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佛山脚印——佛山发展史展等20个场所为佛山市第二批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
佛山市连续发布"学习党史,走访学习点"栏目,每推一个党史学习教育走访学习点,鼓励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重温红色记忆,传递红基因,向历史、管理、教育转变。
杜启智故居位于顺德容桂街立丰北路云东街,周围环绕着古桉树,是中共珠江三角洲地区委的庄严场所。
1949年,随着民族解放战争胜利形势的快速发展,珠江地区的地下党组织和武装力量也迎来了新的大发展时期。在党的领导下,珠江三角洲各县农村党、团组织和革命群众组织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反"三行军"群众斗争、社会青年和进步学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人民武装力量,军队活动迅速扩大。
同年3月,中国共产党珠江三角洲地区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共"珠江土地委员会")在荣岐镇成立,为南方军队解放珠江三角洲做出了巨大贡献。

杜其之故居是中共珠江三角洲地方委员会旧址和武武堂会议旧址。
领导群众反对"三游行"暴力
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人民解放军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国民党统治集团趋于崩溃,民族解放近在咫尺。
尽管如此,国民党政府在路的尽头仍在珠三角地区各县继续实施"三征"(征兵、食、税)严厉政府,横截线,鱼肉人,让广大人民深陷水中。国民党地方武装力量的县级治安警察加紧了对人民武装力量的"清理",广东整合国民党军队第一纵队立即进入中山县,顺德县活动。
1949年1月,中共中央香港支部根据形势的迅速变化和人民解放军的加速发展,发布了新的指示:"三角洲地区群众的工作仍然以反'三次游行'和'两减'为主, 党的重点是改组机构、建立制度和发展干部。"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作委员会被撤销,中国共产党珠江土地委员会成立,隶属于广东省香边区党委。同年10月下旬,调到中共中央南区支部。中共珠江委有中山县委、顺德县工委、番禺县工业委、南海县、三水县和中山县八区、三区、九区特派员,机关驻隊在顺德县荣岐镇。
1949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中国共产党珠江土地委员会借用孙德荣岐镇的吴武堂都其所属地区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又称吴武堂会议。
吴武堂会议老址陈室
这是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会议。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针,强调反对群众"三游行"仍然是当前的核心环节,要加强党的工作,发展武装斗争,放开群众反对国民党的"三游行"和反对国民党的斗争, 从而做好各项工作,南下与军队相遇。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加强党的领导,欢迎解放工作,珠江地区的地方党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香港支部的指示和珠江土地委员会吴武堂会议的精神,进一步调整和丰富了党的各级领导班子。1949年5月,南海、三水等地相继撤销,南海(海)三(水)花(县)工作委员会、中共(山)顺(德)边县工作委员会等均已成立,全部隶属于中国共产党珠江土地委员会。
中共珠江土地委员会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分散发展、钻敌人空隙、打小敌、强强、覆盖群众"的方针,通过深入武装斗争发展人民军队。
中共珠江土地委员会和县(工业)委员会在深入开展游击战、发展人民武装力量的同时,大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发动政治攻势,瓦解敌军。在中共三水县地方组织、地下工作者黄成玉接受教育后,三水县露露镇的局部力量,让欧方愿意接近共产党。1949年7月,南三花工人任命杜鲁为璐璐镇代表,与欧方的代表欧贵良(欧方的长子)谈判,欧方在要求保证自己家庭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基本接受南三花工人委员会提出的条件,在人民解放军南下武装投降时到达三水县。1949年8月,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顺德县荣岐乡镇长杜其之通过法律斗争,将一批反动势力赶出容桂区,成立了一支独立的荣岐镇人民自卫队四支部队。
同时,中共珠江委员会和县(工业)委员会也牵头在中山县、顺德县中心地区建立政权。1949年5月,在顺德县工委、中顺边县工委的领导下,成立了以杜其治为主任的荣岐镇建设委员会,发挥"白皮肤红心"政权的作用。1949年8月,顺德南区工委邀请贵州市阙镇开明的乡绅成立容桂区扶贫解放委员会。各地政权的建立,对动员人民群众做好支持和欢迎人民解放军解放珠江地区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全面解放的胜利在望,中国共产党珠江地区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权紧急动员起来,积极支持和欢迎人民解放军接管珠江地区,为珠江地区的解放作出积极贡献。1949年9月,珠江地区人民武装力量已发展到1260人,群众武装达到2000人左右。
1952年11月,根据华南总公司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珠江土地委员会被撤销,广东省中央区委成立。1956年2月,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废除了广东省中央区委,成立了佛山市土地委员会,作为广东省委的派遣机构。
中国共产党珠江三角洲地区委员会机关旧址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荣桂街道融里社区利丰东北路1号十字街2号4巷4号
提醒:疫情防控期间,研究场所暂时不开放
佛山出版编辑部
来源:佛山党史
编辑:王佳欣
校对:刘彦军
监理:曾伟荣、陈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