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就是农历的最后一天,六月廿九,老人说:“热不热,就看六月廿九”,为啥会有这样的说法?过了六月之后,天气还会持续热多久?而六月廿九又是一个什么日子?今天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六月廿九是啥日子?
按照干支历的计算方式,农历的六月廿九是甲辰年辛未月己亥日,而提到干支纪年的话,通常就会联想到五行,还有季节的一个变化。
在每个季节当中,都会存在三个月,分别是孟、仲、季,孟月代表着五行之气上升,仲月位于季节之中,属性最强,季月则是五行之气消失的一个月份。比如说农历的六月份,刚好就是未月,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便是五行之气,土沉的一个阶段。
六月廿九是己亥日,亥是地支最后一位,亥属水属性为阴,根据天干和地支相配的规律同属性相配,阴天干共有五个,分别为:乙丁己辛癸,因此亥日共有五个,分别为:乙亥日、丁亥日、己亥日、辛亥日、癸亥日。
而在这天干当中,它们的属性分别是:乙属木、丁属火、己属土、辛属金、癸属水。因为己属土,亥是最后一位,己亥日就代表土结束了。
六月廿九还是夏季的“穷日”,代表着啥?
一年四季当中,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别对应的是春木、夏火、秋金、冬说,所以春季的乙亥日,夏季的丁亥日,秋季的辛亥日,冬季的癸亥日,就是“四穷日”。
而在这四季当中,其实还有一个长夏季节,前面我们提到了长夏属于土,所以长夏季节的己亥日,也可以称之为“穷日”。
明日是农历的六月廿九,也就是长夏季节的“穷日”。那么它代表着什么呢?在老一辈眼中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
农历的六月是夏季的季月,也称之为季夏,这个时候五行之气开始消失,而下沉于土,土可以容纳万物,厚德载物。
老人说:“热不热,就看六月廿九”,为啥?
长夏属土,这个是五行之气归于土库的时候,另外长夏是季节更替的一个阶段,它可也可以解释为“长春、长夏、长秋、长冬”的集合体。土作为五行当中最基本的元素,它是可以滋养万物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土所对应的“湿”也能证明这个观点,夏季主暑,不仅炎热,而且还多湿,暑邪多夹湿邪侵犯人体,《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记载:“上太阴土,中少商金运。”这就提到土是六气之一,指太阴湿气。
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如果五行之气得以收纳,那么天气就会开始变凉,因为这个时候土能够收纳,反之,如果这个时候土气不强,仍然是气温比较高,那么暑热天气就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就要格外的注意祛暑气。
明日是农历的六月廿九,是穷日之一,同时在这个时候,五行之气开始沉于土,也说明季节的一个变化,如果说,没有五行之气不能很好的收纳,比如说火气仍然过旺,天气仍然炎热的话,那么后续还会比较的炎热,一直要到立秋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