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4821计划:红色子弟留学苏联,毛主席访苏时题词李鹏为人民服务

作者:龙图阁文史

1945年10月,一名青年从陕西甘宁五省联合防卫司令部主办的训练队毕业时,被中国共产党和谈达成的裁军协议所吸引,找了几位同学跟父亲商量。

"现在和谈,裁军,我们未来会成为士兵吗?"年轻人非常喜欢当兵,有些后悔问父亲,他的几个同学也有些迷茫,带着期待的眼神看着年轻的父亲,等待着长辈的回答。

年轻人的父亲不是普通人,早在红军时期就是第27军的司令员,此时与何龙元帅做了一个邻居,两个洞穴挨着。何帅是个幽默的人,也喜欢和年轻人欢聚一堂,看到邻居的家人,就上烟斗来了。

4821计划:红色子弟留学苏联,毛主席访苏时题词李鹏为人民服务

贺龙元帅

"现在老兵要裁员,新兵就要裁掉,更别提你们那些没有上过战场的人了,"贺龙元帅笑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老一辈的战斗,你们可以搞建设啊,碰困难,让建设更不简单,需要知识和文化,我派你去北平学怎么做?""

这个年轻人名叫何毅,而他的父亲是开国将军何瑾年。不幸的是,由于形势的急剧变化,蒋介石撕毁了停战协定,当时他们无法去北平学习。

虽然他们不能去北平,但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好转,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有了在苏联学习的新机会。

一、神秘的"4821"计划

1948年以来,全国革命形势已经十分明朗,人民军队在战场上继续胜利,到当年9月,东北全境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分崩离析,失去了与人民军队抗衡的实力,解放全中国也意味着天日渐长。

在此背景下,毛主席开始勾勒出新中国的建设蓝图:建设新中国必须建立自己的产业体系,各行各业也需要一大批高科技人才。这对从事革命斗争多年的人民政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4821计划:红色子弟留学苏联,毛主席访苏时题词李鹏为人民服务

而且,战争结束后,新中国的建设者必须接受系统的科学文化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培训,现在是时候仔细思考了,宜早不宜迟。

为此,毛主席把目光投向了北方的大国老大哥苏联。

最后,中共中央决定,东北局负责选拔和派遣一批能力突出、政治上可靠的年轻干部赴苏联学习,接受正规的现代高等教育,为新中国的建设储备人才。经过东北局的仔细筛选和考虑,共有21名年轻人获得了这一宝贵的出国留学资格。

4821计划:红色子弟留学苏联,毛主席访苏时题词李鹏为人民服务

东北局的选拔标准也非常严格,这些年轻人必须是军人以上烈士的孩子或高级干部,而这些人在苏联学习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学习政治和军事为导向,这些人主要是以学习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专业技术知识。

48年来,21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这就是神秘的4821计划。

二、哈尔滨集结

21名入选青年的名单由毛主席敲定,这也表明了毛主席和党中央对此事的重视。他们是烈士的遗孀或红色后裔,他们的父亲几乎都是中国人熟悉的英雄,他们为革命付出了自己的肝脏和勇气。

4821计划:红色子弟留学苏联,毛主席访苏时题词李鹏为人民服务

这些年轻干部有叶正大、叶正明,张宗勋将军的侄子,何金年将军何毅的儿子,烈士罗一农的儿子,烈士谢子谢少明的儿子,开国将军萧金光的儿子,王家祥的儿子朱仲宏,李树勋的儿子, 和其他革命后代。

此外,21个女人中还有四个女孩,分别是叶建英的女儿叶楚梅,任的侄女任月,罗玉慧的女儿罗振涛和项颖的女儿向素云。

从这些名单中也可以看出,学生们在革命风暴中受洗成长为下一代,但其中有的甚至是老革命,更是年轻的革命干部。

例如,谢少明于1945年被中央政府选中,从延安前往东北工作,以丰富党在东北的实力。虽然谢绍明年那个时候并不大,但他也被称为"老革命",早在红军时期就参加了革命,十五岁就入党了。

4821计划:红色子弟留学苏联,毛主席访苏时题词李鹏为人民服务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主席特别关注东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说:"从我们党看,从中国革命的近期和未来来看,东北特别重要。即使我们现有的一切基础都丧失了,只要我们有东北,中国革命就会有坚实的基础。

