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吴思,无私!她以这样的方式“重回”母校》后续|向死而生!“大体老师”多了一位吴思

作者:三湘都市报

三湘都市报7月15日讯 7月15日,距离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检验系2016届毕业生吴思以捐献遗体的方式“重回”母校,已经整整9天(《25岁女孩以这样的方式“重回”母校》)。这段时间,她的故事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大家都为“无私的吴思”点赞祝福,为她的大爱深深感动。

短短9天,吴思不仅“重回”母校且即将担任学弟学妹的“大体老师”,她的眼角膜已让一名10岁的美丽姑娘和一名17岁的帅哥重见光明。她的多位同学留言说:“她一直都在,就好像她不曾离开。”

《吴思,无私!她以这样的方式“重回”母校》后续|向死而生!“大体老师”多了一位吴思

回校

以“大体老师”身份永留母校

●往返2100公里,接吴思“回校”

15日下午,三湘都市报记者采访了吴思的部分老师和同学,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还原了吴思“回校”的全过程。

7月5日下午2点48分,在陕西汉中市人民医院,吴思离开了这个她深爱的美丽世界。6月29日,已经说不出话来的吴思,用手机短信给妈妈吴菊蓉发过来一条遗嘱,其中第一条就是遗体处理:“遗体雇佣长途殡仪车,送长沙捐赠湘雅医学院。”为了完成她的遗愿,家人第一时间与湘雅医学院取得联系。事实上,按照捐献就近原则,她本可以留在家乡。但最终经过沟通,母校还是派出老师和工作人员驱车赶往汉中将她接回校园。历经30个小时、往返2100公里,7月6日晚上10点08分,吴思“重回”校园。

●眼角膜成功移植给两位患者

阔别校园两年多,这一次,吴思的身份从学生变成“大体老师”——用自己的身体,帮助学弟学妹们掌握和丰富人体基本知识,让大家去感受救死扶伤的深刻内涵。7月9日,吴思“躺”着的房间,来了很多湘雅医学院的师生,大家排着队、红着眼,为“大体老师”吴思鞠躬默哀。就在这一天,吴思捐献的眼角膜被成功移植到两位患者身上。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夏昆表示,之所以将遗体捐献者称之为“大体老师”,是因为其可以让医学生们真正地去认识血管、肌腱、神经等部位。夏昆还感到欣慰的是,通过媒体报道吴思的故事之后,让更多人了解了遗体捐献相关知识,也见证了“大体老师”带来的新生力量和希望。

●将永远留在她所眷恋的母校

“吴思对于‘大体老师’是很熟悉的。”同班同学舒杰还记得,在大二上第一节医学解剖课时,老师给吴思和同学们介绍目前可用于医学解剖的遗体来源非常匮乏时,吴思就已经动了捐献遗体的念头。“她当时很认真地跟我们讨论,说自己死后要把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舒杰认为,吴思以“大体老师”的身份永远留在了母校,为医学教育献身,这也是将她的医学梦得以延续的最好方式。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形态实验中心主任潘爱华还透露,吴思不仅将担任“大体老师”,她的骨骼还将永久保存在国家科普基地中南大学人体形态科技馆,以此弘扬这名湘雅学子大爱无私的精神。也就是说,吴思将永远留在她所眷恋的母校。

《吴思,无私!她以这样的方式“重回”母校》后续|向死而生!“大体老师”多了一位吴思

回忆

她总是传递满满正能量

●坚持到底的“思哥”

吴思的故事温暖了很多人的心,但在熟悉她的同学看来,吴思能作出这样伟大的决定,既让人感动但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她总是传递满满正能量。

