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中国女人被美国海关拦住,搜出2个神秘小药瓶,女人恳求:给你6800美元,把药瓶还我好吗?事后,海关后悔不已。66年前,6800美元是一笔巨款,可以买几栋房子,也是女子全部的积蓄。
1957年,一个普通的冬日早晨,美国旧金山的港口繁忙如常,海关工作人员习惯性地检查着每一位旅客的行李。
在众多归国的旅客中,有一位不起眼的中国女子,她身穿朴素的衣服,脸上略带疲惫,但眼神中闪烁着坚韧的光芒。她的名字是林兰英。
这一天,对林兰英来说意义非凡,因为她即将踏上归国的旅程。她是中国的一位顶尖科学家,在美国完成了学业并取得了辉煌的科研成就。
然而,她不顾美国多家公司为她开出的高薪,毅然决定回到当时尚且贫弱的中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的行李中,装着两个对她而言无比重要的小药瓶,里面装着硅和锗单晶,这是她多年心血的结晶,也是当时半导体领域的尖端技术。
当林兰英准备通过海关时,意外发生了。
海关工作人员例行搜查她的行李,发现了一笔巨款——6800美元。这在当时相当于几栋房子的价值,是林兰英这些年来在美国所有的积蓄。
面对这笔钱,海关人员立即提高了警惕,认为这笔巨款属于敏感物品,必须没收。
林兰英深知钱的重要性,但与这笔钱相比,她更关心的是那两个小药瓶。这两个药瓶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它们的价值远超钱财,因为这两瓶晶体不仅代表着她多年的心血研究,更将直接影响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未来。
她心中十分清楚,如果无法将这两瓶硅、锗单晶带回国,祖国的科技进步将受到极大影响。
她急忙请求海关:“这些钱你们可以拿走,但请把我的药瓶还给我。”她的声音虽然不大,但语气中充满了恳切与焦虑。
海关人员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两个小药瓶的真正价值,只关注着手中握着的6800美元。他们看着林兰英,觉得她在为这笔钱做出让步,显然没有任何怀疑,便同意了她的请求。
就这样,林兰英成功带着她那两个装有单晶材料的药瓶登上了回国的船。她知道,海关虽然没收了她的积蓄,但她最重要的科研成果得以保存。
她松了一口气,心中充满了激动和庆幸。
登上船后,她看着远去的美国海岸,思绪回到了过去的几年。林兰英在美国期间,参与了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尤其是在硅、锗单晶的研究上,她的贡献举足轻重。
然而,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她来到美国是为了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最终将这些知识带回中国,帮助祖国在科技领域实现突破。
林兰英的回国之路并不顺利。在回国之前,她曾多次申请归国,但因为当时的中美关系紧张,美国方面屡次阻挠,甚至有人故意拖延她的回国手续。
然而,林兰英的决心不可动摇,她最终通过多方努力,终于获得了归国的许可。尽管如此,海关的突发事件几乎让她的科研成果留在美国,幸亏她的机智,最终顺利地将硅、锗单晶带回了中国。
回到祖国后,林兰英立即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她带回的硅、锗单晶对中国的半导体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时,中国的半导体技术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而林兰英带回的这两个药瓶,成为了中国半导体工业的奠基石。
在她的带领下,科研团队迅速展开研究,并在1957年11月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根锗单晶。这一突破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直接推动了国防科技的进步。
林兰英的研究不仅局限于科研实验室。她的研究成果还对中国的国防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后来的“两弹一星”工程中,她研发的硅外延材料为工程的成功提供了技术支持。
正是由于她的不懈努力,中国的半导体工业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海关在没收林兰英6800美元后,或许没有意识到他们忽视了真正的“宝物”。事后,当得知她带回的两个药瓶的真正价值时,他们懊悔不已。
如果当时他们认真检查这两个小药瓶,或许中国的半导体事业将会遭遇重大挫折。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林兰英凭借她的智慧和勇气,将这些宝贵的科研成果带回了祖国,并为祖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