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盐城燕南高新区举办首届农收节,来自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阿里巴巴集团等单位的嘉宾,以及广大农民朋友齐聚美丽的河畔、千年珠溪古镇——无忧, 分享丰收的喜悦,谈乡村振兴。
走进活动现场,收获的味道来了。"合成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醉螺丝、糖麻花、五友浅水、以雍葡萄、珠梨、锡石等特色产品填满了两边的场地,我们步行一看,不时对感兴趣的产品进行询问和品尝、交流,现场收获满满的喜悦。

活动现场,主办方和嘉宾希望共同引领推动优质水稻产业,通过多方合作创新实现新变革,开创燕南农业新时代农村新局面。在各位领导和嘉宾的见证下,袁隆平院士工作站优质水稻试验基地、燕南市多个智慧农业创新基地2个项目签订合作合同,并举行了中国水稻研究所科技成果进入盐城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活动结束时,领导和嘉宾纷纷走进稻田试验区,我们早已被田间五颜六色的水稻深深吸引,"这是浙江大学黑简、长香籼稻、黄紫色、紫色......"在"元梦计划"参会者中,85位海归后农民王淑轩认真讲解,我们仔细观察,不时提出问题。在美丽的珍珠溪一米站,我们喝茶聊天,谈友谊,享受难得的乡村休闲时光。
据了解,五友街是燕南高新区唯一的农业相关街道,位于黄胡同村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是燕南高新区建设的"未来村"开发建设示范核心区,一期实施面积约2000亩。高标准耕地建设街道共涉及约3万亩土地,总投资约6800万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全面实施。
"现代乡村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近年来,雁南高新区围绕"全球未来农业先锋、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探索者、农民专业荣誉践行者"的目标定位,推动农业"规模化、数字化、休闲化、品牌化"发展,以未来农村农业现代化核心区建设为示范引领者,全面做好高标准的农田整改、规模化种植, 河流修复、农村拦截、干厕改造、农村生活环境等民宿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竹溪一米"区域公有品牌,实现农业一体化、两三生产发展,以"农业强、农村美、农富富"的美景在盐南土地全面展开。(张兆丽,燕轩大众报业集团媒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