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侯祥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终生信仰不曾动摇”

作者:光明网

《百大院士的红色爱情》

"我几乎和祖国一起度过了整个20世纪,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我的国家今天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作为一名有60多年党务经验的共产党员,我终生不后悔自己的政治信仰;作为新中国的一名科学家,我对科学的力量毫不怀疑,我对自己一生所做的科学工作感到高兴。

侯香林

光明日报,2005年9月7日

侯祥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终生信仰不曾动摇”

侯香林人物素描 郭洪松绘画

出生于辛亥,启蒙"五四",学校大战...小时候,侯香林的眼睛里满是灰蒙蒙的。在翻滚的抗日救赎洪流中,侯香林一直在想,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当《资本论》的大众哲学进入视野时,他发现了"指示灯","当时,我怀着极大的信心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生活的信念从未动摇过。"侯香林说。

一位同学在谈到红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基地时,让侯香林兴奋不已,而外国杂志上关于红军向北崛起对抗日本的消息使他深深地钦佩共产党人。

1938年4月,侯香林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方便他的工作,组织两次安排他加入国民党做地下工作,侯香林欣然同意。

在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缺乏汽油。侯香林毅然投入到石油开发队列中。在没有石油需要提炼的情况下,他从菜籽油中提炼柴油,用干煤提取人造油,当燃料稀缺时,他设计了蒸馏塔从白酒中提取酒精......

胜利前夕,侯香林作为技术干部赴美学习,为建设新中国做准备。

1950年10月1日,清华大学的师生们前往天安门广场参加庆祝游行。在白衬衫的"海洋"中,一件鲜艳的红色衬衫脱颖而出。这是侯香林,红色衬衫显示侯香林的背景色。此时,他刚刚放弃了有利的工作条件,从美国回到祖国六年,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担任教授。

在解放之初,有一大堆垃圾要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航空煤油数量国产化时。"不能做航空煤油,天安门后我们得低头!"时任石油部长的余秋丽整天都把眉毛锁起来。

军事秩序就像一座山。机架机、数据测量、对比,侯祥林亲自带领六间科研室的科技精英日夜辛勤工作。实验,失败,重新测试,再次失败...无数的挫折,失败,无数的分析,总结。

"我不敢相信中国自己的'竞争油'!"侯祥林并不在乎中毒、爆炸等危险,与团队一起攻克困难,克服了一项技术难关:高精度特种润滑油全部试制成功,一举满足了我国航空、航天、核工业发展的特殊需要,而时间仅仅一年过去了。

此后,侯香林作为石油工程的完成者之一,参与了国家科技发展计划1956-1967的制定,这是新中国科技产业的基础工程。受中国科协委托,侯祥林以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的名义,主持了100多人演示,撰写了《关于合理使用1亿吨原油的建议》,向国务院报告。侯祥林及其团队的研究,使我国炼油行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立足国内的石油生产。

在喂养年的时候,侯香林仍然正常工作并进行研究。"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你必须做点什么!"侯香林常说:"科学家真正的快乐在于创新和奉献。"

(光明日报记者陈鹏)

光明日报 (6月21,2021 01)

来源:Guangming.com-光明日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