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家医保局再谈“回流药”,大批药店执行新规,热门药涨价近四倍

国家医保局再谈“回流药”,大批药店执行新规,热门药涨价近四倍

喜辽妥价格大幅上涨受市场关注;国家医保局陆续发布“回流药”警示文章;各地开展药店“谈话”工作;广州推行线上刷医保,首批药店名单出炉;8月1日起,多项药店新规正式执行……

整理 | 钟凯

01

一周行业深度解读(点击小标蓝色字体阅读原文)

这款药涨价近四倍,有药店断货

近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指出,喜辽妥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并且在很多地方难以购买到。

“从二十多到现在一百多,喜辽妥一路涨价”“去年到今年疯狂涨价,而且有时普通药店都买不到。”近日,多位患者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反映,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辽妥)价格大幅上涨且难买。

有分析指出,该产品出现价格上涨,断货等情况,可能是作为因为进口药品,任何国际物流或供应链上的问题都可能导致国内市场上该药品的短缺。其次,生产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所需的原料药或其他成分的成本可能有所增加,导致整体生产成本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供需关系就出现了变化,随着该药品需求量的增加,如果没有相应的产能提升,可能会造成供不应求的情况,进而推高价格。

国家医保局密集发文,事关药店“回流药”

“回流药”乱象不止,相关监管部门已然是重点关注并铁腕整治的态度。7月29日至7月30日,国家医保局官方公众号连发三篇文章,重点回顾今年以来各地破获的一系列欺诈骗保案件。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整治乱象的工作将远未结束。国家医保局明确提及,自7月29日起,将陆续发布有关“回流药”的警示文章。对于那些不知悔改,持续参与“回流药”违法犯罪的各类主体,国家医保局将联合有关部门,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国家医保局表示,“回流药”严重威胁了公众的用药安全,侵蚀了大家共同的医保基金、扰乱了正常的医药市场秩序,社会危害性大,无论涉案金额多少,都必须依法严厉打击。

违规销售右美沙芬,有药店被罚10万余元

据海南省药监局近期消息,今年3月儋州某药店未遵守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的规定,将处方药氢溴酸右美沙芬片销售给未成年人,造成未成年人服用后出现药物中毒症状并住院治疗。儋州市市场监管局给予该药店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共计10万余元的处罚。

而四川省药监局近期也通报了一起违规网售右美沙芬的案例,成都一药企于2023年2月至2024年4月期间销售右美沙芬101单共6709瓶/盒,货值金额共45136.34元,最终被处以罚款6.5万元。

据中康CMH数据,2023年全国零售药店右美沙芬通用名产品市场规模达2.78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市场规模为7500万元,同比下降了29.3%。过去五年,右美芬沙在零售终端市场的销售规模一直位列止咳祛痰-止咳平喘类榜首,2023年占该品类市场份额约44%。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右美沙芬的管控收紧,将对其销售状况造成影响。

02

一周热点追踪

8月1日起,药店新规正式执行

进入8月,国家药监局、湖南省药监局、河北省医保局等部门颁布的多项新规,将正式进入执行阶段。

其中,8月1日起,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适用规则》正式施行。新规对药品监管行政处罚裁量工作进行了完善,为药品监管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处罚时提供更为统一的执法尺度,也为强化执法监督、企业依法依规维权提供更多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适用规则》进一步细化了从重、从轻、不予、免于处罚和情节严重的情形,且明确了“首违不罚”的适用情形,以下情形可以依法不予处罚。

最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以用于本人近亲属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1日下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会上透露了关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以用于本人近亲属缴纳居民医保参保费用,今年年底之前力争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大到省内的跨统筹地区使用等举措。

此外,吹风会上还透露了将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作为连续参保激励和基金零报销激励;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30元,达到每人每年670元等信息。

各地医保局集中展开药店「谈话」

近日,国家医保局官网发文,各地开展定点药店“谈话”工作,涉及医保基金合规使用方面。其中,四川、云南、吉林、贵州、海南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区的医保局,通过约谈或定点零售药店警示提醒会等形式,强化医保相关政策宣传引导,不断增强店员规范合理使用医保基金。

根据公开的消息看来,医保部门将保持全面从严的基调,多措并举加大对定点零售药店监管。目前主要的监管方式包括:国家级省级飞行检查、智能监控、专项整治、日常监管等等。

而监管定点药店的重点方向主要有五类:第一类是虚假开药;第二类是串换药品;第三类是超量开药;第四类是为其他药店代为进行医保结算;第五类是管理问题。

广州可线上刷医保,首批药店名单出炉

7月30日下午,广州市医疗保障局官微“广州医保”披露,自7月31日起,广州市正式启动线上购买非处方药医保个人账户支付服务,首批运行的24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现已全面接入线上医保支付系统,参保群众线上购买非处方药可使用医保个人账户进行支付结算。

对于参保群众而言,线上医保购药服务除了可以通过“粤医保”小程序获取,还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平台上的购药小程序,以及定点零售药店的合作线上购药服务等渠道,比如饿了么、美团、京东等。

首批运行广州线上医保购药服务的24家药店,均是在业内有良好口碑与服务品质的连锁品牌。第二批药店的筹备工作已全面启动,各项准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中,经过严格的运行验证与评估,将迅速且有序地扩大覆盖范围,大幅增加参与药店的数量,以更加广泛的覆盖区域,让更多参保群众能够轻松享受到医保服务的便捷与高效。

药店卖这3种药,不用处方了

据国家药监局公告,今年七月共计有三个药品转换为非处方药,分别是萘替芬酮康唑乳、和甲硝唑阴道凝胶和鱼腥草芩蓝合剂。

随着大陆药品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处转非”的扩容正在形成多方受益的局面。

由处方药转到乙类OTC的品种会退出国家医保报销体系,能有效降低政府财政负担;药品由处方药转为OTC后,患者无需医生处方就能在线下药店和线上电商平台就能够买药,购药的便利性增加;处转非后药企能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部分药品在处转非后流向零售药店终端,零售市场再扩容。

03

一周数据报告

药店 vs O2O vs B2C渠道(5月报告)

2024年1-5月,中国医药零售市场的药品销售规模达到2063亿元,同比增长0.7%。分渠道来看,零售药店(含O2O)规模占比87.5%,增速-0.2%,电商B2C规模占比12.5%,增速7.3%,驱动零售市场增长。

电商B2C增速从2024年2月开始持续提升,至2024年5月增速已提升至19%; 截至2024年5月,电商B2C除疫情用药外大部分品类需求增长,糖尿病用药表现较为突出,增速达100%。

2024年1-5月,城市70%直送店规模近41亿,增速达20.6%,占药店比例达 4.2%,同比提升0.7%,渠道重要性提升。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