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七十四集团军预任参谋集训队开设联合作战“讲武堂”

作者:中国青年报

"火箭弹射速快,火力好,突袭好,可以进行面对面的打击......"10月中旬,第74集团军预备训练队组织了联合作战"演讲厅"课堂,合成营排长张旭将联合表演自己阻挡障碍的经历,掀起联合火击"头脑风暴"。

在那次联合演习中,作为前方突击队的营在进攻中遇到了"硬骨头"。蓝军趁着地形提前设置了大量坚固的障碍物,需要直接派出工兵部队直接前方突破障碍。然而,蓝军紧张的火力网络使工程部队难以接近障碍物。

"突击车部队出来实施第一轮火力掩护,突破屏障,其余部队从两翼掩护工程部队人工屏障。在营长的命令下,突击车部队突击队指挥官张旭迅速上前。然而,仅凭突击车和旅炮的支援火力不足以达到预期的破坏,蓝军的防线仍然有更坚实的障碍。

看到突破障碍的时限越来越近,营长只能咬牙切齿地做出决定,由工兵单位用爆破设备强行突破障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最终,该营受到前方障碍物的束缚,以高战损失完成了任务,但也未能参加后续战斗,后悔退出演习。

"在复赛中,我们吸取了教训,由于缺乏联合火力规划意识,我们只是盯着可见的火力,没有考虑如何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火力支援。说到这里,张旭的遗憾溢满了话语,"这场战争,如果能提前计划空军火力支援,损失再也不会那么惨重了。"

张旭分享了他的实战案例,"口语武堂"老师向所有学生讲述了相应的作战角色和任务,我们扮演营级指挥、参谋、排长,参与张旭提起此案。我们又回到了一场"打破障碍的战斗"中,思考如何改进。在演习中,教官们逐一向被指派执行不同作战任务的学员提问,加深了我们对联合火力打击的认识。

"一堂课讲一个经典案例,一堂课就像一次'实战'体验!"参与"口语厅"的学生张亚坤认为,这种比喻和适合自己经验的案例,不仅可以让人们更有学习联合作战的意识,还可以提炼出指导的具体步骤,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联合训练的知识。

随后,在预备人员训练队参加的联合演习中,学生李秋成率领的运输队遭到"蓝军"生化攻击。在抗化学加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他根据"演讲厅"学到的要点寻求反化学力量的支持。最终,在化学防护部队的协助下,他们迅速穿过"毒药"区,继续向目标地区推进。

简短的评论

"开"仗一定要尝到战争的滋味

曲明远

在全军大发展的大发展氛围中学习联合国的联合训练,如何真正推动贯彻落实联合作战思想,学会运用,是每个官兵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毛泽东过去常常以"详细的战争事例"作为提高战术思想和指挥艺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叶剑英还把战争案例研究作为战术训练四个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为了深入学习作战理论,不可能绕过这一步的经典案例研究。

战争案例的教学使官兵置身于真实的战场环境,有助于他们分析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获得胜利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在逐步深化作战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官兵"沉浸式"地体验了联合作战训练的经典案例,不断丰富和拓展自己的学习,从而对联合作战的理解更加深刻。

"开"战争一定有战争的味道。打赢战争,必须把作战思想推向更接近实战的焦点,把战争理论推向战争的转化和应用。无论是"口语武术馆"的模拟战场,还是各种年度的联合训练,目的都是让官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知识与实践的统一,才能打赢战争。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