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区上下按照《关于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清廉新津建设的工作方案 》要求,如火如荼推进新时代清廉新津建设“七大行动”,着力绘就“濯缨锦江·清流万里”新津篇章,为高质量建设“智造高地·幸福水城”提供坚强保障。
自廉洁企业建设行动启动以来
新津明确18项重点任务、31条具体措施
推动廉洁企业建设走深走实
新津区国资局会同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区行政审批局、区工商联5家牵头单位,区纪委监委机关、区市场监管局、区检察院等50余家责任单位,围绕“打造清廉国有企业、提升国有资本监管效能、引导民营企业合规守法经营、共建共创一流营商环境”,聚焦“五大攻坚行动”,以“两结合一融入”为抓手,将清廉建设与党纪学习教育、全区中心工作相结合,将清廉建设融入民企发展,搭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涵盖国企、民企和其他市场主体的全域清廉格局。
全力推进清廉国企建设
↓
围绕党建引领、制度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等明确8项重点任务,15条具体措施,将清廉建设与国企主责主业有机贯通,以“股权关系+业务板块管理”模式,实现正常运营的二三级全资和控股子企业党组织全覆盖,落实党组织前置研究议事机制,护航企业发展。
出台《成都市新津区区属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试行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区属国有企业资产招商管理的通知》《新津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工作台账》《关于支持镇(街道)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参与盘活闲置、低效国有资产有关事项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开展国企系统专项检查2次,资产管理、安全等日常检查20次,整改问题45个,督促引导国企建立健全制度体系,靠制度管人、管事、管物,扎牢“不能腐”制度笼子;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开展《条例》《公司法》等专题学习培训,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洁文化基地,通报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前往金堂监狱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融入国企生产经营活动,为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夯实廉洁建设根基。
引导民企合规守法经营
↓
围绕政策支持、政商沟通、津商培育、行业监管等明确6项重点任务,10条具体措施,以廉洁企业建设为契机,推动廉洁思想、制度、规则、纪律、文化融入民企发展,印发《中共成都市新津区委关于深化数智赋能推动“服务增效”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成都市新津区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3.0版等政策。
制定《2024年“政商恳谈”活动工作方案》《区级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机制》等,每月一主题常态化开展蓉易见•政商恳谈会活动,收集企业诉求500余项,办复率、企业满意率100%;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成立“成都市新津区民商事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检企连心桥”联络点等,畅通沟通渠道,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合规守法经营,良性有序发展。
共建共创一流营商环境
↓
围绕简政放权、政策落实、政商关系、服务保障、市场环境等明确4项重点任务,6条具体措施,以清廉建设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以数智赋能推动“服务增效”,依托“津津通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开发“政策找企业”功能模块,建立惠企政策制定、惠企政策申兑、数据常态治理、专项督促等机制,高效促进惠企政策执行合法规范、流畅有序,为企业营造风清气正、优质高效便利的一流营商环境,提高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首批梳理形成“免申即享”事项74条、“易申快享”事项110条,“免申即享”比例达40%,汇聚形成“法人数据库”13472家,重点企业名单1157家。
新津区廉洁企业建设单元将继续发力,不断完善各项举措,聚焦“十廉铸建”,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一批有成效可展、有经验可学、有亮点可晒,可复制可推广的“清廉样本”,以“点”带“面”,持续推进廉洁企业建设,不断涵养政治清明、干部清正、社会清朗、政商亲清的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