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看到了一张八十年前的明信片 作者:陈全

我看到了一张八十年前的明信片

陈全

近日在孔夫子旧书网发现了一张明信片。

这张明信片应该从日本流入,正面是一日本军人头戴掩耳棉帽,手把步枪站在一座城楼上,附释义为“张兰镇城壁”,右下角注为“陆军省许可*”应该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陆军部发行。反面为日文。

张兰古镇地处山西中部,自古是商埠重镇,为扼守晋南,北至晋西北,南下上党的重要战略要地。根据老人回忆,图片中建筑应为张兰古镇北门城楼,硬山顶结构,围栏为砖砌十字花格样式,日军所站处为10层砖高度,拍照角度为仰拍,估计该日军身高应该不超1.7米。

我看到了一张八十年前的明信片 作者:陈全

我请网友吕浩释解明信片文字。他解释说:文字是一名叫“宫崎透”的日本人写给他的老师平井毓太郎的一封慰问信,意思是:“天冷了,我在远方希望老师您身体健康,我现在就是托您的福,正在专精于军务。别的事儿,您不要担心,最近京都市的情况我会跟您汇报。我在异国的天空下,也希望老师您身体健康。”

我看到了一张八十年前的明信片 作者:陈全

明信片在邮寄人签名下面留有“17.11.9”字样,应该为邮寄时间:为“昭和十七年十一月九日”,也就是公元1943年。此时正值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处于劣势之际,为应对大量兵员伤亡,日本军国政府将大量学生补充入军队充当炮灰。有内容来看,这个日本人应该就是正在上学的学生被迫入伍的。

在寄件人写的日期上面,还有明显用深色钢笔写的“17.11.16”的字样,在左中部还有“检阅济.陆军中尉坂东和夫”的蓝色章,这应该是日本军队对所有军人实施的监控手段,但凡有厌战和悲观主义的内容,一旦发现即处以严厉军事处罚。

在这年的11月22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研究战后如何处理战后日本,并签署了《开罗宣言》。这时候的日本军国主义已成强弩之末,但其不甘心失败,还在负隅顽抗。其对外施行残酷的“三光政策”,对内进行恐怖主义。由此我们在信件内容中看不到寄件人任何有价值的内容,甚至连情绪都悄悄的隐晦提及:“在异国的天空下”、“正在专精于军务”,实际上是含蓄的说自己被迫无奈的现状吧。

这张明信片重现了八十多年前侵略者对我们家乡的蹂躏,让我们重温过去,不忘历史,时刻警惕!

我看到了一张八十年前的明信片 作者:陈全
我看到了一张八十年前的明信片 作者:陈全

陈全,1972年生人,供职于介休市体育运动中心,介休作协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