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60年滇池放鱼史折射生态观变迁 云南光唇鱼的回归使滇池鱼类达24种

作者:昆明信息港
60年滇池放鱼史折射生态观变迁 云南光唇鱼的回归使滇池鱼类达24种

游泳池高高在上

昆明信息港报(昆明日报记者孙伟)经常走在泳池边上,但你知道在那个海底世界里,都生活在什么"邻居"吗?这些年来,他们的"鱼虾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昆明市渔业行政执法厅(以下简称渔业厅)和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院介绍,随着上个月云南轻唇鱼的回归,目前池塘内渔业资源种类已增至24种。而今年,可能还有另外两种本土鱼类会"回家"。

自1958年昆明渔业管理部门开始向池塘放生鱼苗以来的60年间,昆明人的生态观发生了变化,池塘的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恢复,从最初的鱼类产量和创收增加,到现在释放鱼类控制的藻类来控制污染。

60年滇池放鱼史折射生态观变迁 云南光唇鱼的回归使滇池鱼类达24种

泳池的黄金线

池塘里有一些鱼

上个月,昆明在池塘内开展了增殖和放生活动,130吨鲭鱼苗、20万尾池金线和10万尾云南轻唇鱼一直在池塘里"停留"。

"云南轻唇鱼放入池塘之前,根据监测情况,近年来池塘中采集的渔业资源有23种。随着威驰盆地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未来有可能发现新的物种。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建宏表示,该物种大致分为三类,其中第一类是六大经济和渔业资源,包括鲭鱼、鲤鱼、鲭鱼、红鳍金枪鱼、新银鱼和美丽的白虾鱼),如黄疸、亚鲱鱼、小麦刺鱼、虎鱼、黄疸、鲭鱼和黄疸等。 等;

这个"名册"上有很多从未听说过的鱼吗?杨建红解释说,这是由于学名和通用名的区别。例如,一种被称为红鳍原石的鱼实际上是我们在市场上使用的白鱼;"我们俗称的花白鼻涕虫是两种鱼的名字,即花蛞蝓和白蛞蝓,鼻涕虫的学名是鲶鱼,白蛞蝓就是我们所说的鲶鱼。因此,鲭鱼也可以统称为花白鲱鱼。"

曾经是池塘"土着人"的云南轻唇鱼,这次下水了。由于河流污染、生境变化等原因,20世纪60年代以后,云南轻唇鱼逐渐减少。到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的龙阚都消失了,盆地周围的单个龙潭中只有少量的自然种群。从2010年开始,云南省渔业技术推广站开始收集池塘周围云南轻唇鱼的自然种群。随着自然种群数量增加到几十个群体,云南轻唇鱼的人工养殖技术在2013年成熟,2016年可以大规模繁殖。

这一次,云南轻唇鱼被释放到池塘中,使池塘中的渔业资源数量增加到24种。

60年滇池放鱼史折射生态观变迁 云南光唇鱼的回归使滇池鱼类达24种

云南轻唇鱼

物种数量已经进化了很多次

事实上,威驰水生生物资源种群发生了许多变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水生资源发生了很大变化。1957年以前,池塘的鱼群组成简单,主要经济鱼类为银白鱼、云南蛞蝓、多鳞白鱼、鲤鱼、蛞蝓等6种,其余还有黑鱼、黄疸、中臀蛞、鳗鱼、泥鱼、小鲤鱼、长体刺猬等。20世纪60年代末,放养鲭鱼和草鱼形成生产,成为主要的经济鱼类,到1969年,池塘水产品的捕捞量达到3080吨。

自1973年引进的鱼苗从省内引进的鱼苗和美白虾进入日本的沼泽虾,成为池塘的主要渔获物,占水产品总产量的50%~80%,形成鱼虾少而多的案例。1975年,池塘水产品产量增加到8363吨,其中对虾产量为8027吨。在此期间,池塘中的高背蛞蝓数量也开始逐渐增加。

到20世纪80年代,银鱼已成为池塘的主要渔业资源,产量为3500吨,池塘人口众多。

杨建红说,渔业资源的变化与人为影响有很大关系。过去,池塘水质好,水体平静,大部分种群产卵于水、草、砾石,具有自然发育繁殖的空间。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了提高生产力,发展渔业经济,引进外来物种放养,客观地挤压原来本土物种的生存空间。再加上水生植物在草鱼觅食和湖泊水污染的双重影响下,其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破坏了草排卵的鱼类产卵场所,使一些鱼类的正常繁殖受到限制,生态平衡被破坏。

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大量藻类生长,水体透明度下降,沉没的植物无法获得阳光的健康生长,也破坏了鱼类产卵的条件,一些鱼类产卵习惯被迫改变,一些鲤鱼、红鳍金枪鱼原本用来在沉积植物上产卵, 最终不得不在废弃的渔网中产卵。

这些年来释放了哪些鱼?

