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咸安区向阳湖镇3000余亩红高粱喜获丰收

(记者 李卫东 实习记者 胡蔡 通讯员 张冲)火热的太阳晒红了遍地的高粱,咸安区向阳湖镇3100余亩高粱相继迎来成熟期。8月7日,在铁铺村熊家湾,种植大户孙德彪正组织机械收割熟透的红高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咸安区向阳湖镇3000余亩红高粱喜获丰收

联合收割机在高粱地里来回穿梭,将沉甸甸的高粱穗连秆吞掉,切杆、脱粒、粉碎、还田……一气呵成。种植大户孙德彪说,由于是第一次尝试种植红高粱,不知道能否适应咸安的气候特点,于是他选择在清明节和端午节前后分三批试种。结果第一批高粱在扬花期的时候遭遇梅雨期,高粱的结实率偏低。

咸安区向阳湖镇3000余亩红高粱喜获丰收

“第一批和第二批的产量要差三分之二。高粱在我们这边还是种一季为好,不要搞再生苗。在端午节前后种一季,错开雨季,每亩应该可以达到一千斤以上的产量,现在的收购价是一块七毛五,按照这个行情来讲,种高粱比种水稻的效益好得多。”咸安区向阳湖镇种植大户孙德彪将第一批和第二批的高粱穗作了个对比。

今年年初,孙德彪在咸安区向阳湖镇的组织下,赴荆州市考察种植高粱的真经。得到订单后,他在铁铺村流转的80亩水源不好的旱地上种上了高粱。

咸安区向阳湖镇3000余亩红高粱喜获丰收

“销售方面,由荆州的第三方来定点收购,按照市场的行情进行交易。按照今年第二批的效益来看,我明年准备扩大一部分面积,再种一百五十亩左右。”孙德彪信心满满地表示。

近两年来,向阳湖镇流出耕地4091亩,大都是水源无法保证的旱地。为了盘活耕地资源,优化种植结构,保障粮食安全,向阳湖镇动员群众种植了3100亩高粱,3000亩玉米。目前,两种旱地作物都已丰收,在比较了它们的投入、产量、销路和收购价格后,高粱的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