"我是赤峰市某区的区委书记,1948年春天,我接到东北局的报告,说要去哈尔滨留学,"谢少明回忆起留学的难忘经历。

"1948年五一节以后,我去了哈尔滨,在那里我聚集了包括李鹏、叶正大、叶正明和叶楚梅在内的人,他们是润滑脂厂的协调员,而其他人则在哈尔滨的学校学习俄语。

"当时,我们都住在东北局的招待所里,他们学过,我还在工作,因为王家祥同志听说我来自热河,要找我了解热河的接受情况,我们聊了几次,我还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帮他整理了更详细的资料。当时,李鹏还没有离开单位。

4821计划:红色子弟留学苏联,毛主席访苏时题词李鹏为人民服务

罗兴亚烈士之子罗西北,因其在俄语方面的出色表现而被指定为"4821"的领袖。值得一提的是,罗西北是否也是反法西斯电影《红樱桃》中罗小巴的原型。他于1941年前往苏联,当时他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医院生活和学习。

罗西北后来说:"我们在东北局接待室等了两条消息,一条是等待中央政府的批准,另一条是联系苏方,我们办理了哈尔滨市护照,这件事是苏方同意的,但具体接待单位是苏联红十字会。

直到出发前,二十一个人都聚集在一起,东北局也为他们举行了宴会,林宇、李富春等东北高层官员都参加了这次送行活动。

4821计划:红色子弟留学苏联,毛主席访苏时题词李鹏为人民服务

4821 所有成员合影

东北局领导向这些肩负使命的红青年提出了要求:把经济和产业学好,早日回来建设祖国,还规定在完成学业之前不要坠入爱河。他们在苏联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也直接上报东北局,一切都与东北局联系。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兴奋地踏上了建设新中国的光辉道路,出国留学,他们也暗中发誓要学习取得成功,为未来建设新中国掌握技能,贡献力量。

三、为振兴中国而读

在21人中,李鹏是一个特殊的人,因为他是这些人中唯一一个在企业工作的人,当时还担任哈尔滨润滑脂公司、协理顾问和党支部书记。入选"4821"计划,感谢李富春和蔡畅的推荐。

4821计划:红色子弟留学苏联,毛主席访苏时题词李鹏为人民服务

当时,李鹏对去苏联有点犹豫,他也对母亲说了自己的想法:一是热爱自己的事业,二是国家的解放已经近在咫尺,他期待见证这样一个伟大的时刻,对于胜利的场面是十分向往的。

不过,他的母亲鼓励他要有长远的眼光,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建设需要了解科技人才,而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拥有较发达的工业基础,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在苏联学习本身也是党的事业的需要。

正如李鹏的母亲所说,这些人走出国门,是抱着建设和振兴新中国的信念,也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为了学习用在将来,为党和人民做出贡献。

4821计划:红色子弟留学苏联,毛主席访苏时题词李鹏为人民服务

1948 年 9 月初,21 名怀揣梦想的年轻人离开了家乡,踏上了开往苏联的火车。21日,一群人抵达莫斯科,不久后他们被分配到距离莫斯科300公里的伊万诺沃市学习俄语。

之所以做出这种安排,是因为苏联和蒋介石的国家政府保持着外交关系,学生的身份尚未公开,他们暂时无法进入莫斯科的高等院校。然而,苏联人尽了最大努力来满足他们的专业需求。

后来,李鹏、严家华、林汉雄去了电气工程学院,谢少明等人去了纺织大学,叶正明去了化工大学,四个女生去了医学院。在大家安排好之后,他们开始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补充高中数学基础,毕竟他们比受过正规教育的苏联学生生活得比较差。

4821计划:红色子弟留学苏联,毛主席访苏时题词李鹏为人民服务

在谈到那些学习的日子时,谢少明还说,他对俄语的模糊理解使学习之路变得特别困难:"我们每天都在头皮上听苏联老师讲几何、代数,使用苏联十年制学校的高中教科书。为了掌握俄语,我们被撕裂了,两个苏联学生加一个中国学生。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一群人的教育问题得到了更好的解决。苏联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后,谢少明等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当时莫斯科高等教育资源丰富,这群人也像鱼在水中,很快在知识的海洋中游泳。

