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全新宣传片引发热议:运动员舔乒乓球拍画面引争议
近日,耐克公司在其中文官网发布了最新的宣传片,然而其中一个细节引发了广泛的网友讨论。在宣传片中,一名运动员被拍摄到舔乒乓球拍的画面,这一出乎意料的镜头引发了网络上的热议和各种解读。
许多网友对这一画面的意图和影响产生了疑问,认为这一细节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争议。截至目前,耐克官方尚未对这一事件作出公开回应。
对此,耐克官网的客服部门表示,他们主要负责产品相关的售后服务,关于宣传片内容的问题,他们将记录下来的反馈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客服部门进一步解释道,虽然他们无法直接对宣传片内容进行解答,但所有反馈意见都将被重视和传达给决策团队。
这一情况引发了公众对耐克品牌宣传策略的关注,许多人猜测这一画面是否意在传达某种特别的品牌信息或运动员的精神状态,但也有人质疑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耐克是否会对此作出正式回应,仍需进一步观察。
瓶装水价格战激烈:夏季促销掀起价格新低
随着炎炎夏季的到来,瓶装水市场掀起了激烈的价格战,价格不断下探。记者发现,主要品牌如农夫山泉、娃哈哈、怡宝和康师傅等纷纷展开促销,单瓶价格已降至1元以下。特别是农夫山泉推出的绿瓶纯净水,价格低至0.66元/瓶,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有网友称“一元瓶装水的时代又回来了!”
在长沙开福区的一家乐尔乐特价批发超市内,记者发现,596ml的娃哈哈纯净水价格为1.5元,555ml的怡宝瓶装水价格为1.2元,而550ml的农夫山泉纯净水仅需1元。店员表示,虽然门店要从进货价格中获取一定利润,但今年的促销力度明显增大。
线上平台的价格更具竞争力。在农夫山泉的抖音旗舰店,14.9元/件的绿瓶纯净水目前优惠至9.9元/件,每瓶价格约0.82元。在美团优选上,24瓶350ml的娃哈哈纯净水仅需22.99元,折算下来单瓶价格为0.96元,596ml规格的一箱24瓶也仅25.99元,单瓶价格为1.08元。
专家指出,价格战的加剧通常源于市场竞争激烈、消费需求变化或企业战略调整。头部品牌通过低价策略应对市场新进入者和竞争压力,同时利用规模优势吸引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虽然价格战显著吸引了消费者,但品牌形象、产品质量和创新依然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业内人士建议,品牌应通过产品创新和多样化组合来保持竞争优势,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依赖价格战。
自称“逆袭中专生”梁某被揭虚假,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发声明
最近,自称从县城中专到留学伦敦的“逆袭中专生”梁某因虚假言论被揭发,引发广泛关注。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商业经济学院(Nova SBE)发布声明称,梁某并非该校学生,也从未被该校录取。该学院强调,梁某关于入学条件的言论完全错误,学院对申请者有明确学历要求。
梁某曾声称,自己2020年申请入读新里斯本大学,并在伦敦大学学院交换学习,这一消息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赞赏。然而,Nova SBE在声明中指出,梁某的言论并不属实,并表示将采取措施维护学院声誉。当地时间7月19日,梁某向记者承认,为了面子虚报学经历,实际仅获得葡萄牙米尼奥大学语言班的录取通知。
梁某表示,因语言基础薄弱,上课困难,现在正在伦敦大学学院进修英语。他还否认通过设置“反差人设”获利,展示了自己兼职跑腿的转账记录,称未做留学中介或骗钱。目前,梁某的短视频账号已被封禁,平台对其采取了禁言措施。
高考602分女生选择职业技术大学引发热议
近日,浙江杭州一名高考成绩602分的女生陈雨萱选择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浪费人才”,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明智之举”,因为该校的整体水平较高。根据杭州广播电视台报道,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于今年成功晋升为职业技术大学,并于7月21日晚向陈雨萱发出首封录取通知书。
陈雨萱是富阳二中的毕业生,虽然她的高中科目主要是文科,但被该校的高就业率所吸引。她表示,学校的就业率高达98%,且毕业生常进入如中铁局等大企业工作,这让她很有兴趣。今年,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新增了6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机械电子工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该校的本科专业投档分数线在532分至608分之间。
