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令人心寒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视频中,一位手持营业执照的男子痛诉自己在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经商遭遇的不公待遇,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这段视频不仅揭示了基层治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更引发了人们对于法治社会建设的深思。
事情的起因看似平常:一家新开的店铺,一群醉酒闹事的人。然而,随后发生的一切,却令人不寒而栗。
店主的噩梦始于一个平凡的试营业日。几名酒气熏天的"地头蛇"闯入店内,对女员工动手动脚,拳脚相加还不够,还要恐吓无辜顾客。店主挺身而出,却遭到了令人胆寒的威胁。这些人狂妄自大,扬言整个县城都是他们的地盘,甚至嚣张地说:"报警?举报?尽管来!"
面对如此嚣张的行径,店主选择了通过正当途径寻求解决。然而,当他带着员工前往相关部门讨要说法时,得到的回应却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更让人寒心的是,相关部门居然对店主说:"想要我们处理闹事者也可以,除非你的店也不想开了。"
这番话无疑给了店主当头一棒。为了自身安全,他不得不选择注销营业执照,甚至打算离开德江县。在视频的最后,这位店主苦涩地奉劝大家:除非有背景,否则不要轻易来德江做生意。
这则视频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许多网友纷纷表示同情和愤怒,有经商经历的人更是感同身受。有人推测,这可能是当地其他商户勾结社会人士来闹事,更有甚者认为可能已经涉及到官商勾结。
无论真相如何,这起事件无疑暴露了基层治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首先,地方保护主义和"关系网"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和法治环境。一些不法分子仗着有"背景",肆无忌惮地欺压普通商户,这不仅损害了个体经营者的利益,更是对法治的公然挑衅。
其次,相关部门的不作为甚至威胁,更是令人心寒。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放给个体经营户的,受法律保护。然而,当经营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时,相关部门不仅没有及时介入保护,反而以"店不想开了"来威胁,这无疑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再者,这种情况的存在,必然会打击创业者的积极性,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如果普通人无法在公平的环境中创业,那么整个社会的活力将会受到极大影响。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
首先,相关部门应该立即对此事进行调查,还原真相,严惩涉事人员。只有以雷霆手段打击这种行为,才能重塑法治威慑力。
其次,应该建立健全的投诉和监督机制。当地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渠道,让遭遇不公的商户能够直接向上级反映情况,避免基层部门玩忽职守。
再者,应该加强对基层执法人员的教育和监管。只有让每一个执法者都能秉公执法,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
最后,作为普通民众,我们也应该提高法律意识,遇到不公时勇于站出来维权。同时,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比如及时收集证据、寻求法律援助等。
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法治建设任重道远。只有每个人都尊法守法,每个部门都依法行政,我们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