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宁都起义1.7万人参加红军,8个旅长团长反对,领300块大洋走人

1931年春,国民党第26路军驻扎在江西宁都。表面上一切如常,但暗流涌动。三名共产党员悄然潜入,他们的到来将彻底改变这支军队的命运。

国共内战打得火热,谁能拉拢更多军队谁就能赢

那会儿国民党和共产党正打得你死我活。两边都想拉更多人入伙,尤其是拉军队。要是能策反对方的军队,那可就赚大发了。共产党看上了国民党的第26路军,觉得这支部队有戏可以拉过来。

宁都起义1.7万人参加红军,8个旅长团长反对,领300块大洋走人

于是共产党派了三个高手混进26路军。这仨人叫王超、袁汉澄和李肃。他们装成普通军官,混进去后各自找了个岗位。王超和袁汉澄去了后勤部门,李肃去了情报科。

这仨人可不是闲着没事干。他们天天跟军队里的人聊天,说些土地改革啊,农民翻身啊之类的话题。慢慢地,不少士兵觉得共产党说的挺有道理。尤其是那些农村出身的兵,听说共产党要分田地,心里可美滋滋了。

宁都起义1.7万人参加红军,8个旅长团长反对,领300块大洋走人

三个共产党员开始在军中秘密活动,拉拢官兵加入地下组织

王超他们仨可不是光说不练。他们开始秘密发展组织,拉拢军中的官兵加入共产党。这事儿可不容易,稍有不慎就会被发现,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他们先从基层士兵下手。王超在发军需物资的时候,总是多给那些穷苦出身的兵一些。久而久之,这些兵就跟王超熟络了。王超就趁机跟他们聊共产党的主张,说得那些兵心里直痒痒。

宁都起义1.7万人参加红军,8个旅长团长反对,领300块大洋走人

袁汉澄则专门盯上了一些中低级军官。他经常跟这些军官聊天,说些国际形势啊,国内政局啊之类的话题。慢慢地,他就把共产党的观点植入到这些军官脑子里。

李肃在情报科可是占了大便宜。他能接触到各种机密情报,就把这些情报偷偷传给共产党。他还在军中散布一些对共产党有利的消息,让更多人对共产党产生好感。

地下组织迅速发展,高级军官赵博生也加入,但面临被发现的危险

宁都起义1.7万人参加红军,8个旅长团长反对,领300块大洋走人

王超他们的活动很快就有了成效。越来越多的官兵开始对共产党感兴趣。有些人甚至主动找王超他们,表示想加入共产党。

这时候,一个大鱼上钩了。这条大鱼就是26路军的参谋长赵博生。赵博生是个有想法的人,他对国民党的腐败早就不满了。当他听说共产党的主张后,觉得挺对胃口。

赵博生找到王超,说想加入共产党。王超一听,心里乐开了花。有了赵博生这个高级军官,他们在军中的活动就更方便了。

宁都起义1.7万人参加红军,8个旅长团长反对,领300块大洋走人

赵博生加入后,共产党在26路军的地下组织发展得更快了。他们秘密成立了党支部,还经常开会讨论如何发展新成员。赵博生还利用自己的职权,把一些可靠的人安排到重要岗位上。

但是好景不长。有人开始怀疑军中有共产党的人在活动。国民党的特务也盯上了26路军,开始秘密调查。王超他们的处境越来越危险,随时可能被揪出来。

赵博生等人策划兵变,但面临重重困难和内部分歧

宁都起义1.7万人参加红军,8个旅长团长反对,领300块大洋走人

眼看形势越来越紧张,赵博生和王超他们决定要干一票大的。他们要策划一次兵变,带领整个26路军起义加入共产党。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成功了,共产党就能一下子得到一支生力军。要是失败了,那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赵博生找来几个心腹,开始秘密策划起义的细节。他们要考虑的问题可真不少。首先是时间,要选在什么时候起义最合适?其次是人员,哪些人可以信任,哪些人要提防?还有武器弹药的问题,起义后往哪里去,怎么跟共产党的部队会合等等。

宁都起义1.7万人参加红军,8个旅长团长反对,领300块大洋走人

但是问题很快就来了。几个核心成员之间出现了分歧。有人觉得应该尽快行动,免得夜长梦多。有人则认为应该再等等,多发展些人手。还有人担心起义后的出路问题,怕被共产党当炮灰。

争论越来越激烈,甚至差点大打出手。赵博生看情况不妙,赶紧出面调停。他知道,如果内部不团结,这次起义肯定会失败。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发生了。一个叫张全的排长,无意中发现了他们的秘密。张全是个老实人,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要是报告上级,这些人肯定会被枪毙。要是不报告,自己也会被牵连。

宁都起义1.7万人参加红军,8个旅长团长反对,领300块大洋走人

赵博生得知这个消息后,差点吓出心脏病。他赶紧找到张全,想办法说服他加入。张全犹豫了好久,最后被赵博生的诚意打动,同意加入起义。

但是张全提出了一个条件,他要当起义军的一个团长。赵博生没办法,只好答应了。这下可好,又多了一个分蛋糕的人。

眼看起义的日子越来越近,赵博生却越来越忐忑。他开始怀疑这次行动是不是太冒险了。要是失败了,不光自己要完蛋,还会连累家人。可要是不干,共产党那边也不会放过他。

宁都起义1.7万人参加红军,8个旅长团长反对,领300块大洋走人

就在赵博生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个更大的麻烦来了。国民党的特务终于发现了蛛丝马迹,开始在军中大肆搜查。赵博生他们的处境更加危险了。

这事儿闹得,简直比拍电影还刺激。一群人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最后到底怎么样了?他们成功了吗?还是全军覆没了?这个嘛,咱们下回再说。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次行动无论成功与否,都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告诉我们,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信仰和未来而奋斗。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但他们都值得我们去回味和思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