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色密使”的“家国密码”“潜伏者”吴石的传奇人生

作者:追赶小天才
“红色密使”的“家国密码”“潜伏者”吴石的传奇人生

参观者参观福州市漳州镇陈氏镇五楼,了解吴石的故事。

“红色密使”的“家国密码”“潜伏者”吴石的传奇人生

翻拍吴石的个人资料照片。

“红色密使”的“家国密码”“潜伏者”吴石的传奇人生

在将军武石广场,吴石的雕像静静地矗立着。记者 魏培泉

周恩来总理临终前留言:别忘了吴氏他们......

吴石是谁?他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但他从国民党的心中发出了大量秘密核心信息,加快了解放全中国的进程。

他从未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为共产党工作,潜伏在岛上以解放台湾,并不幸被曝光,于1950年在台北的马场被国民党杀害。

吴施,中国共产党隐蔽前线的传奇英雄,对他有太多的故事。他为什么想为共产党工作?他在"间谍战"中有过怎样的惊心动魄的经历?他是如何从大陆到台湾执行绝密任务的,又是如何献出生命的?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记者走进福州乌石的出生地、乌石在三方七巷的临时住所等地,探访了这位神秘的福州人的遗骸,探索了这个"隐秘人物"的传奇人生。

今年6月10日是吴施将军正直71周年纪念日。让我们远离历史的迷雾,走近一个真正的"红色秘密",去探索他背后的"祖国代码"。

真正的"间谍战"

上海愚人花园路摇曳,漆黑,潮水商铺齐聚一堂。这多愁善感的"网红街"见证了半个多世纪前的"间谍战"。

1949年3月,上海市富源路建德坊2号,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何康的住所。国防部历史政治局局长吴世一带来了一份绝密的情报报告。

何康惊讶地发现,这是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兵部署图,"这个数字标明了该团的兵数"。

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向长江北岸推进,通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的道路已经开通,但敌人和我之间的斗争非常复杂。时任第三野战军参谋长的张震回忆说,吴氏提供的信息让解放军确定了这条河的主要攻击位置,"对过河打仗很有帮助"。

"吴施之所以是我们党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重要原因在于他在河战等关键节点提供了核心情报,为解放战争的加速结束作出了特殊贡献。《冷月寂静——吴氏传》作者郑立说。

《中国共产党史书》藏战线春秋书》共10卷,包括《隐战线司令员周恩来》、《中国共产党隐战线优秀领导人李克农》、《潘汉时代的情报生涯》。《冷月静默——吴史川》就是其中之一。

郑立介绍,吴石是军事战略专家,判断情报的价值是熟悉的,再加上他在重要岗位上的地位,去探索情报如鱼水。"当时吴施是历史政治局局长,从表面上看,政治形势和军事核心情报是无法联系的。但是,根据《历史政治工作条例》的规定,国民党的核心军事情报应当报史政局备案。通常,重要的军事部署研究很快就会出现在他的办公桌上。"郑立说。

自1949年初以来,吴石经常乘火车往返于上海和南京之间。这两个地方是"老虎的洞穴",那里到处都是特勤局。两地之间的火车相隔七八个小时,吴史不知道要跑多少次。

"他大部分人在晚上8点或9点乘火车离开南京.m,第二天凌晨3点40分.m到达上海。郑立介绍说,吴施要从事这种极其危险的情报传递工作,有时他亲自将信息传递给建德芳,有时他把信息包起来,派亲子代表提交。

2009年,电视剧《隐秘》热播,成千上万的观众被剧中潜伏的"余成"所感动。吴施作为于泽成的原型之一,从历史记录中进入大众视野,引起热烈讨论。

郑立道:"于是虚构的,吴氏是真实的。这句话成为《寒月寂静——吴氏川》转载的腰封上的介绍。

1948年9月,在吴石的帮助下,中共秘密党员吴仲暧深入敌营并成功获取,后来被确认为"淮海战役前解放军获得的关于徐州敌情的最早、更全面的情报"——《徐州总情况》。

次年,吴施成为福州市绥靖办公室副主任。他利用这一特殊地位,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情报部福建情报组组长谢伟的手,向中国共产党提供重要信息,包括国民党在福建和台湾的军事部署,谢伟化名吴寿康。

党中央高度重视吴施提供的信息。据谢燕益回忆,他曾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与吴适向国民党军队进发。吴师问道:"周恩来先生能看到吗?看到谢燕益后,吴石露出满意的表情。

郑立介绍,在上海、福州、广州、香港,吴石一次又一次冒着生命危险,将国民党《长江防卫兵部署图》、《全国装备部署图》、《京沪杭军事部署》《京沪杭战后国家作战部署》等核心信息及时送交中共地下组织, 为南京、上海、福州等重要城市为解放做出了特殊贡献。

追求"隐人"

"吴施已经是国民党高级官员了,过着富足的生活,为什么愿意放弃这一切,冒着生命危险追随共产主义革命?"林红建问道。

多年来,作为福建省政协常务副主席,林鸿建经常向党员干部讲述吴史的传奇。

林红建访问了福州泸州镇的吴卫村。这就是吴石的出生地。

在绿树成荫的武士将军广场上,吴士的雕像静静地矗立着,石墙上镌刻的"吴氏生活"似乎默默地被讲述着。在展示板旁边,大多数人最感兴趣的内容一直强调:有吴世轩的服装照片和电视剧《隐藏》剧的"比较图"。

走进吴石的故居,记者发现这是一排两排的木院。据报道,大部分院子已经翻新,只有原来的大厅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原来的外观。