记者从渔业厅了解到,20世纪50年代,昆明开始将鱼放进池塘。只有那时,渔业才成为目标。池塘水体被污染后,放生鱼的计划开始调整。

1958年,昆明市政府成立了池塘渔业管理部门,开始向池塘放生鱼苗。"当年放产鱼苗,主要是为了沿海居民增产创收,品种选择主要迎合市场。渔业局副局长王勇说,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池塘里的鱼以草鱼为主,70、80年代,鲱鱼、武昌鱼和鲤鱼以鱼为主,当时没有考虑生态因素。例如草鱼,它吃草,大量释放容易对池塘中的水生植物造成损害。但由于其增长迅速,肉质优良,在市场上有着良好的口碑,得到了大力推广。

20世纪80年代以后,池塘的水生植被开始发生变化,从植被类型主要以高等水管束植物为主,以低水生浮游植物为主,具有湖泊富营养化、藻类增殖、水生生物群落物种持续下降、部分本地物种濒危、生态脆弱等典型特征。 湖泊蓄水功能下降,水自净能力减弱。

这时,昆明开始有意识地控制池塘里的鱼。到了20世纪90年代,渐渐不再让鲱鱼、鲱鱼、武昌鱼,取而代之的是鲱鱼、鲭鱼。富营养水体是鲭鱼的天堂,它们属于中上游过滤鱼,以蓝藻等动物园为主要食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可以吃大量的藻类,可以改善水环境。2000年后,雁池开始全面开展水污染治理。池塘放鱼的运行重新定位了其功能,成为恢复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勇介绍,2011年后,池开始进行内生化管理。水产局与昆明水产研究所、鱼池生态研究所合作,于2012年向昆明市委、市政府提交了"鱼类控制藻类"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提出了为期三年的"鱼类控制藻类"倡议,并获得批准和批准。从2013年到2015年,共有3,589吨鲭鱼和鲭鱼种类被释放到池塘中,其中1050.4万尾高背鲭鱼苗。

此外,近年来,渔业局还投放了200万条池塘金线尾和10万条云南浅唇鱼尾,用于本土物种的"重新定位",促进生物之间的相互限制,实现池塘生态的平衡和稳定。

鲱鱼已成为主要种群

通过池塘多年来的不断增殖和释放,花白蛞蝓已成为池塘六大水产品中的主要种群之一。

根据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提供的数据,2011年之前,池塘内的主要经济鱼类是根据资源量安排的,用于美白虾>太湖新银鱼>鲤鱼鲭鱼>红鳍原有鲱鱼>鲭鱼。到2015年,池塘的渔业资源被分类为鲭鱼>>高背鲤鱼>红鳍原>美丽的白虾>银鱼。

"2010年,鲭鱼仅占池塘所有经济鱼类的7%。杨建红说,当时美丽的白虾数量最多,占总数的36%,太湖银鱼占27%,红鳍金枪鱼粗鱼占16%,鲤鱼占15%。然而,到2015年,这一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鲭鱼在主要经济鱼类种群中占主导地位,占总数的一半以上,为51%,其次是鲤鱼占22%,其次是红鳍鲟,占19%,白虾仅占5%,太湖, 仅占3%。

综合分析2011-2015年池塘水生生物资源调查数据,目前池塘鱼类资源以鱼类为主。在短短五年内,六大经济体鱼类份额的如此戏剧性变化并非没有痕迹。"鱼类控制藻类"项目是昆明市"十二五"管理项目之一,通过大量鲭鱼,再加上2014-2015年开湖均禁止大规模经济捕捞鱼类,因此鲱鱼形成了一定规模,改变了过去小鱼为主的局面。

目前,小白鱼数量最多

那么,在连续两年分阶段开放湖泊之后,池塘中现有的水产品数量是否有变化呢?

