以来的几次革命之后,王国,帝国,最后在法国建立了共和国。"

在菲利普看来,他认为留在法国的中国艺术家中最好的是徐晓红。"因为徐是法国艺术最了解的艺术家之一,在中国实现了法国精神的最好。

上海博物馆 | 巴黎美院珍藏展启幕,大卫、安格尔都来了

让·巴蒂斯特·莱尼奥,亚历山大访问尤金妮,1776年

巴黎国家美术学院

作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艺术教学和收藏机构之一,位于塞纳河畔,与卢浮宫隔河相望,巴黎国家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巴黎美术高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该研究所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648年由路易十四创立的法国皇家绘画和雕塑学院。正是在这里,"美术学院"的体系取得了决定性的进步,教学方法以素描为核心,伴随着比赛、游学、沙龙等。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围绕学院的制度和艺术概念成为西方甚至世界艺术学院的典范。虽然自那时以来,学院一直在衰落,但不可否认的是,学院仍然对世界艺术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上海博物馆 | 巴黎美院珍藏展启幕,大卫、安格尔都来了

"在那些日子里,素描是所有艺术形式的基础,即使是现在,传统绘画,摄影和多媒体,"巴黎国家美术学院副院长Patricia StibBE说。巴黎国家美术学院的教育机制是通过传统艺术的模式培养当代艺术。这一传统也一直延续到今天。"

该机构不仅对欧洲大陆的学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为奠定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和人才的基础。徐晓红、林凤玫、闫文轩、潘玉良、吴冠中等一大批中国现代艺术家、艺术教育家都曾在这里学习过,S可以说是早期艺术圣贤的蓝缕土地。因此,探索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形成,离不开巴黎国家美术学院的学习。

上海博物馆 | 巴黎美院珍藏展启幕,大卫、安格尔都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学院的建筑是基于法国纪念碑博物馆的建设。法国古物博物馆(Musée des Monuments Français)成立于大革命(1793年)期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因为它允许大量法国中世纪艺术作品重新出现,与古典主义的完美杰作不同,古典主义的完美杰作早在古希腊和罗马艺术复兴之前就诞生了。博物馆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它允许大量法国中世纪艺术作品重新出现,与古典主义的完美杰作截然不同,古典主义的完美杰作诞生于古希腊和罗马艺术复兴之前。

上海博物馆 | 巴黎美院珍藏展启幕,大卫、安格尔都来了

查尔斯·玛丽·布顿,法国古物博物馆15世纪展览馆的内景,1814年,布面油画,巴黎国家美术学院收藏

"展览的入口和出口是法国古物博物馆的记忆;一个革命性的博物馆,对应了大都会政府的终结,也是第一个关注皇家艺术的博物馆;这种关注是对威权主义的批判,但对艺术家,他们的艺术作品以及被认为与意大利艺术截然不同的法国艺术的起源非常有价值。策展人Philippe CINQUINI说。

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2月9日。

-完-

我们尊重原创性,如果我们推广的内容涉及版权问题,

请让原作者知道,我们会立即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010-89515619

取件咨询:13522454081(微信同名)

投稿:13552642966(微信)

地址:北京市松庄国际艺术区龙鹰亚丰

官方网站:http://www.art579.com

贡献邮箱:[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