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浦规划"成果丰硕,"海德"试点打造社区治理新高地

作者:上观新闻

近日,黄浦区首轮社区工作者骨干能力建设培训班("黄浦规划")圆满落幕。记者从区办公室了解到,自2018年9月启动以来,《黄浦规划》每年选拔约30名优秀社区工作者参加培训,到今年已经完成了对100多名社区领导和骨干人员培训的目标,为打造黄浦区党建领导社会治理提供新的高度,提供人才支持。

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学员们充分发挥了社区治理"头"的作用,学会将《黄浦规划》应用于具体问题,涌现出一批增强居民参与意识和获取社区治理的新"IP"。

区厅负责人告诉记者,《黄浦计划》以培训居民社会工作者的"治理"理念为前提,以增强治理能力为导向,通过研究和破解社区各类治理问题,提高社会工作问题分析能力、服务群众、沟通技巧、培养和发展居民自治组织等方面的能力。创新培训方式采用"场景模拟、现场教学、项目实践"等互动、案例化、实用化的教学方式,确保学生学会学习,学习用得用。学生在"期末考试"中交出的自治项目"答案"也证明了这条教学路径的有效性。

"黄浦规划"成果丰硕,"海德"试点打造社区治理新高地

1995年,上海首届以"道德检讨"为主题的瑞金二路街道建德区居民自治队成立。老团队如何与时俱进,跟上社区发展的新步伐?《黄埔计划》二期学生齐飞针对这一难题,依托建德委员会社会工作团队,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吸引年轻血儿加入评审组,丰富评审力;这也让这个拥有26年历史的自治品牌继续大放异彩。

"黄浦规划"成果丰硕,"海德"试点打造社区治理新高地

中福区位于小东门大街,是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丈夫住宅区。在有限的公共空间下,如何兼顾居民的停车、交通、绿化、休闲等需求?"黄浦规划"三名学生魏平和同事在中国人居委员会主动发起攻坚,在听取居民呼声的同时,启动了"睦邻空气花园"自主项目,通过13号楼的社区闲置平台空间成为共享、共同治理的绿色空间,达到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目标。改造完成后,中福区居民自发组建维护队伍,开展绿色植物栽培,在居民周围成功构建"绿色生态文化"。

"黄浦规划"成果丰硕,"海德"试点打造社区治理新高地

"通过挖掘社区的根源和特点,这些自治项目已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社区治理的新'IP'。听介绍,问居民,看效果,社区治理指导专家,华东理工大学唐有才教授唐有才对上述"黄浦规划"在第一轮培训中出现的自治项目答应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对未来表现的学生给出建议:"希望学生通过项目的运作,继续更好地整合资源, 凝聚人心,通过自主工程将自主管理模式整合成社区的正常运营模式。"

"黄浦规划"成果丰硕,"海德"试点打造社区治理新高地

对于"黄埔计划"平台的成长、相遇、互助,同学们有很多感情和感激之情。

黄埔计划二期学生、老西门街道龙门区党总书记毛春峰,正在进行培训,正好赶上岗位调整。如何快速了解新社区?自主项目如何实现"人民的愿望"?毛春峰利用黄浦计划所学知识,很快找到了"破冰船"来打开工作局面——她和团队设计了以社区文化为入口的"龙门怀旧"自主项目,不仅打开了居民的心,也让更多的人关注了龙盟社区,唤起了人们对社区文化遗产的思考。

"黄浦规划"成果丰硕,"海德"试点打造社区治理新高地

黄浦规划三期学生、南京东麓街住委会主任陈辉毅表示:"我衷心感谢黄浦规划创新所采用的互动式、个案化、实用化的教学方法,我的工作思路和视野开阔,工作思路从新的视角梳理。"在Juke-le-house委员会推动'记忆美国人文,活力建筑创造'自主项目中,陈辉毅一直得到华东理工大学导师的全力指导,从"社区诊断",到活动设计、风险评估、项目撰写,组织动员社区居民协商解决问题,"多角度"给我们的专业建议, 这在自主项目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黄浦规划"成果丰硕,"海德"试点打造社区治理新高地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会工作者是否有战斗力,广大人民群众是否有准入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早日实现。黄浦区领导总结会议,肯定了"黄埔计划"第一轮培训成果,希望第二轮培训继续发挥带动作用,努力推动黄浦区社区工作者组织能力和质量迈上新台阶。

记者 / 宋梅

编辑 / 孙朝辉

图片 / 区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