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洋:走出去引进来,乡村振兴路上的法院人

作者:齐鲁壹点

2019年7月,在济南市中央区人民法院行政司工作的李阳响应全省基层千级乾部的号召,加入乡村振兴行列,成为济南市派出的乡村振兴服务队莱芜区第一队成员。对于刚从大学毕业就进入法院的李阳来说,兴奋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我想尽快熟悉它,适应新的环境,抓住机会,尝试为村子做一些实用的东西。在去莱芜区工作镇的路上,李阳下定了决心。

李洋:走出去引进来,乡村振兴路上的法院人

<b>勤奋研究,抓好党的建设:引导村党支部领导村振兴合作社</b>

口口镇的街道,又称吐嘴,位于莱芜区中部,自古以来因生产丝绸而得名,后来又因南肠的起源而远近闻名。泗水村是寇镇辖区内的一个自然村,也是山东省第一个香肠加工村,莱芜香肠从口镇,口镇的香肠从泗水村。该村也是莱芜区1区村服务队服务的五个村庄之一。

李阳永远不会忘记他作为村活服务成员第一次踏上下水道河村土地的那一天。村书记和两个委员会的同志热情地把他们带到村委会办公室。在一位村民来找村书记时,村民听到村书记说,村里来村振兴服务队,高兴地对书记说:"这次回来是因为家里的老人身体不好,需要照顾,如果村里有项目太好了, 不要出去工作。"

李洋听说村民们的期望很感动,心里够多了,但是,怎么破解问题呢?军人们陷入了深思。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服务团队决定挨家挨户做研究,了解群众最真实、最迫切的发展需求和最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伙计们,家里有多少人?""家里有什么困难吗?"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李洋一行深入泗水村参观调研,通过拉回家的方式,同时了解当地群众的发展情况,同时向群众宣讲党的恩惠民政策。

"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关键要靠支部",在一次考察调研中,服务团队逐渐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找到了出路,决定把建设河村党支部作为工作的第一步,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为河村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为党的老队员,李洋也投身于党的建设工作。他充分利用"三会一堂课"、党日主题等活动,与村二委和村老党员交流思想,鼓舞士气。

"通过抓党建,调动了村两委和村党员的积极性,村党支的战斗力更强,农村振兴工作有了主力。"李阳说。

2019年10月,在服务团队和村党支部的努力下,村镇振兴合作社正式成立,迈出了"培育和发展活力新能源,实现村民共同繁荣"的第一步。

<b>走出去介绍:出台3321农村振兴发展规划</b>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为了准确运用政策,兼顾城镇的地理位置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村的具体情况,在一次工作推介会上,李洋等同仁协助村委会,为水河村村振兴合作社制定了"三步棋" 三通、种地两地、治一河"3321发展规划。

肉类加工业和水产养殖业一直是村的支柱产业,在服务团队的帮助下,合作社决定扩大市场,为村的特色产业,让水河村乃至整个莱芜地区的特产都"走出去"。

为此,合作在济南市东城宜家基地开设了莱芜名饮特色绿色超市,这个经营面积近300m2的特色超市,使莱芜名饮特色产品实现有针对性供应,在获得稳定收入保障的同时,也走向了更大的市场。

单纯依靠现有产业,乡村振兴之路势必走不远,"作为莱芜区北部新城,该镇是莱芜产业升级和促进新旧动态能源转型的重要地区,随着重汽重工业等大型项目的落户,城镇经济发展, 人口必将迎来大幅增长",全面研究该镇未来发展趋势,服务团队指导合作社推出了tusskou健康资本项目。

"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相应的市场对休闲娱乐场所的需求也将增加,因此合作社选择进入服务业,打造住宿、养生、餐饮于一体的综合项目。看着这座六层高的建筑群,李阳谈起了开发项目的初衷。

该综合体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投资近1200万元,位于莱城大道新城财富广场。进楼后,一两层是天天元康源之家,345层是绿豪泰智酒店,六楼是会议室、餐厅等。目前,该综合体已成为合作社的重要收入项目。

乡村振兴不仅物质丰富,而且精神丰富,在服务团队的支持下,合作社建立了乡村振兴食堂和儿童游乐场,可同时容纳300人,娱乐,70岁及以上可以免费三餐。项目一启动,就受到了河村村民和周边群众的欢迎,石水河村文明村的招牌更加明亮。

随着一个项目的启动,水河村的发展更加清晰,乡村振兴的步伐也更加坚定:打造一条水河香肠食品的街道,围绕湖边建设生态旅游大道,并结合水河村北河通道综合治理沿河建设河滨公路;

通过走出去,引进,在村镇振兴服务团队的带领下,项目日趋丰富,行业日趋多元化。

<b>富裕,一起富有:留下一个无法带走的团队</b>

在两个委员会和服务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随着乡村振兴工程的逐一推进,村民的福祉和出入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2020年,水河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水河村党组织牵头合作项目济南市"基层千家万干部"工作"双双十"典型案例和十大案例。

两年来,李洋和团队成员齐心协力,与当地党政、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时间不白费,努力不白功,现在,村里已成为一片肥沃的土壤,在这里,开放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有效治理、富民生活"幸福之花"......

真心改变真情,短短两年,李阳和团队成员和乡亲们也渐渐地熟悉起来,从家里变成了"李老师好,服务好团队,他们都是为了我们,值得信赖!说到李阳和服务团队,村民们不禁赞不绝口。

"虽然服务团队要回去了,但是他们留给我们的一个团队却走不去,可以说乡村振兴服务团队帮助我们拓宽了视野,有了乡村振兴项目,我们遵循了这条思路,一步一步地走下去,相信我们会取得好成绩。想到未来,下江秘书郑传轩这样说。

2021年7月,李扬和服役团队同仁们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单位。回顾在村子两年的生活,李阳说:"虽然我们10人的服务团队离开了小镇,但我们把根深深地扎在了小镇的口中,卡在了水河等帮助村,这里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将继续关心口镇, 支持小镇。"

找记者、找报道、求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赤路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点情报站",全省60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报道!

李洋:走出去引进来,乡村振兴路上的法院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