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革命前后风起云涌的湖南工农运动

大革命前后风起云涌的湖南工农运动

湖南虽然在近代不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区,但湖南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工人运动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五四运动后,湖南工人开始由舒适阶级向自给自足的阶级转变,并率先在全国组织了湖南省劳动协会。湖南省劳动协会会长黄爱和湖南第一家纱厂领导工人罢工的庞文义被军阀赵恒义杀害,成为全国第一位为无产阶级事业献身的工人运动领袖。

大革命前后风起云涌的湖南工农运动

黄爱(左)和庞文浩(右)

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达到了第一个高潮。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湖南区委的动员和领导下,湖南的工人运动如火如荼,震撼了全国。1922年9月9日,为抗议铁路当局对工人的虐待,粤汉铁路越州工人俱乐部书记郭亮率先与卧铺铁道作斗争,发动了震撼全国的粤汉铁路总罢工,掀起了湘区第一次工业运动。罢工胜利后,安远路矿工俱乐部主任李丽莎也迅速行动起来,吹响了安远路矿工罢工的号角。在此之前,毛泽东曾多次到安远做工作,刘少奇也曾被派去加强领导。9月14日,安远路矿场13000多名工人举行大罢工,公开喊出"从前是牛马,现在做人"的口号。经过艰苦而激烈的斗争,总罢工终于取得了圆满的胜利,震撼了湘区乃至全国。这次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第一次工人斗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这是中国工业运动史上的壮举。

从那时起,湖南工人的罢工斗争势不可挡。1922年10月23日,长沙成千上万的泥巴木工冒着大雨,在毛泽东自己的领导下走上街头请愿。同月,长沙缝纫、美发等行业的工人举行罢工,形成了产业工人和手工业工会的罢工浪潮。12月5日,在中国共产党湘区委的指导下,在江宪云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长宁水口山的铅锌矿工举行了罢工。经过23天的战斗,罢工取得了胜利,矿场向工人承诺了所有条件。水口山铅锌矿主的罢工,将湖南的产业运输推向了高潮。

大革命前后风起云涌的湖南工农运动

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的总罢工被北方军阀政府以武力镇压。党员林湘谦、石阳英勇牺牲,造成中外"27大悲剧"的震撼,全国工大运动立即转向低潮。在毛泽东和其他共产党人开始认识到农民革命是民族革命的根本问题之后,湖南工人运动开始与农民运动相结合。

1923年4月,中共党员刘东轩和谢怀德前往衡山县月北白国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发展了300多个农业运动的骨干分子。9月16日,他们在衡山县白果镇正式成立粤北农业总工会,掀起了湖南农民运动的第一面红旗。1925年2月,毛泽东趁机回到庐山,兴病,开展农民运动。他创办了多所农民夜校,成立了20多个秘密农业协会组织,亲自培养了第一批共产党员在庐山,成立了中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的中国共产党庐山支部。1926年3月,毛泽东赴广东担任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车间主任。本届农业运输研讨会在全国20多个省区招收316名学生,重点培养农业运输骨干,湖南是全国派出学生人数最多的两个省区之一的党组织。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毛泽东对湘潭、湘乡、衡山、少陵、长沙等县的农民运动进行了实地考察。不久之后,毛泽东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研究报告》,对指导和促进湖南农民运动和全国农民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毛泽东的指导下,湖南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到1927年1月,湖南农业协会有200多万会员和1000万人,使湖南成为全国农业运动的中心。由中国共产党湖南区委领导的农村革命,动摇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给社会各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极大地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战斗精神。

大革命前后风起云涌的湖南工农运动

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国共产党湖南省委的领导下,湖南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携手作战,紧随其后的是昔日的仆人,不怕牺牲,进行了英勇的武装斗争。发动秋收起义、湘南起义、桑志起义、平江起义等,10万名工人农民武装进军长沙,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秋收起义的工人、农民和农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基地,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基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湖南的工农群众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

(选自《2021年新项评》第13期)

大革命前后风起云涌的湖南工农运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