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作者:一条

1992年,北京人徐志伟

第一次来到元明园边缘的画家村,

拍摄一群自愿放弃任务的人,

有动力从事当代艺术的年轻人。

他被这个群体的生活和创造状态所感动,

从此,继续关注,拍摄。

之后,他跟着他们来到了宋庄艺术区,

同时,相机记录了北京所有重要的艺术场景。

枪击持续了20年,

记录中国当代艺术变革的关键时期。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画家在圆明园画家村的街头晒太阳 1993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方立轩1993年在袁明远画家村的工作室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998年张少申(左)和马鹤鸣(右)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996年,刘晓东和余红在工作室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994年徐冰在《文化动物》现场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展望2000年的雕塑学院

在他的镜头下,

方立军, 岳敏军, 刘伟, 徐冰, 赵半迪,

马思明, 刘晓东, 宋东, 于秀珍, 展望...

一个接一个,曾经年轻的艺术,

它现在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力量。

11月,许志伟的照片在何美术馆展出。

圈内许多人叹了口气,

"如果没有他的记录,

我们的艺术史可能缺少这些生动的形象,

并留下一些遗憾。"

一个去北京看望徐志伟,

聊了聊他在中国当代艺术界漂泊的20年。

自报员 徐志伟

作者:朱玉如;编辑:陈子文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画家在1992年的北京大学展览上与北方大学学生合影留念

起初,我不认为他们能让任何事情发生

第一个已知的圆明园画家的村庄是在1992年春天。

有一天,我的第19个19个19号人下班回家,发现一个男人睡在我们家门口,头上穿着皮草大衣,头上系着皮带。看一看,发现是我的朋友,山东画家陆琳。他说,他辞去了家乡的工作,现在住在圆明园附近的一个村庄,那里有很多画家。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1月,随许志伟参观袁明远画家村遗址

这个村庄在社会中相对另类,因为一群大学毕业生不参与工作分配而形成,想要自由生活,创造,生活在那里,通过出售绘画为生。

听方立轩说,他们1989年在那里租了一间房子,慢慢地从几个人,到十几个人,最终大约三四百人。自1991年以来,有一些报道,"画家村"这个名字就由此而来。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圆明园画家的村庄地图,徐志伟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圆明园画家村街景1995

圆明园画家村以富源门村为主,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圆明园附近,构思十分活跃。村里是一排平房,空间大而闲置,出租比较便宜,一个月几十件。

1992年5月,当我第一次去画家的村庄拍摄时,我正在为一家报纸工作。在那一边,没有路标什么的,寻找那些留着长发,留着胡子,走路懒人的人,十九个是画家。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格罗夫绘画展 1992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993年圆明园画家村工作室的鹿林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995年,马子恒在圆明园画家村的工作室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20多岁,在这群年轻艺术家的心目中,画家的村庄是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存在。很多家乡人听说了这个地方,然后带着一些钱独自来到北京。正如杨伟所说,"没有别人理解你,认为你是神经质的,只有在这里,我们有共同的生活,价值观,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生活状态,就像遇到一个声音。"

起初,我不认为这群人能把事情搞大,但他们的生活状态真的让我有了冲动的记录。他们是理想主义者,自愿在这个地方过着艰苦的生活,以求真正的表达。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992年陈卫东在圆明园画家村工作室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叶佑之歌 1993

圆明园画家的村庄,消散的乌托邦

第一次拍摄后,我几乎每周都去。我认为深入并与他们一起生活非常重要,而不仅仅是为了浇水。

当我到达那里时,我经常和画家们一起睡在一张单人床上。他们的房间一般没有厕所,到巷子里的公厕,冬天最怕晚上。洗澡条件也很差,所以他们来我家串门,例行洗澡。有时七八个人聚在一起洗漱整个下午。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993年,徐一轩(最左)在画家村街头吃饭

当资金紧张时,他们可能会吃几天卷心菜,每顿饭煮几片叶子,或者每天吃一顿饭。但有时卖画,他们很开心,在街上买了很多香烟,或者钱挂在村里的餐馆里,谁能吃。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993年方立轩在圆明园画家村的生日晚宴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992年,"画家村长"伊林在工作室

当时谁在家吃饭,还是给朋友请客人,其他画家听说,都到门口吃饭。任何患有疾病的人都会捐出多少钱。我们都叫伊林"村长",他总是主动把张珞这些东西,愿意关心别人。

有时他们告诉我他们在做什么,我会暂时停下来。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崔健来参观小树林画展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小树林展览中的燃烧行为

1992年7月,他们在画家村附近的一片树林里举办了一场露天展览。大约十几位画家拿走了这些画作,包括岳敏君和杨少斌。当天有200多人参观,其中包括崔健等艺人,但最终没有一幅画被出售。到最后,我不知道是谁说的,"让我们烧掉这幅画吧!"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993年中国新年前夜钟表嘉年华在叶佑工作室

1993年,当画家的村庄达到顶峰时,那一年大约有三四十个人没有回去,所以他们聚在一起喝了一杯,看了春节派对。当酒喝完后,他们开始疯狂地跳舞,砸碎啤酒瓶,最后被玻璃渣覆盖到午夜。

