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00后凡清们的国际化3.0时代,无需提国际化的国际化

作者:爱地人
00后凡清们的国际化3.0时代,无需提国际化的国际化

人文主义创作歌手黄树军在2001年推出了史诗般的重量换重量作品"改变1995",他也以新闻剪辑风格详细介绍了他在1995年至2001年国际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其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全台湾都在R-B,全美国都在说唱",哪怕是记录当时音乐产业的潮流。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陶伟、周继伦、王丽红的崛起,尤其是他们音乐中"转角"的特殊演唱方式,中国流行音乐界开始出现一个高频字:国际化。

国际音乐风格代表了当时欧美盛行的都市风格,也涵盖了R.B、嘻哈等音乐风格。这些音乐风格通常侧重于节奏,甚至许多作品都源于节拍。

由于这些风格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成为美国和英国流行音乐的主流,而这两个国家是国际流行音乐的中心,所以这些类型的音乐,也被称为国际音乐,并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效仿的。不仅是英语国家,还有整个大陆,中美洲和北美,甚至亚洲和非洲。当然,中国音乐也不亚于中国音乐。

事实上,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乐坛开始国际化之前,中国流行音乐也借鉴了许多来自美国和英国等国的国际元素。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由于环境相对封闭,中国流行音乐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本土化,从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区域音乐表现体系。比如李宗生作为中国情歌的代表,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之一。

00后凡清们的国际化3.0时代,无需提国际化的国际化

但国际浪潮的入侵已经颠覆了中国流行音乐的传统。当一大批实力雄厚、技术娴熟的国际音乐,开始冲击中国音乐的原有秩序时,当年轻的歌手们,受这种国际化的影响,也开始投入到国际化阵营中来。

于是就有了陶伟、周继伦、王丽红、林俊杰等歌手,通过国际化的音乐风格,形成了新一代,然后又很快有了李伟哲、胡艳斌、张景轩、张良英、周鹏畅等歌手,组成了新的阶梯队,完成了中国音乐国际化第一个1.0时代的拼图。

至少在新千年的前十年,很多专辑的推广,都会用"R-B小王"、"国际日"等TAG,国际化已经成为潮流的象征,也成为很多歌手的长远目标。

但其实,这个阶段的国际风格歌手,除了王丽红、方大同这些有海外生活背景的音乐家,甚至像美国大学一样学习陶伟,现在听他的很多作品,其实和真正意义上的纯粹国际化,还有一定的差距。毕竟,R.B的音译和颤音,以及与生俱来的有节奏的基因,都不是一瞬间就能解决的。

然而,自2010年以来,随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从产业角度来看,越来越国际化。韩宇、陆炜、吴一凡、张艺兴、黄子轩等新人已经进入了韩国流行音乐的造星体系,而刘宇慧、熊宇等歌手则以伯克利音乐学院为音乐学习的起点。

00后凡清们的国际化3.0时代,无需提国际化的国际化

再加上这一代歌手,从小就是听欧美流行音乐,而学习、学习和模仿这些国际作品,所以相比上一代歌手,无论是英语熟练度,还是节奏感,尤其是混音技术的大规模普及,让这一代歌手, 一张嘴就能听到阿黛尔、山姆·史密斯或艾德·希兰等海外歌手的味道,甚至是影子。

如果说这是中国音乐国际化的时代,那么必须说,这个时代的许多歌手,确实已经与国际化程度同步,在很多技能水平上,与十多年前的创始人相比,已经达到了更高的纬度。

然而,在10年代后期,随着00后歌手(包括一些近百龄的95后歌手)的出现,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音乐的国际化,已经悄然来到了3.0时代。

以张启琪、周振南、钱正轩、陈丽侬、郝宇、王莎珊娜等年轻歌手为代表,这一代国际语境成长的歌手,最大的特点就是很多国际元素的小细节,可以展现出自然,与生俱来。

如果国际3.0和国际1.0歌手之间有任何最大的差异,那也可以是一个类比。这就像在天赋异禀的情况下,三岁的钢琴学习者,和三十岁以后学习钢琴的人,即使他们能完成同一首歌,但细节的流畅性和汇聚性,肯定是不一样的,前者必然比后者更有统一感。

但这只是一次技术演进,其实是国际3.0时代的歌手,真正高兴的是他们已经拥有了完全国际化的技术,但当你听他们的作品时,你却关注着他们的技术。你甚至可以说,你完全被他们作品的内在风格、独特的气质、感性和精神所感动。

下面特别介绍一下我认为是国际3.0时代,尤其是代表歌手,她就是范青。

00后凡清们的国际化3.0时代,无需提国际化的国际化

范青出生于2001年,是一位标准的00后歌手。她的音乐路径,其实在国际3.0歌手中,也是非常典型的。

范青四岁开始练钢琴,小学从六年级开始,也因为热爱唱歌和自学声乐。短短十年时间,她居然完成了从"被迫"学习乐器到主动爱上音乐的过程,前者的技术积累加上后者对投资的兴趣,也让范青满足了一个音乐人最成功的起点的所有元素。

更重要的是,范青年轻时随家人搬到了洛杉矶。在这个西方音乐小镇,范青显然打开了自己的国际音乐视野,尤其是那些亲密接触的人,也让她的音乐意识,甚至没有国际化,而是国际化的。

15岁时,范青和她的朋友郑木瑶合作了她的第一部原创作品《52HZ》。现在能听到的这首歌的版本,清晰地意识到了范青创作的成熟。即使是一首15岁的歌曲,无论是旋律的流畅度,还是适当的切线、收敛,以及旋律与节奏的融合,都有一种风格,而传统的中国歌曲,都不是一个纬度的产物。

00后凡清们的国际化3.0时代,无需提国际化的国际化

而后来发行的《Hello Mom》这首歌,更能体现出那种国际音乐的基因,与她的东方性格和文化基因平衡融合。

虽然是一首很暖和、暖心的歌,但范青也唱得足够细腻、柔和。但有些国际元素在小细节上,却让整首歌充满明亮大气,整体抒情情绪也高涨。要知道,在很多中国流行音乐作品之前,一直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抒情上温暖,滥用爱情就苦涩,往往只能用一句台词来表达单一的情感。

但范青在《你好妈妈》的处理中,只是很好地平衡了细腻的情感和演绎氛围,让作品做到了既温暖又有力量。技术上很国际化,但情感的使用和输出,却完全是东方的委婉说法。

另一方面,由于像这一代这样的后00歌手往往有着多样化的音乐参与,再加上自身的音乐技术储备,以及时代不可避免的冒险和进取精神,所以国际3.0时代的歌手,通常不会把自己深深地置于某种风格体系中,而是经常跨越创作和表达的边界。

00后凡清们的国际化3.0时代,无需提国际化的国际化

就像上个月出版的Van Ching的"Lose"一样,这首歌远远超出了我对她的想象,而我以前听过十几首。与韩国音乐人IDO$的跨界合作完成,让整部作品充满梦幻而神秘的节奏,火热又不乏克制和克制,也营造出一种欢迎回来的欲望的暧昧感。将是狩猎之旅的主题作品,处理高水平和个性。

尤其是那种繁重的人声处理,实在是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歌手,那就是在技术上没有什么挑剔的,而是保持歌手自己的角度,从歌曲上看,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她的态度和温度、脾气和氛围。

00后凡清们的国际化3.0时代,无需提国际化的国际化

只能说,00后3.0时代的国际化,已经不用提国际化了,国际化不是他们的目标,而是他们的出发点,甚至早于基因的起点。至于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展现一个不同的自我,没有束缚,只有没有尽可能远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