学校的工作人员表示,因校企合作,近几年就业率维持在98%,专业毕业生能进入包括国企在内的多种企业工作。学校官网显示,近六年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广泛就业于如杭州地铁、上海铁路局等优质企事业单位。学校为杭州地铁集团和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订单培养院校,已累计招录大量毕业生。
浙江余姚“爱心冰柜”走红,市民自发补充物资助高温工作者
在炎热的夏季,浙江余姚市的一条短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展示了街头的“爱心冰柜”受到了市民的热情支持。视频中,市民展示了如何从“爱心冰柜”里拿一根冰棍,并自觉补充三箱矿泉水的感人举动,受到了网友的点赞。
7月15日晚上11点,尽管余姚市梁弄镇的气温仍然很高,街上的商铺已然关闭。一名男子带着小朋友路过镇北路时发现了这一“爱心冰柜”,取出一根冰棍给小朋友解暑。次日午夜,这名男子再次回到现场,带来了三箱矿泉水补充到冰柜里,以支持户外高温工作者。
余姚市民夏建明表示,当时他和女儿外出送外卖,天气炎热,看到冰柜上的提示后,他感到有必要为这份爱心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决定补充矿泉水。
此外,湖北多个县市区也出现了类似的“爱心冰柜”。7月16日,大冶市雨润广场政务小屋旁,爱心商户们正积极为“爱心冰柜”补充饮用水。
在广水市,多个公共场所投放了5000余瓶矿泉水,并有许多爱心人士自发捐赠雪糕和矿泉水,传递着夏日的关怀。
中国首枚奥运金牌背后的故事:许海峰与金牌的重逢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的一声枪响,打破了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的“零”的记录,中国首位奥运金牌得主许海峰由此诞生。这块金牌不仅象征着中国体育的崛起,也成为了中国体育史上的一座丰碑。
近日,许海峰在国家博物馆与这块意义非凡的金牌重逢,揭秘了捐献背后的故事。许海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捐献金牌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和感受到奥运精神。
他认为,金牌属于国家,放在博物馆能让更多人分享这份荣誉,同时也是对奥运精神的传递。金牌自获得后仅保留一个月,便被许海峰捐给了国家博物馆,如今已成为国家级文物。
他笑谈对拍卖金牌的建议,认为金牌应该留在国家的收藏中。许海峰的传奇人生始于1979年,他当时还是安徽和县新桥供销社的一名营业员。1982年,他在省运会上获得冠军并打破省纪录,随后被调入省队。1984年7月29日,他在奥运会射击比赛中以566环的成绩夺冠,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体育的新起点。
此后,许海峰不仅自己获得了十几个冠军,还多次打破世界纪录。1995年,由于眼疾困扰,他退役转为教练,培养了多位奥运冠军,如李对红和陶璐娜。许海峰还曾担任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培养出首位中国现代五项世界冠军钱振华。
2017年,他正式退休后,投身社会公益,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许海峰的奥运金牌不仅改变了中国体育的历史,也激励了一代人。作为中国体育史上的标志性人物,他的贡献和精神将永载史册。
中国劳动者工时持续增长 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近一个月来,“896工作制”的争议及Manner公司员工工作压力问题,引发了对“996工作制”和“狼性加班文化”的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中国劳动者的工作时长持续攀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全国企业就业人员的周平均工时逐年上升,2023年达到49小时,创下近二十年新高。2020—2023年,周平均工时的增幅达到2小时,相当于增加了13天的工作时长。
进入2024年,这一趋势仍在持续。今年6月,周平均工时为48.6小时,接近六年同期次高水平,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2.9小时,超过了标准的“六天八小时”工作制。劳动法规定的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的标准,已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就业专家指出,延长工作时间为一些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机会。然而,强制执行严格的加班政策可能带来负面影响,需要考虑不同群体的具体情况。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董保华表示,尽管劳动法实施已达30年,但严格执行仍然困难,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较大压力,难以对加班行为进行强制性约束。
国际劳工组织数据显示,在2022年,有167个国家中仅8国的周平均工时超过44小时,中国年均工时为2490.8小时,远超国际标准。博鳌亚洲论坛报告预计,2024年亚洲多数地区的全职岗位每周总工时将超过2019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