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报
1992年4月至1993年2月,我有幸担任中国陆军第一个赴柬埔寨维和工队队长,并带领该部出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这次远征,开辟了我军编队派兵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局面,也开创了我军陆、海、空联动远程机动,在热带低纬度地区长期执行工程保障任务的先河。
根据计划,旅人员和装备物资的跨境运送分两批进行:30名领导特遣队的官兵,用空军运输机从北京运来一些装备和物资,运往柬埔寨金边博城东机场;30名特遣队官兵,用空军运输机从北京运到柬埔寨金边博城东机场;30名特遣队官兵,用空军运输机从北京运到柬埔寨金边博城东机场;30名特遣队官兵,用空军运输机从北京运到柬埔寨金边博城东机场;30名特遣队官兵,用空军运输机从北京运到柬埔寨金边博城东机场;30名特遣队干部官兵,用空军运输机从北京运到柬埔寨金边博城东机场;30名特遣队干部官兵,
出发前,我去拜访了已经坐火车的干部家属。高骏的情人朱秋霞刚刚做了急性胆囊炎手术,正在家休养。她的女儿在重庆上学,不知道她的父亲去了柬埔寨,也不知道她的母亲生病了。临走前,朱秋霞一再让我告诉高淳,她恢复得很好,准备去地球了。
副上尉长江淑轩提前前往湛江开设临时指挥所,协助高军组织铁路卸货和海上运输。临走前,他接到一封来自家的紧急电报,上面写着六个字:"妈妈的病快要回家了!当记者把电报发给他时,他非常伤心,但很快就把它塞进了他的夹克口袋里。在任务期间,他没有向任何人提及这封电报。
抵达柬埔寨后,所有的工作都随之而来,我们甚至没有一段时间想念他们的亲人。有一次,飞行员和我去了金边以北约100公里的斯昆镇,寻找军营。由于跑了好几天,我和司机累了,甚至同时睡着了,车子驶入路边的农田,幸好我们不是认真的。
修复4号公路上的桥梁是部队完成部署后要接受的一项重要任务。4号公路是连接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和金边的重要通道,全长约220公里。由于战争的破坏和年久失修,公路上的六座钢桥几乎完全受损,对柬埔寨联合国临时当局的正常运作和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接到任务后,高军率领50人小组于1992年6月下旬到施工现场,经过六天的施工奋斗,完成了所有桥梁的施工任务。任务的效率赢得了赞誉,中国维和人员和工程师"一天一座桥"的奇迹从此传播开来。
然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任务是修复6号公路上的4号桥。6号公路是连接柬埔寨中部金边和磅塘省的重要通道,4号桥位于Skun镇以北20公里处。1992年10月14日,我接到驻扎在斯昆蒂安的旅的报告,说当天凌晨,在4号桥附近的激烈战斗中,这座桥被武装人员炸毁。我立即命令斯昆地区的所有部队在接到命令后撤退到营地。随后,我和副旅长长、战斗科长杨珂再次赶往4桥现场。
下午,联柬机构工程部作战参谋巴巴亚也抵达斯昆,向我转达了联柩总司令部司令桑德森的命令,尽管存在上述困难,但仍要尽快修复桥梁。鉴于当地居民最近有报告称,好战分子人数众多,而且在桥区附近可能存在地雷,我请联柬特派团派遣步兵和排雷部队支持该部队。我保证只要材料和设备到位,就能在一天内建成这座桥。
17日上午,发生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官兵在清理施工现场时,发现桥台埋藏着大量炸药。战斗科副处长黄景忠和第二中队队长王瑞军主动邀请余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作战,共250公斤TNT炸药、26枚雷管、8米雷管,成功排除了安全隐患。19日中午,物资装备运抵后,部队立即开始桥梁集结作业,20日上午在舰桥上。看着这座全新的钢桥,联柬权力机构工程处处长贝德利上校称赞道:"这是一个奇迹!中国工程师一流品质!
在柬埔寨执行维和任务300多个日夜,该旅全体官兵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先后修缮了320多公里的道路,修建了23座桥梁,确保了西哈努克港-金边-磅通省路段,赢得了柬埔寨人民, 联柬机构和国际社会广泛赞扬。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Akashi Kang表示,没有中国工程师,联柬机构就无法成功完成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