因为早上村里总是有游客,大多数画家喜欢在晚上工作,创作的状态非常严肃。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993年,方立轩在圆明园画家村的工作室接受德国媒体的独家采访

当我去拍摄方立军时,他正急于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现在他想回到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他没有拒绝我。他说你可以来,但你早上敲门进来,把锁挂在外面,所以不要让任何人知道我在那里。

老芳当时的工作室很小,但作品却很大。他告诉我,有时画布被包扎,他发现它不能被移出。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岳敏君在圆明园画家村的工作室 1993 (上图) 1992年(下图)

岳敏君当时已经在画人笑了,但他的生活其实是比较安静的,有这种对比。

画家村里的大多数人都在做当代艺术,或者来到这里后逐渐转向当代艺术。通过艺术和文化来表达或促进社会,他们内心有这种欲望。

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西方艺术经常来中国举办展览,整体文化实际上比现在更加开放。这些关于新涌入的想法处于接受和不完全消化的状态。

画家村这群富有创造力和活力的年轻人正好赶上这样的变化,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不是很确定。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画家村里的画家晚饭后都很无聊,左起:1992年,饶青松、徐如涛、罗毅、王强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春节除夕一岁,叶佑在自己的画作中即兴创作,与杨一起生活钢琴,助力1993年的繁荣

所以在那个时候,乌托邦的色彩非常强烈。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认同彼此,互相依靠,抱着群热,每天都有自己的喜悦。他们有一种流浪的心态,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危机感。虽然他们也要面对现实生存的困难,但理想化的东西更多。

1994年下半年,人们开始慢慢离开,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那里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到1995年10月,大多数人已经离开。

这群人在北京各地寻找新的立足点,大红门、香山、华家地、六里屯、飞家村......最后,很多人找到了宋庄。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格罗夫绘画展于1992年撤回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994年,来自画家村的画家们开会讨论搬迁事宜

松庄的那些人和事

松庄不仅仅是一个农夫的房子,更是要卖掉。你拼凑几千块钱买一码,一点点,就有一种能在北京扎根的感觉,就变成了一种定居的心态。

加上那里的村子没有圆明园那么密集,很多人都是一群人聚在一起,经济状况不一样,彼此之间慢慢也产生了一条界线。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999年,画家们在宋庄干涸的鱼塘里玩耍

我第一次去宋庄是在1995年初,当时我去看了方立轩在宋庄的新工作室。

当时去宋庄已经不像现在这样方便了,路是土路,狭窄,村里还有很多农田,北京大部分的农村也不例外。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岳敏军在方丽君松庄工作室,1995年

老芳在松庄的第一个工作室院子非常大,就像一个小操场,前后有20多个房间。他还在前厅前面建了一个简单的玻璃房,喜欢晒太阳。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2000年,方立军在松庄的第二工作室

第二个工作室是为了制作超过5米高的大型印刷品而建造的。

整个宋庄有大约30个村庄,基本上有画家居住,画家人数最多的是小宝村。

大家来到松庄后,生活条件变得更好,装修也更个性化。很多画家在宋庄家的《时尚家居》杂志上,有一次我去拍刘伟就是给时尚杂志。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刘伟在松庄工作室,1995年

刘伟喜欢改造自己的房子,买了很多旧家具,很用心。我去找他一会儿,看到旧作品在那里没有动,我问他为什么。"我最近想打球,我不想画画,"他说。"他们一直在这样做,有时他们觉得有必要停下来,花一段时间继续前进。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李宪庭2001年在宋庄工作室写了两人的故事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997年,李宪婷、廖伟

春节时,很多人家门口的春节是由李宪亭书写的,是宋庄的一个特殊节庆项目。画家来访的栗子老师,栗子老师写了一对,包括村里很多小餐馆的栗子老师也提到这个词。

在宋庄拍摄了很久,我也觉得这个地方很好,1997年还在松庄买了一个院子,还有机会去认识那里的人。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996年宋庄小宝村左小祖诅咒

有一天听说左小祖和当时的女友段英梅在宋庄买了一所废弃的学校,有三排教室,特别大,去看看。因为院子很大,他经常在院子里种树什么的。我们在东村相遇,当他不出名的时候,有时在晚宴上,他会唱自己的歌。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王公新在松庄工作室,2001年

王公新在1998年自松庄以来,或者我给他看了几个地方,最后他喜欢上了小阳庄村。基本上没有画家,但院子里比较有图案,后面有一块空地,他和村子商量后,建了一个大工作室供自己使用,原来的房子为林天苗。

现在我拍过的很多艺术家都不在宋庄,尤其是最近两年很多人。一是房租涨幅较大,二是一些画家去了燕郊等地,房子有产权。宋庄这边也慢慢多了多了传统艺术,不再是当代艺术。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杨少斌在宋庄工作室,1998年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王青松在通州滨江区工作室,2005年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马六明在东村为他的行为艺术作品"Fin. 马六明化妆1993

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遗址

在圆明园和宋庄之外,我也开始注意到其他画家的工作室。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重要的展览,重要的作品我都会去拍摄。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许冰《文化动物》场景1994