"这是肯定的,它不会改变太多。杨建红介绍,根据池塘内鱼虾生长发育规律及试捕监测结果,2016年9月,6大经济鱼种群为鲭鱼5200吨、红鳍金枪鱼4000-4200吨、鲤鱼3000-3500吨、虾1200吨、银鱼800吨。截至2017年9月,池塘水产品库存已变为鲭鱼3000吨、红鳍金枪鱼6000吨、鲤鱼约800吨、虾600-700吨、银鱼500吨。

"通过为期两年的调查,与2016年同期相比,2017年鲤鱼增长了70.7%,白虾为41.4%,银鱼为67.8%,红鳍红斑鱼为48.3%。杨建红表示,从调查数据来看,目前池塘内鱼类资源分布不合理。连续捕捞湖中鲭鱼、鲤鱼等大型经济鱼类,使这些种类的鱼类种群数量大幅减少,而原有的红鳍金枪鱼已成为池塘中最大的优势种群。该鱼以浮游生物为主,与鲤鱼、高背蛞蝓、银鱼、虾争夺食物,占据生存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这些水生生物的资源。"当湖泊开放时,很难捕获红鳍金枪鱼,并且允许使用细丝捕鱼。但是,数量众多的小鱼种占据了大量的水产品资源,是湖泊老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据了解,为了遏制红鳍猞猁数量的持续上升,近年来,也有不少专家提出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定时、定点、定量的红鳍猞猁进行专业捕捞。

正在返回池塘的本地鱼类

曾经一度灭绝的云南轻唇鱼再次"回家",使人工增殖和释放的本地鱼类数量达到三个物种。杨建红透露,目前,昆明水产科学研究院的中臀制剂(Bay Silk)、两种银白鱼在池塘中的人工养殖项目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两种鱼在池塘的天然水体中也几乎灭绝,预计今年将释放到池塘中,这将进一步恢复池塘的生物多样性。

三条归还的土著鱼

高背:主要分布在云南的威驰、星云湖、澄海、牛板江、金沙河等海域。体型为纺锤形,体色银灰色。喜鹊簇,特别是在肥沃的浅水带底部的栖息地和觅食。它是一种杂食性鱼类,主要以腐殖质、营养渣为食,可以清除水底杂质,还能吃一些藻类,水体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快速生长,可多达3公斤的个体。

燕池金线:俗称金鱼,是全国只产盆的二级保护动物。鳞片圆,侧线鳞片比上下鳞片大,游动,在太阳褶皱闪光,金鱼的名字由此而来。散落在湖的深水中。嗨清泉流水,营地半山洞生活。通常晚上要在洞穴外觅食,主要食食是单翼、小鱼、虾和水生昆虫,并喜欢少量丝滑的藻类和较高的植物残骸。

云南浅唇鱼:背部灰色,肚皮呈乳白色,带黄色。幼鱼沿边线有6-10个小黑点,特别是在身体后部。作为一种杂食性植物性鱼类,主要为丝质藻类(苔藓、水等),有机残渣为食。它具有净化水环境的功能。最大的个体可以超过1公斤,但生长非常缓慢。鱼苗可能需要6-7年才能长到1公斤。

两种可能返回的本地鱼类

中臀准备:俗称湾丝,是中国独有的物种,仅分布在云南鱼池和南论坛报的金沙河论坛报普渡河水系。该物种的模式起源于云南。水污染,湖泊周围的其他因素导致了非常罕见的中等臀部数量。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在2003年将中髋蛞蝓列为濒危物种,因为它们在2008年至关重要。《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都将中臀部蛞蝓列为濒危物种。机身黄褐色,机身侧面有3-4个大黑点,商品有浅色十字条纹。以底层中小型肉食性鱼类为主,主要以虾类、无脊椎动物等为食。

银白鱼:中国独有的鱼类,只在云南发现。直到20世纪70年代,它一直是池塘中的主要经济鱼类。由于环境破坏和冷钓等原因,导致分布在池塘中的银白鱼资源大大减少,已成为濒危物种。银鱼和白鱼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和上层,经常在草丛中觅食。食物为杂食性,不同生长期食物组成不尽相同,体长110-170毫米,以枝角为主要食物,其次是丝质藻类、小鱼虾等,长171-335毫米,以小鱼虾为主要食物。

了解更多

禁止将小龙虾金鱼鱼放入池塘

"近年来,许多人被池塘边缘释放,但外来物种的释放不仅可能破坏池塘的生态平衡和渔业资源,甚至可能对池塘的水生生态造成危害。"杨建宏说。

杨建红介绍,适宜放生的种类包括池塘金线(金鱼)、高背蛞蝓、白蛞蝓、花蛞蝓,每年11月至4月是放生的最佳时间,成活率也可有保证。选址时,不建议市民到东北和北边的池塘放行,因为那些地区常年风浪,个体小的物种很容易被打到岸边,最终死亡。市民可以参观卫池河西岸的水域,如观音山大桥、西华湿地、新龙王庙等。

禁止释放的常见水生生物主要是牛蛙、巴西红耳龟、氪虾(小龙虾)、鼻锯鲤(食人鱼)、罗非鱼、锦鲤、金鱼、牛蛙和金苹果蜗牛(Fushou螺丝)。市民如有任何疑问,可直接致电香港市辖区渔业行政管理局及执法厅,电话:0871-64319767查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