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
这是我们从小到大都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语,但是运动真的越多越好吗?
其实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人们的身体健康长久在于宜静不宜动,但这也只是过去的一种说法,按照现在人们的生活作息规律和饮食上来说,应该是要去多运动的。
但是有相关专家提醒,人到了中年以后,在运动上面一定要注意以下的这几点!
注意运动方式和强度
有医学主任表示,自己接触的过往病例中有不少运动者就是因为没有坚持健身跑步,最后过度导致膝盖损伤严重,不得已这才进行手术治疗。
甚至还有的女性为了保持身材,每天仅仅走路运动都要走上万步,结果双脚疼痛求助医生。
其实人到中年后,运动虽好,但是一定要讲究方式和控制好强度,一旦稍有不适反而会带来健康问题。
另外过度的运动也会导致心脏增加负担,特别是喜欢进行剧烈,对心脏造成的压力是非常危险的。
还有就是会引起骨质疏松,过度运动也会导致增加骨折的几率,本身年龄增长就会引起骨质密度下降,过度或者不当的力量训练,反而会增加骨质的风险。
特别是过了50岁以上的人群,更需要谨慎对待运动,量力而行才能真正的保证身体健康。
日常锻炼习惯要牢记
专家建议保持良好的锻炼习惯非常关键,比如以下的这3点:
1、每次运动前至少热身10分钟;
热身能够帮助身体逐渐的进入到运动状态,减少受伤的风险,而且也能够让心脏、肺部等器官慢慢适应。
2、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
不论是跑步还是进行其他的运动项目,首先要了解这项运动的基本操作姿势,毕竟一旦姿势不正确,是很容易导致拉伤的,而且还达不到预期的锻炼效果。
3、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和环境。
一般情况下,建议大家晨练不宜太早、夜练不宜过晚,早晨锻炼最佳时间为6点~8点,夜晚锻炼最好选择在21点之前完成。
饮食搭配要合理
除了日常保持规律的运动以外,饮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认为运动前吃得越少越好,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一个误区。
之前有位男子就是喜欢在空腹状态下晨跑,最后多次引发头晕乏力的状况。
医生也一再强调,运动前适当的进行食物补充是很有必要的,能够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建议运动前1个小时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食物,为运动持续提供能量支持。
当然,生活中的饮食也可能的保持规律,避免高油脂、含糖高的食物,杜绝垃圾食品。
最后,对于上了年龄的跑者,最好可以定期的进行体检和监测身体状态,会更有利于自己合理的去规划运动和搭配饮食均衡。
总的来说,运动一定要讲究度,配合科学的方法进行锻炼,然后保证饮食的健康,最后坚持下去一定会越来越健康的。
爱跑步,爱生活。欢迎关注小方说跑步,为您分享更多跑步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