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一观察丨关于农村厕所革命,总书记提出了新要求

作者:光明网
第一观察丨关于农村厕所革命,总书记提出了新要求

7月23日,在全国农村厕所革命上,他转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总书记强调,求善不快,坚决反对劳动和人民伤害金钱,正式露面,并要求年复一年地做,真正做好这事,把事情做好。

有人说,中国的城乡差距有时在于厕所。前几年,都市孩子不想下乡,都市老婆也不想回乡,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方便"的事情不方便。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换厕所的"小事",关系到民生——在农民家中实地考察,两国小组讨论国家是事关重大,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亲自部署。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农村厕所改造不过是一场"革命"。总书记多次强调,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新农村建设要继续推进,走向"厕所革命",让农村人民使用卫生厕所。

第一观察丨关于农村厕所革命,总书记提出了新要求

2020年4月8日,重庆市沙坪坝区中梁乡龙泉村村民吴贵辉打扫村的一个公共厕所。新华社(摄影:黄伟)

这种换厕所的工作可以弥补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短命,改善卫生习惯,倡导文明风俗,大大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乡村风貌和村民的生产将带来巨大的变化。做好换厕所工作,必须在思想认识、文化观念、政策措施、制度机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小康不是小康,厕所算是一回事。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扼杀"小事",并不断部署它们。2015年4月,总书记就"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与'四风'相反,要下定决心清理旅游的各种不文明、不文明的做法"。三个多月后,总书记在访问吉林延边时,呼吁将"厕所革命"扩大到农村地区。

第一观察丨关于农村厕所革命,总书记提出了新要求

拉萨市八卦街的一间公共卫生室(2021年5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田金文

今天,中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23日传达学习的重要指示中,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期间要继续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

农村厕所革命绝不是一时的成功。农村情况因地而异,厕所需要找出底数,划分分类科学政策,既要尽力衡量,又要衡量方式。

近年来,在农村厕所改组过程中,个别地区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地方贪求速度,有的地方不改变,如何改变没有认真听取农民的意见,有的地方没有结合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水平等因素进行规划,甚至干脆把厕所当成家用厕所的改变;

看似是一件小事,却事关民生、关系风格、人心关系的事件。

旧剪辑令人难忘:

40多年前,陕西省盐川县丰家坪乡赵家河村建造了有史以来第一个男女分开的厕所。装修它的人是习近平,当时他正蹲在赵家河村。

1982年,习近平来到河北省正定市工作。"那时候,正定比较穷,更落后。例如,有大量的农村"环"。习近平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环'是一个厕所和一个猪圈,不卫生。"

如果有问题,你必须抓住它。1984年《中国共产党正定县委工作纲要》表明了这一决心:"积极改造连茅圈,努力使古城焕然一新。"

从河北到福建,从浙江到上海,习近平在地方层面工作期间专注于厕所,并推动解决当地人民厕所的问题。

......

第一观察丨关于农村厕所革命,总书记提出了新要求

河北省永清县三三口乡第四村村民厕所,2019年9月10日。新华社记者 李晓国

用钉子的精神把握一块"小事",努力把一件事做成一件。一片碎片的背后,是知晓农村民生痛点、坚定不移改善群众生活的感觉,是倡导文明作风、改善农村环境和村民精神面貌的决心。

农村厕所毕竟是为农民建的,农民的不满是最终的衡量标准。这个"小事"终于体现了我们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开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次呼吁开展这项工作:"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注重因地制宜,科学指导,坚持数量质量,服从效益""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承担起责任,共同管理。"

如何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总书记重要指示中的四个字就是答案——扎实!

监督:赵成

策划:何晓光

主笔:于文静

统筹:魏伟、王华丽、王宇、白杰

视觉|编辑:蒋伟、杨文荣、朱高翔、唐星

内部制作:新华社

新华社第一演播室制作

来源:新华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