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几十年前的东风导弹泄密案吗?
大陆自主研发 13 年的东风 -31 在阅兵仪式上出现后不久,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竟然就瞬间掌握了它的各种数据,而且几乎相差无几。
而且这样的事情还屡次发生,为什么西方国家总能精准预测大陆的机密信息?
难道真的有内鬼吗?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环球网】,具体链接赘述在文章结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就在今年,美国政府突然被爆出大新闻,他们竟然对巴西总统卢拉进行了长达 50 年的监视,这期间他们针对该总统,写下了 819 份、共 3300 页有关他的报告。
这一消息顿时轰动了全球,事实上,在监听这方面,大陆才是第一受害者。
而且中国一直是美国重点监听的对象,前美国中央情报局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曾经表示,美国从 2009 年开始就一直在用各种方式侵入中国的电脑,窃取各种机密和政府情报。
为了对付中国,美国还提出了“棱镜计划”、“怒角计划”、“强健计划”、“上游计划”等等。
根据数据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曾经在 30 天内,远程窃取了 970 亿条全球互联网数据和 1240 亿条电话记录。
就连大陆的社交软件也被列入了攻击对象。
大陆外交部发言人王文斌表示:这意味着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你使用网络社交平台,背后就都可能有个‘老大’在盯着你。
而且中国还是全球网络攻击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几乎每天都遭受海量的网络攻击,其中大多数源头来自美国。
仅在 2011 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就实施了至少 231 网络攻击,主要攻击对象就是中国和俄罗斯等。
例如,武汉市地震监测中心就曾遭受网络攻击,发现了技术复杂的后门恶意软件,其特征符合美国情报机构的作案手法。
据统计,2020 年中国捕获超过 4200 万个计算机恶意程序样本,其中境外恶意程序主要来自美国,占比高达 53.1%。
位于美国的恶意程序控制服务器约 1.9 万个,高居全球首位。
美国的网络攻击行动是全球性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利用未披露的后门和漏洞,在世界各地建立"僵尸"网络和攻击跳板网络。
针对中国境内目标,美国实施了多次攻击,中国安全专家甚至提取到了名为"穹顶 7"的网络攻击武器样本。
据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针对 45 个国家和地区的 287 个目标进行网络攻击,持续时间长达十几年之久。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正将网络攻击与传统情报手段相结合,以达到更大的破坏效果。
例如,美国通过间谍活动将"震网"病毒植入伊朗核设施内部网络,导致大批铀浓缩离心机瘫痪。
美军已将网络司令部升级为第十个联合作战司令部,将网络空间视为"第五战场"。
美国国防部的网络战略报告更是强调要在网络空间"先发制人"。
尽管美国的网络监听和攻击行为屡遭曝光,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但美国仍然我行我素,持续肆意破坏网络安全,践踏国际准则和他国主权。
虽然美国曾承诺不再监听,但实际上毫无收敛。
美国已经被证明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客帝国和全球网络安全最严重的威胁。
除了网络攻击,西方国家还在中国境内安插了大量间谍。
最近,中国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在侦办西北工业大学遭受网络攻击案时,提取了一个名为"二次约会"的间谍软件样本。
经过分析,该软件被确认为美国国家安全局开发的网络"间谍"武器,在上千台遍布全球多国的网络设备中隐蔽运行。
中国安全公司 360 还披露了美国国安局针对中国的网络武器 Quantum 攻击平台的技术特点。
这个平台可以劫持全世界任意地区任意上网用户的正常网页浏览流量,证明美国的网络攻击是无差别的。
360 此前还提出证据,证明美国国安局将通信行业等视为重点攻击目标,中国是其重点攻击目标之一,受害单位感染量可能达到百万量级。
西方国家获取中国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上述的监听技术和间谍网络,还包括利用内部人员泄密等传统间谍手段。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中国加强了反间谍调查。
据报道,美国曾承认中情局在华间谍网被捣毁,美国为此专门建立的中国特别工作组也以失败告终。
这表明中国在反间谍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加强相关宣传,鼓励民众自觉检查可能存在的监听装置,让反间谍意识深入人心。
许多专家也采取了谨慎发言、散播虚假信息混淆视听等策略,以应对可能存在的监听行为。
然而,西方国家的间谍活动仍然对中国造成了一定影响。
一些重要消息被提前泄露,对中国某些事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这提醒我们,在反间谍工作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不能有丝毫松懈。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监听活动不仅针对中国,就连其盟友也未能幸免。
最近,丹麦及欧洲多家媒体曝出美国国安局通过丹麦情报部门监听盟国的丑闻。
据报道,丹麦在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协助美国监听,甚至在一个岛屿上为此建立了数据中心。
监听对象包括德国、法国、瑞典、挪威和荷兰等国的主要政治人物,甚至连丹麦本国的财政部、外交部和一家武器制造商也未能幸免。
这一事件引起了欧洲国家的高度关注和强烈不满。
多个国家政要表示,盟友之间必须有信任和最起码的合作,这种监听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被监听的德国前反对党领袖施泰因布吕克指责这是一桩丑闻,表明参与监听的国家"有自己的小算盘"。
事实上,早在 2013 年,美国前情报人员斯诺登就曾曝光美国国安局对盟国进行监视的丑闻。
当时,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承诺停止对盟国的间谍活动。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美国在丹麦协助下的监听活动是发生在该承诺之前还是之后。
无论如何,这一事件再次暴露了美国在情报活动中的双重标准。
俄罗斯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指出,过去 20 年的信息化革命使"数据冷战"成为战略焦点。
美国一直努力将自己描绘成全球数字间谍活动中的无辜一方,但实际上美国正竭尽全力加强自身的网络监控能力。
美国精心策划并编织了全世界范围的互联网监控体系,尤其是在 9·11 事件和美国国安局扩张后,这一势头急剧加速。
德国媒体的报道则揭示,丹麦政府最迟在 2015 年就已知晓卷入美国国安局窃听丑闻。
专家指出,丹麦选择与美国合作背弃欧洲伙伴是为了追求利益,与友谊和国际道德伦理无关。
这种行为无疑会损害欧洲国家之间的互信,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
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间谍形势,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同时也要警惕西方国家可能采取的其他间谍手段。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国家安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军事和政治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同样至关重要。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利益已经深度交织。过度的间谍活动不仅损害他国利益,最终也会伤及自身。
因此,我们呼吁各国摒弃冷战思维,共同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信息来源:
光明网——《美国的监听有多可怕?只要使用社交平台美国就在盯着你……》
中国青年网——《起底美国窃密真相:窃听德国等国家领导人通讯信息,监听中国》
环球时报——《针对中国目标!美国国安局最强大互联网攻击工具曝光!》
新华社新媒体——《国际观察|劣迹斑斑的“黑客帝国”——起底美国破坏全球网络安全》
环球网——《美国被曝利用丹麦情报部门监听欧洲盟友 多国媒体发声→》
新华网——《微纪录片|窃密之国——起底美国无差别监听全球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