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十八世纪 白玉螺形洗

作者:明清官窑瓷器赏学
清十八世纪 白玉螺形洗

海螺是八大吉祥佛教徒之一,象征着佛教的声音四重奏,即象征着佛法的回声,与藏传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朝的康熙和乾隆皇帝都信奉藏传佛教,因此海螺也成为朝廷的重要捐赠者。

雕刻海螺的生产是十八世纪最繁荣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有10件白海螺,其中两件在"皇权与佛法:藏传佛教法器特别展览"中,第154-5页,图65(台北:1999年)。

清十八世纪 白玉螺形洗

清代时期,出现了各种仿海螺的珍贵材料,但这样的作品极为罕见。香港佳士得于2008年5月生产了一枚青乾龙的金属轮胎海螺(拍品编号:1870)。此外,台北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一颗18世纪的蓝金海螺,如上文《皇权与佛法:藏传佛教法器特别展》一书,第154-5页,第65期。在1993年之前,斯宾克斯还制作了一个18世纪的黑白海蜗牛雕塑。但不可否认,海螺形的玉雕确实极为罕见。这可能是因为好的玉石(尤其是上等的白玉)是制备这类物品的理想材料,但玉石的美感却很难找到,而这样的形状消耗了大量的石头,否则就不可能做出像这块神那样的现实主义作品。

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 香港 2018年5月30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