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用粉笔书写一心向党的初心

温家宝/媒体记者 于磊

3月9日早晨,下起了毛毛毛雨。蔡建忠拿着一盒粉笔,从家里直接扛着一把伞来到巷口,在一块3平米见方的黑板上开始制作当天的黑板报纸。"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京开幕""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蔡建忠踮起脚尖,手里拿着粉笔,写着报纸的标题、口号和信息。板笔笔迹,笔触清晰,布局简洁大方,与周边宣传栏目相得益彰。关键信息在哪里,他还突出了图案和符号。

这份黑板报纸大多摘自《常熟日报》,报道了国家时事、常熟新闻、健康资讯等,每条信息只有几十字的简要总结,让人一目了然。"黑板报纸的初衷是及时把新闻放出来,让大家一眼就看见,读懂懂。蔡建忠表示,黑板报的服务社区不必长,只需"短、平、快",贴近时事,赶超潮流,内容更新时间视实际情况而定,一般2~3天更新一次,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一天会超过2期。

蔡建忠热爱文学创作,曾在供销机构任职期间担任单位记者,曾为《常熟日报》、《常熟广播电视》多期专栏投稿近600篇文章。每天,他都会把他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东西写进手稿里,并把它们写进一本书里。在他的书前是几十份手稿,如《紫藤书屋作品集》和《修复心灵的故事集》。在这些手稿中,他像诗人一样,赞美自然,赞美生活......直到1993年,蔡英文才成为党员,所有的赞美和赞美都转向了党。近日,他创作了《感悟后观》《第一心是一生的坚持》等作品,对党的真诚忠诚。

作为党员,蔡建忠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与社区警务、政策倡导、邻里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退休后,蔡建忠一直坚守新心,把服务群众的主要阵地变成了九日新村一块默默无闻的黑板。"社区非常拥挤,我退休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社区报道黑板,并通过黑板媒体宣传党的政策和社区工作。蔡建忠说,由于业务能力有限,起初经常有农村邻居面对面指出黑板报纸上的错别字,老同伴也劝他不要再这样做了。"我能找到一个错别字的事实表明有人在看它,这意味着我经营的黑板报纸是一个宣传噱头。蔡建忠说,邻居们指出,问题不仅没有让他退却,反而坚定了他在黑板上举报的决心。知道邻居家是老师,蔡建忠主动向邻居征求意见,甚至提前请他看改版,以提高黑板报纸的质量。他觉得,作为党员,报告黑板是他肩上的责任。

退休后的15年里,蔡海星已经出版了500多期《黑板》。无论雨雪,只要社会有宣传需要,他就要回应,全力以赴。去年新冠肺炎爆发时,他配合社会各界开展宣传工作,对黑板报内容进行了几天的更新,呼吁大家做好防护工作,携手抗击疫情。在垃圾分类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他同时制作了黑板报纸的相关话题,让垃圾分类意识进入大脑,进入心脏,进入行。今年春节期间,他在黑板报纸上隔夜张贴了禁止焚烧的禁令,向辖区居民宣传禁止焚烧。

由来已久,蔡建忠的黑板报纸吸引了忠实的读者群,其中居民叶妙英就是其中之一。"我们老年人不使用智能产品,我们没有好消息,当我们出去看黑板时,我们知道发生了什么。叶牧英说,黑板报告做得很好,但是位置太高了,她经常看到蔡建忠为了使黑板报架梯子爬下来,很不方便。

"只要我能被群众喜欢,帮助群众,那么我多年来的辛勤付出是值得的。蔡建忠说,虽然黑板报很难办,但他通过这件事提升了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他就会保留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