罗西北、李鹏、崔军、何毅、林汉雄等人选择了莫斯科电力学院,这是苏联工程师的摇篮;

4821计划:红色子弟留学苏联,毛主席访苏时题词李鹏为人民服务

苏联工程师

其他人选择了不同的机构和专业,如莫斯科财经学院,纺织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和农业科学院。

无论你在哪里学习,无论你学习什么专业,这些红学生都很活跃,对学习的态度充满态度。他们克服了语言障碍,每天早起学习俄语,仔细记笔记,最后掌握了俄语,使学习更容易。

出国留学期间发生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但最让这些年轻学生感动的是毛主席的亲切接待。

四、毛主席访问苏联期间会见留学生,鼓励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和中共中央加强了与苏联的关系,毛主席于1949年12月16日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访问苏联。

4821计划:红色子弟留学苏联,毛主席访苏时题词李鹏为人民服务

毛主席和周恩来一方面前往苏联签署《中苏友好互助条约》,在百忙之中,毛主席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接待了这些学生并发表了讲话。

毛主席说:"我希望你们在苏联留学期间能做三件事:一是努力,不要和苏联学生比较,我们国家刚刚成立,不富裕;第二,你们在苏联学习期间,要努力奋斗,不要和苏联学生比较,我们国家刚刚成立,还不富裕;第二,你们要努力,不要和苏联学生比较,我们国家刚刚建国,不富裕;第三,要努力,不要和苏联学生比较,我们国家刚刚成立,不富裕;第二,要努力,不要和苏联学生比较,我们国家刚刚成立,不富裕;第二,要努力,不要和苏联学生比较,我们国家刚刚建国,不

"最后,希望你们永远牢记来苏联的目的,努力学习,掌握自己的技能,今后为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

毛主席的教诲听见大家热血沸腾,我们表达了要努力学习、掌握扎实技艺的需要。这些人中有许多在延安认识毛主席和周总理,毛主席也听说过他们。看着这些革命的后代和英雄,毛主席感到高兴。

4821计划:红色子弟留学苏联,毛主席访苏时题词李鹏为人民服务

当大家拿出纸笔请毛主席签字时,毛主席也欣然接受,他清楚地记得很多孩子家长的情况,耐心地为学生签字,还询问了他们的职业和学习情况。

问及叶正大,叶正大说:"毛主席,我正在学飞机设计和生产,你能为我题词吗?""

毛主席听完很开心,甚至点了点头,立刻在叶正大书上写下了"建设中国空军坚强"的几个大字。然后,毛主席在李鹏的书中关于"为人民服务"的大字,也为其他学生题词。

周总理也为每一位学生题词,但周总理同样写下了"辛勤、拼搏"的八大字,包含着总理给大家的诚挚信息。

毛主席的题词,是对在苏联留学、听从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教诲,后来成为祖国骨干的学生的极大鼓舞。

4821计划:红色子弟留学苏联,毛主席访苏时题词李鹏为人民服务

在苏联留学期间,除谢少明、叶楚梅、任湘三人因病被迫中断学业回国,其他人都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并于1954年左右回国参加新中国的"15"建设。

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火热的建设时期,这些从学校归来的青年才俊纷纷向基层申请,到艰苦的地方工作,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在分配上自愿写下来:"坚决服从分配,愿意在最困难的地方工作"的意志。

李鹏赴吉林丰满电厂打专业;罗西北成都水电勘察设计院是十年;严家华和叶楚梅一起到沈阳第二机床厂;叶正大、叶正明在沈阳飞机制造厂;何毅原先被分配到北京水电总局勘测院,但他问基层,随崔军去了江西上虞江周边工业区。

4821计划:红色子弟留学苏联,毛主席访苏时题词李鹏为人民服务

多年后,这些"4821"青年才俊,除了罗振涛的早逝和朱仲红的意外失踪外,都成为祖国的中坚力量,有的从基层一步步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

李鹏出任共和国总理,于家华任国务院副总理,林汉雄出任建设部部长,其他职务均表现优异。

他们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授权,最终成为祖国的中坚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