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国三大参谋长之一赵家骧

作者:长河观日
民国三大参谋长之一赵家骧

赵家璇大伟,1910年出生,河南省齐县人。早年毕业于东北武术学院,后进入国民党陆军大学第14期。在蒋介石的军队中,魏立煌的参谋长郭向轩、胡宗南的参谋长盛文和杜的参谋长赵家璇被称为中华民国的"三任参谋长"。赵家璇的家族是河南王,他的曾祖父曾协助太平天国翼王石大凯。赵家璇的童年接受过中国传统教育,和同龄的孩子一样,小时候赵家璇也向往军旅生活。吴培甫在洛阳征募侦察兵时,赵家璇偷偷越过城墙,逃出家乡报名。

民国三大参谋长之一赵家骧

连续第二次战争结束时,赵家璇等童子军在奉天被俘,继续在东北军官团训练,然后进入东北武塘第9步兵支部,以全校四年级毕业。东北讲堂教师金海峰将赵家璇推荐到北平的楚西淳军,楚沧淳招募才华横溢的赵家璇作女婿。19世纪末,苏俄入侵中国东北,张学良与苏军一起参加了"中东公路事件",以夺回中国的中东铁路主权。张学良任命陆军第15旅旅长梁忠佳为中东铁路西线司令员。梁忠佳老名赵家轩,急电张学良,调来年仅19岁的赵家璇为一线作战参谋部队长。

民国三大参谋长之一赵家骧

赵家璇到达军营后,立即赶紧制作战争地图、作战计划,还亲自率领骑兵敢死夜袭苏军,炸毁了敌人的军火库。但苏联派出大量部队包围满洲,切断了中国的军事后援,并派出7万多人进攻扎拉诺尔。中国人伤亡惨重,几名将军在前线阵亡。12月,中国和苏联签署了《伯利议定书》,中国失去了"鸡冠"。虽然中方输掉了战争,但赵家璇的英勇和善战赢得了非常高的评价,都说他有勇气当军事巫师。

民国三大参谋长之一赵家骧

从陆军大学第14期毕业后,赵家璇在抗日战争前急需人才,立即担任第十一军参谋长。武汉失守后,跨越南铁路和驼峰线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渠道。为了切断这条陆地补给线,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军事据点昆仑关。蒋介石下令反攻,杜玉明第5军占领了昆仑关主力阵地,赵家璇和郑作民率9师立即占领了第5军正面防御阵地,随后向日军发起进攻,全面夺回了昆仑关的所有阵地。然后日军开始反击,血战结束后,昆仑战败,非常遗憾,但这场战争被打败了。蒋介石虽然很生气,但在羊角山召开会议,宣布大批高级将领已经受到纪律处分,但称赞赵家璇,称自己是国民军冉冉升起的新星中的佼佼者。

民国三大参谋长之一赵家骧

蒋介石认为,参谋人员不仅要做好准备,而且要亲自到实地指挥行动。两人都能进入蒋介石的眼神并不多,只有赵家璇和三战区参谋长黄柏轩,既有计划又能玩,巧合的是,两个人都是兵,最后还应该是那句话:将军在战前难免死。1943年,远征缅甸司令部成立,赵家璇应陈诚的邀请,还担任了"中美"。高级参谋部研究训练班"干练团长,培养师长400多名高级指挥官。不久之后,赵家璇还担任了中印缅战区副参谋长,赵家璇结合国情对军事教材进行了大幅修改,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军事教材,这门训练班的出现,迅速改变了中国军队战术上的落后,使中缅战区敌方伤亡比例从1:7变为2:3。对抗日战争前线的大力支持,赵家璇也声名鹊起。

民国三大参谋长之一赵家骧

1944年1月,第5集团军组建了第1伞兵团,由中国陆军第一空降部队参谋长赵家轩训练,共3个营,共1000多人。因此,赵家璇被称为"民国伞兵之父"并不算过分。为了保密起见,伞兵第1团对外界总是代号为"洪翔"。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赵家璇被派往东北。国民党军队战败,实力与重火力差距很大,东北局势毫无用处,蒋介石对高级将领不信任,将领们难以上场。比如,魏立皇这边一直被蒋介石派出的特工秘密监视,有时蒋介石觉得特勤报告慢,直接叫参谋长赵家璇,问总司令他在干什么,赵家璇回答说:"总司令坐在总部,一句话也不说。"

民国三大参谋长之一赵家骧

1955年,赵家璇出任"第一军"副司令员、参谋长,后任"金门县防卫司令部"副司令员。1958年,在金门炮战中,除胡伟司令员外,赵家轩副司令员、纪兴文等人被炮弹击毙,后国民党授予赵家璇为陆军二级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