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销售额要占行业2%!张亚东与绿城中国“新故事”

作者:中国房地产报
销售额要占行业2%!张亚东与绿城中国“新故事”

绿城中国,8月25日(3900。HK)举行2021年中期业绩会议。

自2018年被任命为绿城中国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以来,张亚东一直保持着进取的态度,内部改革和对外扩张,使绿城进入了稳定的发展阶段。2021年计划销售额占该行业的2%。

中国住房报记者傅姗姗从上海报道

经过3年多的改革扩张,张亚东和绿城给了自己一个最好的证明。

绿城中国,8月25日(3900。HK)举行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绿城中国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张亚东、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郭家峰、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耿仲强、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吴文德、执行董事兼副总裁李军出席业绩发布会。

从业绩来看,在目前房地产深度控制下,绿城中国仍交出良好业绩,报告期内实现合同销售额约1717亿元,同比增长约88%;

多年来,这一直是一种增长趋势。

绿城在过去三年中发展迅速。2018年,绿城年销售额达1564亿元,2019年销售额达到2018亿元,同比增长29%,2020年销售额达2892亿元,同比增长43%。今年年初,绿城设定了3100亿元的全年销售目标,上半年为55%。李军预计公司全年销售额将超过其3100亿元的销售目标。

"2018年,绿城的销售额将占该行业的1%;预计到2021年将占2%,并希望在未来增加其份额,利润和收入将实现更大的增长。张亚东表示有信心。

自2018年被任命为绿城中国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以来,张亚东一直保持着进取的态度,内部改革和对外扩张,使绿城进入了稳定的发展阶段。

会上,张亚东还对投资者和媒体表示,"2021年是绿城中国实施'战略2025'的开始,销售规模作为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维度之一,在未来5年内已经形成了明确的规划,我们将坚定地朝着目标努力,希望在未来增加份额, 在利润和收入方面实现更大的增长。"

绿城中国有了新的故事,张亚东的新策略和打法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成就和变化

在销售额方面,今年上半年,绿城中国合同销售总面积约724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1717亿元,同比增长88%,全年目标完成率为55%。至于能否如期实现业绩目标,李军回应称,全年预计将明显高于年初设定的3100亿元的销售目标。

但在2021年上半年,绿城中国实现了22%的毛利率,较2020年同期的25.9%下降了3.9个百分点。其中,毛利率占物业销售的21.5%,较2020年同期的25.6%下降4.1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价格限制对品牌溢价的影响,毛利率下降。

毛利率的下降是大多数住房公司存在的一种情况。

与水垢同步快速增长的还有土壤储存。过去,绿城一直因为土地的节奏不规则出现没有商品卖出去,但随着张亚东带领新领导班子上任,尤其是"老绿城人"郭家丰的回归,绿城在土地投资领域有了很大的提升,精准的投资策略让绿城交出了一张好成绩单。

根据绿城中国的中期业绩,今年上半年,绿城在31个城市新增67个新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186万平方米,预计价值2140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22%。其中,绿城占地股权价值约1450亿元,对应造价约740亿元,新地平均楼面价格9126元/平方米。

从城市的布局来看,一二线城市的新商品价值占比为78%。其中,杭州新增扩建商品价值260亿元,占比12%,宁波新增扩建商品价值278亿元,占比13%,北京新增扩建商品价值208亿元,占比10%。

在新货价值方面,宁波新品占比超过主要基地杭州。作为杭州本地的房企,今年绿城首次在杭州集中于土壤拍摄"颗粒无收获",当有市场声音质疑时,绿城会失去杭州大本营吗?

事实证明,绿城只是在土地投资方面坚持了自己的步伐和标准。

在首次将土地供应集中在杭州之前,绿城已经在杭州收购了一批优质地块,在政策效果不明朗的情况下,绿城保持观望态度。

在上届绿城中国股东年会上,张亚东表示,绿城征地标准是利润率为8%-10%,甚至超过10%;用张亚东的话说,"青城刚刚爬出历史的坑,怎么会掉进一个新的坑里。"

正因为如此,当第一批集中在杭州的高价土地中拿地时,房屋企业后悔利润只有1%-2%甚至亏损,绿城正在把握窗口期,规避高价土地投资的风险。

目前,一些城市第二批土地集中供应已经推迟,从现有城市重新上市的情况来看,重点城市第二批集中供地规则已经调整。在中央"房源不投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精神的指导下,当前城市采取了更加灵活的出让土地规则,如限制最高溢价率、控制实际地价、摇牌、提高牌位门槛、严格监管资金来源等一系列措施。

在绿城中国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郭家峰的这些调整中,对强财务合规、低杠杆的国有企业、央企有一定的优势,同时控制地价给房企留下一定的利润空间,可以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的稳定,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未来,绿城将继续保持投资实力,提高投资标准,保持良好参与。郭家峰表示,在城市布局上,绿城坚持布局35个核心城市,积极关注政策、经济、客户等更好城市,积极探索投资机会;

"尽量早点进入果岭"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三条红线"融资监管标准出台以来,房企在金融安全方面也处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今年上半年末,绿城的计息负债为1,279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7.3%。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绿城一年期贷款期限从2020年底的325亿元降至301亿元,一年到期贷款占有息负债总额的比例为23.5%,较2020年底的27.3%下降3.8个百分点。

在融资方面,在整体融资形势严峻的背景下,绿城总借款加权平均利息成本进一步下降至4.6%,较2020年上半年的5.2%下降0.6个百分点。

在"三条红线"上,截至6月30日,绿城的现金空头债务比率为1.5倍(2020年底:1.4倍),净资产负债率为76%(2020年底:64.6%),不计应收账款预付款,资产负债率为72.6%,在"黄齿轮"中。

在业绩发布会上,一些投资者更关注绿城的净负债率和资产负债率(不包括预收款),后者比去年年底有所上升。其中,公司净负债率大幅上升,上升11个百分点。

对此,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耿忠强坦言,"在发展过程中,公司一直在发展速度和净负债率上找到最佳平衡,这是我们的控制原则。总体来看,这三项指标还是相对可控的,监管要求都是2023年进入绿色档,我们力争提前进入绿色档。"

绿城管理层也回应了市场的担忧,即房企与投资和销售的比例不超过限价要求的40%。

郭家峰表示,"其实去年推出三条红线的时候,指标就已经提到过了,并不是最近一次的要求,目前的指标是一个重点指标。"

"从长远来看,这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公司从长远发展的考虑出发,也比这个指标更关注投资和销售,根据自身情况不断优化,平衡风险和发展关系,确保公司的稳健发展。郭家峰表示,为确保在政策框架下实现2025年战略目标,绿城下半年将重点销售和回报,力争早开、多推、进一步大销售;

目前,房地产行业监管既带来了差异化,也带来了机遇。在张亚东看来,近三年来,绿城实现了翻番计划,这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严格的监管下,绿城如何应对?张亚东给出了答案:一是坚持产品主义,二是坚持"质量第一",第三,锚定战略目标,第四,坚定不移地贯彻这条道路,第五,优化体制机制,第六,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绿色城市稳定的目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