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亮剑》中的赵刚一出场就是团政委,和李云龙平起平坐?

作者:历史随心谈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赵刚参加革命的时间比李云龙晚得多,甚至误以为两个人年龄不一样。

为什么《亮剑》中的赵刚一出场就是团政委,和李云龙平起平坐?

但其实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亮剑》中给出的信息,赵刚的革命资历不会比李云龙晚多少,就算两人的年龄相差不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丁伟在寒假期间拜访了李云龙的住所,两人在聊天中聊起了一个话题:丁伟和李云龙都出生于1910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当时他们40岁。

为什么《亮剑》中的赵刚一出场就是团政委,和李云龙平起平坐?

同年,李云龙介绍了赵刚和冯楠的约会,在介绍赵刚时,李云龙提到赵刚37岁,也就是1913年出生。如果这样算下去,赵刚只比李云龙小三岁。

和这两个人的革命资历对比?很多人误以为两人参加革命的时间一定大不相同,但若仔细研究赵刚的履历,恐怕情况就没那么简单了。

1、李云龙曾提到,他因为黄麻暴乱而正式参与革命,黄麻暴乱是什么时候?答案是1927年11月。

2.赵刚是哪一年参加革命的?该系列和小说都没有提到。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1935年在北平举行的第129次运动,是燕京大学大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这就意味着赵刚不可能在1935年加入革命,毕竟是一个菜鸟级的学生,他怎么能成为运动的领袖呢?

为什么《亮剑》中的赵刚一出场就是团政委,和李云龙平起平坐?

在西北的抗日战争时期,李云龙、丁伟、孔杰三人聊天,李云龙经常拿另外两个人的资历不如自己的东西。丁伟比自己晚十个月参军,却被李云龙戏弄了几十年,声称自己只是一个应征入伍的蛋。而李云龙则配备了快慢机,孔杰只是拿着一个老袖子,结果还是李云龙调音了很多年。可以看出,在李云龙的价值观中,革命资历这件事太重要了!

但在与赵刚相处的那段时间里,他曾经多次调侃赵刚是白脸天才,是个不懂得打仗的知识分子,但他从来不敢开玩笑说赵刚是新兵。由此可见,赵刚真正参与了当时的革命,或许与李云龙是相似的。所以,李云龙从来没拿过这个环节说什么。

如果两个人在相似的时间参加革命,那么赵刚出现的就是团委,这并不奇怪!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隐藏的消息可能需要注意:

1、如果赵刚在1935年以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参加革命。到1935年,赵刚的地位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或学生领袖,而且他可能是一个地下组织的领导人。

为什么《亮剑》中的赵刚一出场就是团政委,和李云龙平起平坐?

2、特别是1948年淮海战场,赵刚接到直接的秘密命令,于是他偷偷去了双堆区,与被围困的黄伟军下属的廖云洲师的一位老同学见面,从而推动了师团的起义。

从这个角度来看,赵刚早年大概是地下情报战场的重要一环,直到1937年,地下情报战场一直在隐形战线上秘密作战。直到1935年,第129次运动之后,赵刚才完全暴露了自己的身份,才离开了战场。但作为情报战场的一员,赵刚或赵刚属于这个地下党的路线,很可能一直处于秘密伏击之中,等待着未来的随时开启,1948年廖云舟起义就是其中之一。

1950年,李云龙介绍赵刚、冯楠时,强调赵刚是十二九运动的首脑。显然,在李云龙的观念中,赵刚的经历非常值得炫耀,恐怕在这个环节中,赵刚的故事更多,却没有体现在小说中。

到了1940年,在李云龙相识之前,赵刚相识,虽然李云龙对眼前的知识分子特别不了解,但李云龙对赵刚的其他资历,也就是赵刚从抗日大学毕业,却特别红眼。

为什么《亮剑》中的赵刚一出场就是团政委,和李云龙平起平坐?

对于抗日的历史名词,笔者不需要介绍太多,作为红军在1936年建立的抗日大学,这所抗日大学几乎相当于国民政府经营的土地大学,因为两所大学有一个共同点:普通学生不接受,学校只招官或具有革命资格的年轻人。

这也意味着,在进入大学之前,赵刚绝对是一位革命老将,他的革命资历远不如李云龙,只不过他在战场前线的经验远不如李云龙。但学历运动和地下战场,赵刚横扫了不止一条街的李云龙,毕竟在这两个战场上,李云龙从未涉足过。

正因为如此,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李云龙敢于戏弄赵刚不懂战场的经历,却从来不敢质疑自己团政委的身份,早年经常取笑他只有一个白脸天才,但多年后,他的学生领袖身份,却成了李云龙吹嘘赵刚的口头禅之一。因为在多年的相处中,李云龙终于知道或猜到了一个秘密:赵刚在又一战场上长期秘密活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