1894年,吴施出生在一个寒冷的儒家家庭。18岁时,吴适加入了福建省辛亥北伐省学生军。21岁时,他毕业于湖北省武昌二预备役军官学校,一年级毕业。23岁时,他以同期一年级的成绩毕业于河北省保定军校,并被赋予"武园"的绰号。37岁时,他进入日本陆军大学,在学校成绩优异,因为"能读书,能写诗,能画书"等被誉为"十二个能干的人"。

1934年从日本回国后,吴适在国民革命军参谋部任职。卢沟大桥事件爆发后,全国抗日救援运动掀起了波澜。武汉战争期间,吴史等将领和军事专家制定了"围攻武汉的战争计划"。作为公认的"日本通行证",吴适在幕后做了出色的情报工作,并迅速得到推广。吴施现年43岁,陆军少将,48岁,陆军中将。

抗日战争期间,吴史参与策划和指导长沙、湘桂、贵南、昆仑关、纪留等重大会议。1945年,吴施因对抗日战争的贡献而受到表彰。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国民党将领,在高级职位上,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隐士"。他是什么时候开始为中共工作的?

郑立说,吴施被捕后,为了保护其他同志,谎称自己在1949年春天开始为共产党工作。事实上,根据有关部门的结论,吴施从1947年开始为中国共产党工作。他与共产党高层的接触早在1937年就开始了。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中的合作期间,吴史对中国有一定的了解。他在武汉燕家山听到了周恩来的讲话,并与叶剑英等人有过接触。他还研究了毛主席的《持久战》,觉得很厉害。

真正促使吴史转变的是他对国民党的彻底失望。后来,农部长何康在口头文章中提到:桂柳战败,在前线吴石对"前紧,后紧"的局面令人憎恶。胜利后,他目睹了"邓克五子"式的"抢夺"(指国民党热衷于黄金、房屋、门票、汽车、女人),物价飙升,人们不谈的场面,特别是蒋介石违背民意和平建国,大胆发动内战,非常失望和苦恼, 多次发表"国民党不死不死"的哀叹。

吴施的政治倾向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深受他"生死攸关"的影响。他和吴石是福州村民,比吴史大6岁,这是与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的早期。他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但他的儿子何康和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和一个女儿都是共产党地下党的成员。

在贺建奎的影响下,吴施逐渐转向我们党。1947年,中共中央上海局开始为吴史进行接触和斗争。同年4月,吴施与共产党"建立了某种联系"。之后,何康开始联系吴氏单线。

海峡有回声

1950年6月10日,台北赛马场响起两声枪响,吴施倒在血泊中,享年57岁。

当时,他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陆军中将,参谋长。

郑立说,吴氏将军是国民党政权垮台、台湾垮台后第一位被屠杀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1949年8月16日,即福州解放的前一天,吴氏清晨从福州飞到台湾,再也没有回来。

抵达台湾后,吴施被提升为参谋长,并继续向中国共产党提供有关台湾的重要信息。每周六下午4点.m,来台湾看望孙子的中共华东局特工朱峰会到台北市青田街吴氏的宅邸取回吴石准备好的信息,通过秘密渠道从香港传递到大陆。

情报链没有受到伤害。出乎意料的是,1949年底,台湾省委被国民党秘密局严重破坏,影响到中共619名各级党员干部、96名群众。吴石等人因与该事件有关而被逮捕和监禁。

吴施在狱中多次遭受酷刑和审讯,即使一只眼睛失明,他仍然不屈不挠。国民党当局说,"调查吴史是最困难的事情"。

在郑立看来,吴施去了台湾,因为海峡的通关,他与中国共产党的接触一直中断,可以放心地做他的参谋长,享受富人和富人。但他选择继续在孤岛中战斗,与死亡亲密接触。在当时的白色恐怖岛,他冒了很大的风险,两次只到香港,寻找党组织,与中国共产党在香港的情报机构建立联系。回台湾后,组织情报网,为了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直到牺牲。

行刑前,吴师将军平静地留下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由一丹的心,泉水对我穷了"。

当时,与他一起被国民党杀害的朱峰、陈宝沧三位烈士。

2013年,北京锡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无名英雄建造了纪念广场,竖立了吴史等四位烈士的雕像。吴石的孙女吴红经常去纪念广场。"每年9月28日,我们四个人和其他烈士都被邀请到北京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参加追悼会,每次我们去那里,我们都会看到有人为雕像献花,"她说。

吴史去台湾时,带着一对年幼的孩子,把另外两个孩子留在了大陆。

孙女吴红记得,1973年,河南省民政厅向家人颁发了烈士证和650元养老金。"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但我父亲(吴维成,中国共产党员)没有留出一分钱,支付了党费。

1994年,吴施将军和夫人骨灰的埋葬仪式在北京象山福田公墓举行。"在这次仪式上,我对爷爷有了更多的了解。"吴红说。

2019年,应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邀请,吴宏来到福州参加吴士将军、何遂将军铜像的开幕式。仪式结束后,她去了三方七巷——吴石在宫道22号住了一段时间。在这座集中西合璧的砖木豪宅的一楼长廊上,有展示板介绍吴施将军的生平。

"人们都知道我是吴施的孙女很热情,我能充分感受到老百姓对我爷爷的钦佩。"吴红说。

福州人民不会忘记吴石的重要贡献。当时,吴施向共产党提供了部署国民党福州卫士,并试图阻止蒋介石修建防御工事,使解放军几乎没有打过一场大仗,并冲进福州市,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千年古城。

令林鸿建高兴的是,今年3月,在福建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上,特别提到了"吴师将军等英雄团体"。

郑立已经编纂了60多万字的《吴士墨》,正在筹划出版。"正如周总理所指示的,让我们不要忘记那些为人民做过好事的人,我们不应该忘记吴施。"郑立说。(记者 余胜文、徐学义、刘少青)

来源:新华社每日电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