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7枚“国字招牌”背后的故事——青原区富田景区优服务促提升工作纪实

作者:井冈山报融媒体

□ 彭胜国, 邓坤

清远福田镇文化底蕴深厚,红绿资源丰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敦仁堂、文天乡墓),5个中国传统村(洋坑村、江后村、盐田村、福田村、燕家村)。福田镇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村"、"国家生态乡""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等17个"民族特色"标志。

这件喜事和一件幸事的背后,不仅凝聚了全镇党员干部的努力和艰辛,也脱离了清远区政府坚定的文化自信理念。

对焦功能支持,提升景区外观

该镇周边景区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大投入,注重景区环境管理,完善功能支撑,加强景观建设,景区形象进一步提升。投资184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文天巷陵红旅游路,古村景区在标准清单下逐一整改,新建面积6000平方米的大型生态停车场,绿化景区入口道路,完善景区和内部交通。文天祥墓二期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完善景区标志,增强旅游服务中心功能,加强景区周边环境和景观管控,建立健全景区管理制度。白云湖独创谷生态养生工程已完成投资2.5亿元,沙洲岛和农业板块建设已基本完成,古住宅博物馆板块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开放。水口温泉项目已多次通过专业团队认证,确认开发价值,初步勘探工作进展顺利。王家村传统村改造升级工程已启动,并完成了饮用水工程、生态停车等工程的建设,有效改善了景区基础设施,景区形象得到了极大提升。

加强宣传和营销,加大吸引观众的力度

该镇利用山下古村古村景区不断发布旅游信息,开启中国福田景区管理震音、快手账等方式,不断丰富宣传渠道。凭借电影《三湾改编版》《血铸忠》等10多部影视剧,拓展景区知名度。努力做好网络营销,推动"互联网+旅游",完善和推进福田旅游微平台建设,与移动通信、支付宝等合作引进创新自主旅游渠道,加大震语气、微信、微博、快手等平台的旅游策略分享和发布。仅在2021年上半年,该镇就接待了50,000名游客。

基于特色资源升级旅游产业

依托文宣祥轩和文天祥陵,以"文山正琦"品牌,打造富有田野特色的正向善行精神,诚信之旅。开发"六一"科研产品,不断加强与康辉旅行社、井冈山红教育培训基地等企业的合作,积极对接省内外中小学生到福田景区开展"追寻红军事迹,弘扬正风""走访'将军村', 回想一下革命精神"唱积极歌曲,努力做积极的人"等具有福田特色的研究活动。深挖福田古镇风素描基地的潜力,通过与井冈山大学、广东白云学校等学校合作,积极利用广东省"课程思维"进入革命老区有利时机开展"红色素描"实践教学,扩大福田风景素描基地品牌知名度,吸引省内外学生到福田景区开展风书写活动。利用水口温泉、白云湖等天然生态资源,打造知名生态健康小镇。同时,加大对古村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打造"看山看水,记得活在乡愁中"的美丽家园。

严格的人员管理 优化差旅服务

该镇将立足红绿资源,规范管理全过程,涵盖饮食、生活、旅游、旅游、购物、娱乐,涵盖产品建设、窗口服务、旅游设施、红色传承、绿色旅游、休闲等领域,打造服务品牌。规范所有服务业,加强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管理成本,提高旅游服务业服务整体质量。精选推出多个旅游服务品牌,通过典型示范驱动,让游客享受到优质的旅游服务,让福田旅游重振旗鼓。同时,加强对景区讲解员的培训,在原来讲解员的基础上,招聘新的讲解员和安保人员,加大队伍力量,推进景区安全规范管理。加强景区工作人员管理,落实工作职责,严格执行每周会议、公厕卫生检查、午餐时间值班等制度,提升景区服务水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