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于中小银行,全国人大代表王天宇建议:降低税费、多渠道补充资本、加快不良处置

作者:王琦 785

3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全国人大代表、郑州银行董事长王天宇就进一步降低中小银行税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资、加快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等提出了多项建议。

<h4>进一步降低中小银行的税费</h4>

王天宇表示,中小银行作为地方金融机构,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助力国家"六稳""六险"政策的实现。目前,微型企业面临更大的困难,风险不断暴露。中小银行是服务小企业的主力军,发展受到明显影响,盈利能力下降,资金充值压力较大,不良资产规模明显增加,经营发展面临一些困难。

王天宇认为,在中小银行大力降低中小企业降费的同时,有关部门应能降低税收水平,充分发挥对小基因的支持和优势,促进中小微企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为此,王天宇提出了以下建议:

1. 《财税延长(2018)91号》对小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征增值税政策。建议的落实工作将从2020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

2. 继续实施《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签订的贷款合同免征印花税政策》(2017年第77号)。建议的落实工作将从2020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

3、继续实施财税(2018)164号一次性奖金全年未纳入综合所得税征收优惠政策。建议有关部门充分考虑发放年终奖的做法和员工对年终奖励的期望,将《财税(2018)》第164条规定的年终奖金政策从2021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以更好地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4、分阶段降低或降低中小银行存款保险费率。中国人民银行将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费率分为八个等级,每10,000人的存款保险费率从2-16级不等。中小银行受客户基层结构和管理水平影响,评级较低,因此存款保险利率也较高,成为重要的成本支出。为提高中小银行服务当地实体经济的能力,结合中小银行的实际费率情况,建议分阶段下调或下调中小银行费率标准,存款保险费率应根据各银行经营状况动态调整。

<h4>支持中小银行通过多种渠道补充资金</h4>

2019年以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在多次会议上指出,应通过多种渠道对中小银行进行补货,增强中小企业信贷投资能力。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还强调,要推动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完善治理,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金融监管部门不断探索资本工具创新,近年来推出了可持续债券,推动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补充中小银行资本。

王天宇认为,中小银行资金补资渠道拓宽,资金补资压力有所缓解。但是,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新的制度安排不完善,仍受诸多因素限制,资本补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为促进中小银行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王天宇现就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提出以下建议:

1、推动中小银行出台资金补资工具,实行差异化监管。首先,建议考虑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等指标,对中小银行的分类进行进一步细化。其次,建议针对同一资金充值工具,针对不同类别的中小银行,设定不同的发行标准和审批要求,引入更具体、更适用于中小银行的运营。

2、进一步优化中小银行资金补资工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出为中小银行发行可持续债券提供进一步的流动性支持。如果CBS可以运营的可持续债务合格标的条件进一步放宽,使大多数中小银行符合准入条件。

二是建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中小银行自投资本补充债券的限量比例,扩大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债券的投资主体和投资规模,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债券的条件应 放松。

三是完善中小银行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市场安排。建议将银行信用资产转移中心作为全国非上市银行可转换债券和后可转换股权集中交易平台,增强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券和后可转换股权交易活动;

四是建议支持中小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降低风险加权资产。资产证券化可以提前实现流动性不足的资产,缓解流动性风险,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建议支持中小银行探索不良资产证券化,降低其资本充足率的分母,从而提高资本充足率。

3、完善地方债务补充机制,进一步加大发行规模。去年,该国发行了2000亿美元地方债券,以补充银行资本。希望今年扩大地方债券发行规模,解决中小银行资金问题,帮助中小银行快速化解风险负担。同时,要均衡配置地方债发行规模,不能只建议补充农村商业银行风险较高的,民营、小微企业有支持能力,城商银行的风险可控性,也应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一是加强准入引导。二是拓宽补充方式。三是完善退出机制。

<h4>加快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h4>

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企业风险不断暴露,债券市场违约,城市投资平台债务问题突出,商业银行面临较大资产质量压力。中小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环节,继续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工作,探索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对中小银行健康发展尤为重要。目前,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为更好地推动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王天宇提出以下建议:

1、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一是放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化准入标准。二是推动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三是进一步修订完善《银行不良贷款转移试点实施方案》。建议将不良贷款转移试点银行扩大到中小银行,以缓解不良贷款处置压力,加快资产价值实现,建议允许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个人消费抵消(担保)贷款等个人贷款批量转移, 个人经营性按揭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提高不良贷款处置效率。第四,赋予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权。对于非大额信用卡,建议监管机构允许中小银行注销自己的批次,而无需报告审批。

2、提高不良资产处置的司法程序效率。一是加快金融法制改革。建议对金融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引入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提高执行标准,简化程序,缩短案件执行周期,提高不良贷款效果,为化解金融风险提供良好的司法环境。二是建立法院与中小银行的长期联络机制。三是建立金融案件专项办理机制。第四,为被处决者建立执法威慑机制。

3、建设不良资产交易平台。建议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牵头建立统一的不良资产国家标准互联网处置平台,将其建设成为不良资产处置、信息发布、交易匹配、变不良资产成宝的综合平台;

4、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一、中小银行涉及抵押资产的增值税及附加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等税种,由纳税人依法缴纳。中小银行可以依法接受纳税人委托办理纳税申报、纳税等事项。二是简化中小银行贷款损失的税前扣除和申报程序,向税务机关申报资产损失,只填写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不再报告资产损失相关信息。第三,对中小银行增加民营、小企业不良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致力于解决民营、小企业不良资产问题。

详情请下载21金融APP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