因为性格乐观开朗,在湘雅医学院上学期间,同学们都喊她“思哥”。她的大学同学小宇(化名)说,“思哥”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决定了的事就一定会坚持到底。小宇说,吴思多才多艺,读书的时候就酷爱绘画、摄影和视频制作。后来,她对心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便开始深入研究这方面的书籍,并决定考研究生时选择心理学专业。大学毕业后,吴思进入了一家医学检验公司,有时工作会持续到凌晨。因为下定决心要考研,就算工作再忙,她下班回到家也会看一看书再睡觉,甚至有时候会看到凌晨五六点。“只要是她喜欢的、想要去做的,不管多难都会坚持下去。”

●坚强乐观的女孩

同学眼里,这个瘦弱的女孩浑身散发的都是正能量。2018年9月,她不幸被确诊为子宫未分化肉瘤,这是子宫癌中最严重的一种。

“身为医学生,她当然清楚自己的病情,但每次见到她都特别坚强、积极乐观。”舒杰说,整个生病治疗期间,即便再痛苦难受,她都会用自己最喜欢的明星图片做表情包,配上轻松调侃的文字,告诉所有家人、老师、同学自己的近况。

“吴思决定捐献遗体这件事,起初同学们都不知道,直到后来看到报道。虽然我很震惊,但想一想,依照她的性格,这也是情理之中。”舒杰还说,当时同学们知道她生病,自发地要给她捐款,但被吴思一一拒绝。后来,全班同学就一起送了个iPad给她,并为她录制了一个加油鼓劲的视频,这份礼物让吴思非常感动。“她说自己还会蹦跶很久,会去五湖四海找我们玩。”回忆起这一幕,舒杰哽咽了。

●云淡风清的告别

在吴思的朋友圈里,留下了数段生病后的记忆,充满了欢乐却未曾有一滴眼泪和一丝悲伤。她甚至在化疗完头发掉光之时,以光头形象示人,自称“吴大师”;还会戴上极具个性的假发,化上美美的妆容,“欢天喜地”让大家评价她的“凹造型”;6月29日,她在自己最后一条朋友圈里,写了这样一句评论:“没几天了,提前告个别,别问了。”

《吴思,无私!她以这样的方式“重回”母校》后续|向死而生!“大体老师”多了一位吴思

【回响】

吴思=无私

生命在奉献中延续

7月11日晚,本报关于吴思的报道,通过三湘都市报官网、新湖南都市频道等平台刊发,随后,人民网、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均对文章进行了转载。一时间,“吴思=无私”的美誉传开了,大家都说,她的生命在奉献中得以延续。在亲友的回忆中、网友的留言里,这个有爱而美好的生命,是众人眼中最灿烂的花火。

吴思母亲:女儿从小就特别有爱心,她每次在路上遇到乞丐的时候,总要捐助一些。上大学后,她参加了青年志愿者协会,经常去孤儿院、敬老院献爱心。工作后,虽然收入有限,但她还是经常帮助别人。女儿生病后,我曾问她要不要在筹款平台上筹钱,可是她拒绝了,她还要求我将姨妈舅舅的资助全部退还。但在得知病友无钱时又主动借钱给他们。我女儿吴思真的就是这样一个善良无私、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

吴思姨妈:我一直把吴思当女儿,叫她宝丫头。我曾问过她会不会改变遗体捐献的心愿,她坚定地和我说,一定要让学弟学妹用她的身体研究学习,她的肺肯定不能用了,但愿她身体的其他器官没有被癌细胞吃掉……我的宝儿,你小小的人儿,怎么可以拥有这么强大的内心世界?你就是天使!你是姨妈的骄傲!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罗学港教授:白发人送黑发人,我作为湘雅老人,很心痛;作为校友,我又感到骄傲,愿所有湘雅人,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湖南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何一平:向大爱奉献的吴思同学致敬!她的无私情怀一定会影响更多的人们向死而生!

网友佘建兴:当大部分人“奋勇着”向金字塔顶端冲刺时,“平凡人”吴思仅仅因为“朴素的爱”,将自己铸成了人类前进的阶梯。

记者 黄京 刘镇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