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琵琶大师”刘德海去世,他与小泽征尔惺惺相惜,让《草原小姐妹》傲立世界舞台

作者:文汇网
“琵琶大师”刘德海去世,他与小泽征尔惺惺相惜,让《草原小姐妹》傲立世界舞台

4月11日14时25分,中国著名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刘德海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他被称为"蜻蜓的主人",代表着"十面伏击"、"萨凡纳姐妹"、"天鹅""老男孩"等。

刘德海,河北省人,1937年8月13日出生于上海,从小就学习民间音乐。1954年,上海林市城教师刘德海白1957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致力于表演技巧的发展。1960年,刘德海首次演绎了陆少恩的《狼牙山五强人》,在内容和技术技巧方面,对传统音乐有了很大的突破,大大提高和丰富了演奏技巧,对现代行为艺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琵琶大师”刘德海去世,他与小泽征尔惺惺相惜,让《草原小姐妹》傲立世界舞台

刘德海并不局限于传统民间音乐,他还接受过系统的西方音乐教育,改编了很多歌曲,结合蜻蜓,为传统乐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1973年,刘德海与作曲家吴祖强、王艳璇合作的《草原小姐妹》协奏曲,成为民间音乐改进、民族乐器与西方交响曲相结合的历史性突破,并迅速以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恰如其分的管弦乐器而大获成功。

1976年文化大革命末期,小泽在从作曲家吴曼彻那里得知了北京中央管弦乐团后,急切地想回国。12月14日晚,应中华友好协会邀请抵达北京。除了寻找童年的回忆,他还参观了中央管弦乐团,听了李德伦的《草原小姐妹》。

“琵琶大师”刘德海去世,他与小泽征尔惺惺相惜,让《草原小姐妹》傲立世界舞台

小泽和刘德海

作曲家吴祖强回忆说:"我之所以认识小泽,是因为在访问期间,他被要求听中央管弦乐团排练我的弦乐合奏《两泉月亮》和《草原小姐妹》,他听到后非常兴奋,然后提出再次来中国指挥中央管弦乐团演奏这两部作品。这个想法在他1978年第二次访问北京时得以实现,它令人惊讶地反映了他对中国音乐风格和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敏捷性。"

“琵琶大师”刘德海去世,他与小泽征尔惺惺相惜,让《草原小姐妹》傲立世界舞台

韩忠杰、小泽正、吴祖强

1978年6月,再次访问北京的小泽与中央管弦乐团、刘德海一起演出了《草原小姐妹》,1979年3月,小泽率领波士顿交响乐团访华,两次在北京演出这部作品。3月17日在红塔剧院,3月19日在首都体育场。同年4月,同期在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厅录制了同一曲目,并在全球范围内发行,包括索萨的《星条旗永不倒下》和李斯特的刘世坤的《第一钢琴协奏曲》。

“琵琶大师”刘德海去世,他与小泽征尔惺惺相惜,让《草原小姐妹》傲立世界舞台

然而,刘德海最著名的曲目是《伏击的十张面孔》。《十面伏击》是歌曲中的经典曲目,但刘德海认为第一版不足以表达战争的紧张感,于是在原曲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让歌曲焕然一新。1975年,刘德海首演改编的《伏击十张面孔》大获成功。此后,不少乐迷不知不觉地将《伏击十张面孔》和刘德海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琵琶大师”刘德海去世,他与小泽征尔惺惺相惜,让《草原小姐妹》傲立世界舞台

视频截图:刘德海饰演《伏击十张面孔》

自1983年以来,刘德海一直担任中国音乐学院的教授和副院长,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演奏家。近年来,他一直在探索指法的创新,积极探索新的音乐创作方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将《浏阳河》《远方嘉宾请入住》《游击队之歌》《马兰花开》等多首歌曲改编成独唱歌曲,使其优雅而共同的欣赏,同时也对《霸主下A》《陈宇》《玉阳月夜》等传统古歌进行了组织改编。刘德海还创作了大量哲学音乐,如《生活》、《花园》、《宗教》。

“琵琶大师”刘德海去世,他与小泽征尔惺惺相惜,让《草原小姐妹》傲立世界舞台

刘德海曾经对朋友说过:"我是民族音乐发展道路上的攀登者,明知没有尽头,我会这样爬到尽头,哪怕更苦更孤独。"

综合音乐周刊,田芳乐腾

图片来源:北晚新视野、天芳洛腾、微博

编辑:张伟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