比较有名的电影是1994年徐冰拍的两只猪在那里交配行为的作品。这是一个内部观察,去内部人士。每个人都看到了它,并认为它是新鲜的,它真的打开了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在1994年的时代背景下。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徐冰峰猪 1996

后来他第二次做这个工作,我也拍下了他的猪印制过程,在一个养猪场,拿了一章一个字印在上面,有点像印刷。整个上午都打印了两头猪。

展览在中华民国早期的老建筑王府井北京饭店后面举行。它的构造相当奇特,二楼中间是一个400多平方米的大厅,全木地板,专用于展厅。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993年赵半迪在夏工的工作室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994年,李天元和妻子在霞宫的工作室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刘伟在夏工的工作室 1993年

在教室旁边,当学院很多老师做工作室时,李天元、赵半迪、杨云飞、陈文轩等人都在那里。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展望1994年的中央美术学院画廊

期待那段时间是积极寻找我拍摄。他穿得体,总是身材矮小或并排,看着他就像雕塑一样,像办公室里的白领感觉。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刘晓东和余红在中央美术学院于1994年搬出王府井之前在工作室里收拾行装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994年,刘晓东、余红、女儿刘娃

1994年左右,美国学院搬家了,刘晓东和余红的工作室跟了上来,他说你快来帮我拍一点,不然以后就不多了。我甚至拍摄了他们的孩子,当时他们只有两三岁。她们被称为美术学院的金童玉女,我也觉得她们真的是天生的一对,都画得那么好,那么漂亮。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994年陈先生和陈太太在霞公府的工作室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994年,建国夫妇在美术学院雕塑系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994年王玉东夫妇

陈先生曾于1994年策划了一次"丈夫提名展",这是几位知名画家的妻子的画作展览。我打算拍摄,这一切都是关于一对夫妇的。其实,呈现是非常罕见的,因为现在人们不想把自己的私人生活带入自己的工作环境。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林天苗1995年首展"1995 Open Studio"后从美国归来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张伟(左一)和马思明(左二)在"1995 Open Studio"中

她刚从美国回来,就去拍林天苗,在他们家,在巷子里的平房里。她把整个院子都放进了一个展厅里,材料很奇特,看到展览的人也很多,方立轩、马六明、张伟、王广义,北京艺术圈的人几乎都去了。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宋东和于秀珍在林天苗住宅胡同12号工作室做作品 1996年

宋东和于秀珍,他们都来自北京,所以我们很擅长聊天。在外表,举止方面,他们都是非常简单的种类。当他们做展览时,我每次都会拍摄它们。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幸存者痕迹"参与艺术家合影:蔡青、顾德新、于秀珍、宋东、张德峰、林天苗、王公新、张永和、展望、邱志杰、冯博一

1998年1月,他们参加了蔡青、冯博一策划的"生存痕迹"展览,林天苗、王公新、展望等也展出。当时他们租了一座大型旧厂房,所有艺术家都在现场,根据当时的环境,结合他们过去的创作,即兴创作做一件作品。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赵亮、邱志杰在《生存痕迹》现场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于秀珍在"生存痕迹"展览现场准备作品,用水泥将旧鞋底设置在路上,让日常行走痕迹固定下来

所有的安排都是前一两天完成的,比如邱志杰要把一些筛子埋在地上,于秀珍要提前把水泥鞋固定在地上。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期待"生存痕迹"展览中的装置与行为作品,模拟大学式雕塑教学工作坊

有些作品是现场完成的,比如"新艺术快车工作坊"的愿景要求观众参与互动。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参展艺术家在巴士前摆姿势拍照

展览也是私人的,他们租了一辆公交车给参观者,王建伟也把那辆公交车做成了一件作品。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迷恋受伤"场景,方立轩、杨少斌在看肖伟的作品《系列:(JIU)——体积小、生育能力强、适应能力强、未来师傅》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彭伟在"迷恋受伤"展览现场工作

当时就很受评论家的追捧,策展人以艺术家为首,李仙婷老师在2000年策划的"痴迷伤害"也是。当时,因为艺术家们用的是尸体等材料,我们都一起看了展览,吃得没多食,也陷入了那种氛围。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圆明园画家乡村艺术家(杨伟、钟天冰、徐如涛)在宋庄美术馆观看徐志伟的照片

从1992年到2010年,我专注于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活生生的生活近20年。我的照片连续展出过很多次。

其实,它确实有助于艺术史,主要是看到这些人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只是我碰巧这样做了,把这些事情记录成历史文献。

20年前北京最牛的一批北漂,现在个个名字响当当

11月,许志伟与艺术家钟天兵重访圆明园画家村旧址

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圆明园画家村,我在那里有很深的感情。现在有机会,圆明园画家村的人们仍然会聚在一起回忆旧时光。人生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会珍惜的。在最青春,也是最旺盛的那些岁月里,共同生活,一起,溅起自己的青春。

正如杨伟所说,中国艺术家从思想到行动,真正拥有一个全职艺术家这一群体,才是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意义所在。圆明园的团体也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艺术区,播种和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