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广发基金李琛:取胜的关键是稳健 用细水长流勾勒价值轨迹

作者:证券日报

"真正打仗的将军没有战争可打,因为他在防守和准备方面做得很好,他知道自己很强壮,根本不想和他打仗,他处于不打仗的状态。

这是广发基金价值投资部基金经理李伟在研究《孙子兵法》时比较认同的概念。作为21年的投资者,她自然而然地申请了投资管理。"投资也是如此,你必须确保整个投资组合不会冒大风险,然后为你创造获胜的条件。也就是说,成功的关键是稳健。"

广发基金李琛:取胜的关键是稳健 用细水长流勾勒价值轨迹

李伟,广发基金价值投资部基金经理

因此,在每次投资决策之前,李伟都会先考虑风险,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再做长远布局,力求获得超额回报。同时,善于思考和总结,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市场的每一个变化,不断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和迭代。

Wind统计显示,李伟自2016年2月23日起管理广发消费品选A,截至今年7月20日,她的累计就业回报率为172.61%,年化回报率为20.36%,较该区间的基准业绩增长99.21%。

经历4个周期,专注于风险控制

作为早期投资者,李在A股经历了多次牛熊周期转换。在管理投资组合的第二年,她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市场波动,使她对风险有深刻的理解,因此投资组合的风险控制和长期回报受到特别关注。

2007年6月,李克强在牛市期间担任投资职位,成为公募基金经理。当时,国内经济仍处于粗放增长阶段,经济增速与资源密切相关,如化工、石油、钢铁、煤炭等周期性行业是市场的"明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业绩盈利能力弹性高,增长率为1倍甚至几倍。

这使得循环产品成为资金竞争的对象,李伟也加入了进来,用了很多柔性大循环板。多亏了这一点,李克强在市场反弹期间的表现非常出色。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海啸席卷全球,全球资本市场突然转为熊市,包括A股。

"每天开盘下跌,悲观的市场情绪无处不在",这种风险爆发对投资组合的影响,让李伟对风险留下了深刻的理解。从那时起,她在2011年经历了熊市,2015年在去杠杆化和2018年经历了熊市。

面对市场波动,她做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投资是一个系统的项目,构建了一个系统、全面的投资框架。回顾这些年,李彦宏感慨地说:"经过几个周期,我先从心里预防风险。"

2016年2月,李女士接管了广发消费品选择的管理,专注于回撤控制,从流动性、基本面和估值方面衡量和评估风险。在做出每个投资决定之前,她首先考虑投资组合的风险敞口。多年的市场努力也培养了李彦宏对风险的敏锐直觉。

在她看来,有三类风险需要注意:一是宏观经济下滑带来的资产回报率下降,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系统性风险,必须通过调整股票头寸来控制;

陷入投资组合管理,李伟非常重视基础研究,一是宏观经济研究,保持高度关注,另一是在目标的分配上,不仅关注其盈利增长率和增长质量,还关注与估值匹配的程度,即使公司的增长速度更快, 但估值已经超过了企业的内在价值,李伟会动态调整仓位。

逆向布局 坚持长远主义

"有人问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一个是大的,一个是平淡而稳定的,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在交流中,李女士指出,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往往与她的经验、成长、知识积累和价值观密切相关。

"我分析我的人格特质,我的价值观,我对事物的看法,所有这些都使我以一种安静而安静的方式成为一个更好的投资者。李说,她从小就性格独立,思维模式颠倒过来,不喜欢聚人。待在安静的环境中,她内心会很平静。

这种性格特征也反映在她的投资组合管理中。她认为,群体心理是影响交易行为的重要因素,她更喜欢从逆向的角度寻找长期投资机会。"我会对热门市场持谨慎态度。相反,我将专注于研究市场关注度较低的行业。"

"我做的更多是左倾逆向投资,很多重磅股的持有周期为几年,周转率相对较低。李女士说,她已经分析了投资组合的超额回报,既来自价值发现,也来自优质公司的长期增长。

多年的实践经验,让李伟对自己的风格有了清晰的认识。"我不是交易玩家,我不是趋势投资者。李指出,没有一家好公司难免会经历股价波动,她的策略是通过深入的做基本面研究,通过长期持股来获得超额回报。

法国兴业银行经济金融研究所编制了广发消费品选定仓位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9月底,6只重磅股的持仓期超过9个季度,12只重仓位持仓期不少于4个季度,其中10只超过了行业指数的涨幅,11只超过了业绩基准。

站在当下,李克强认为,长期逆向布局的机会还是很多的。"随着经济转型,消费、科技等相关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增加。随着行业周期波动性的降低,基金经理可以找到一些利润质量相对较高、盈利能力持续稳定的优质企业。"

大局观 在进化中向前迈进

内部人士表示,李是一个自我思考,进步的人,在过去的12年里,她一直在不断纠正自己的投资框架,从而不断发展。对此,"我的投资框架在不断发展,先是自下而上,然后开始研究宏观,从上到下和自下而上结合起来,更注重长期的优质企业。"

李说,近两年来,市场继续上演"强势强势"的格局,这与过去十年左右的行业轮转和均值回归不同。一方面,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以及经济转型升级的产业,长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消费升级、科技进步、先进制造业等都属于这一类;

基于此,李总开始在投资和研究框架中纳入产业格局变化中涌现的新轨道,如CXO、医疗美容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最初的投资框架是在稳定的行业竞争格局或成熟行业中的有效投资方式,但新兴行业的投资机会将继续涌现。如果您遵循原始的投资框架,您可能会错过这些公司。"

新兴成长型公司开始整合她的投资组合。"我把仓位分为两类,一类是核心仓位,是长期保持稳定增长板块的优质公司。在另一种类型的小职位上,我将尝试投资那些能够清楚地看到未来并看到行业快速增长的公司。她表示,对于新兴成长型公司,估值限制将略有放松。

自2002年进入基金行业以来,李伟管理公募基金已超过12年。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投资者,李伟仍然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和对学习新事物和新行业的热情。"投资者的壁垒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建立起来的。我想与时俱进地修改投资框架,希望能更好地把握机遇。"

(独联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