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夏日的徐徐晚风,坐落在章丘区官庄街道东部的“中国传统村落”东矾硫村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更加迷人。整洁宽阔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明清建筑,闲适祥和的村民……作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东矾硫村在“80后兵支书”宫克笺的带领下,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紧紧依靠“党建引领+乡愁文化”的发展思路,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抢抓机遇,谱写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宫克笺于1999年参军入伍,2001年12月光荣退伍后回到家乡东矾硫村。在亲眼见证了家乡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娱乐生活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后,更加坚定了他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2017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他担任了东矾硫党支部委员一职。2021年3月,东矾硫村迎来了新一轮的村“两委”换届选举,面对组织的信任和乡亲们的重托,他高票当选了东矾硫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作为村里的党总支书记,我有义务、有责任当好父老乡亲们的‘贴心人’,带领他们走向乡村振兴、产业共富的康庄大道。”宫克笺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作为一名“80后”村支书,宫克笺将退伍不褪色的军人底色深深融入自己的血液之中,将初心和使命铭刻在内心深处。作为东矾硫村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他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成了群众的贴心人和领路人,全心全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宫克笺将做实基层党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党建引领,推进规范化建设,探索建立了“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工作制度,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活动,坚持开展特色理论宣讲等,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充分彰显“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形象,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更好开展。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投资10余万元提升改造水井、水塔等供水设施,让村民喝上“放心水”,投资6万元在进村路安装高标准太阳能路灯50余盏,对村内路灯维修更换30余盏,让村民心中“暖融融”。
为扎实推进村内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宫克笺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坚持“科学规划、示范引领、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党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提质增效。坚持“党员带着群众干”理念,带领党员、群众共计300余人,对村内进行了无死角彻底清理,在进村道路种植了红枫、国槐、侧柏等100余棵树木,为村庄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风景。原先“脏乱差”的生活状态逐渐远去,转而迎来的是一个卫生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新农村。
东矾硫村的古建筑群主要建于明清时期,历史悠久。经过多年风雨洗刷,加上村子里人口大量外流,很多老宅破旧不堪。“古村只有先‘活起来’才能‘活下去’,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我们‘两委’班子应该担起责任,想办法把老宅子护起来、用起来。”宫克笺这样说道。随着2022年省级传统村落修复利用项目落户东矾硫村,宫克笺带领大家对村内20套明清时期的四合院进行了修复,由此拉开了东矾硫古村旅游发展的序幕。2023年,总投资约700万元的古建筑连片整治利用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对村内的长兴街、永安街、凤阳街(部分路段)进行了石板路铺装,实现了强弱电落地,对沿街立面进行了整治,还对太和堂酒店遗址进行了修复。宫克笺及村“两委”一班人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对村内十余处残垣断壁、空闲院落进行了村集体有偿收回,建成了文娱广场、停车场各一处,另外还有六处连片院落被建成了坪子墙遗址公园。
一直以来,宫克笺始终保持和发扬军人作风和优良传统,在基层治理等各方面敢打硬仗、能打胜仗,成为东矾硫村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和生力军。在未来的工作中,他满怀信心,决心带领全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我们东矾硫村将继续发挥古村优势,创文旅品牌,蕴发展合力,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同时大抓产业发展,提高种植养殖业规模及生产标准化程度,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党建引领下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记者:马强 编辑:杨雯雯 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