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自研?国家给出鸿蒙系统的“检测”结果,打了多少人的脸!
鸿蒙系统是在安卓系统断供之后加速研发的,一开始操作界面和安卓差别不大、且兼容的也都是安卓的应用,这也导致鸿蒙系统一直被诟病是“套壳安卓”,那这鸿蒙系统是否是华为完全自主研发的呢?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质疑,是因为早期的鸿蒙底层架构中,的确使用到了大量的安卓开源代码,这也导致鸿蒙系统里有着不少安卓的影子,而在我们的印象中独立的系统,必须要做到应用商城的独立,就毫比IOS系统和安卓系统的区别。
自然国人就下定结论,鸿蒙如果真的是完全自主化的,那就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原生APP应用体系,显然一直兼容安卓应用的话,这个最基础的条件是达不到的,当然国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质疑,也是急切想要在系统上实现突破。
而华为也没有让人失望,在鸿蒙4.0版本发布之后,就已经完成了所有安卓底层代码的替换,目前已经在加速布局鸿蒙应用体系,而下一个鸿蒙NEXT已经确定是纯血版本了,预计将会有超5000个的原生APP入驻应用商城,不再支持安卓应用的安装。
而国家也为鸿蒙“正名”了,就在7月1号,中国通信院发布了认证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详细说明了对鸿蒙系统的“检查结果”,这结果倒是让人有些意外,这是打了多少人的脸呢?
根据通信院给出的报告显示,鸿蒙系统自研的比例高达100%,且给出了最高标准的A级成熟度,这样的结果足以让欧美国家胆寒,同时也彻底打脸了国内的“有心之人”,鸿蒙也彻底摘下了“套壳安卓”的头衔。
而这个结果是国家给出的,是具备绝对的权威性的,而这个100%自研的结论,也是华为能力的体现,也宣告着美国对于手机操作系统的垄断被打破了,鸿蒙和IOS、安卓呈现三分天下的趋势。
但显然目前还不到高兴的时候,都知道一个操作系统最重要的,并非是那长达几十万行的代码,有点实力的公司想要完成这一步都不难,难点在于生态系统的搭建,安卓和iOS走到这一步打磨了接近20年。
而华为鸿蒙诞生不过3年,要想突破这“牢笼般”的生态可谓难于登天,但好在无路可走的状态,让华为下定决定要突破,如今鸿蒙系统已经做到了,但一个操作系统要想真正成功,就必须要走向海外,在国内市场风生水起并不能让人信服。
但显然如今中国的技术早已被世界认可,就毫比北斗卫星已经折服了全球130多个国家,一年创造的营收就突破5300亿,要知道北斗布局的成本大约在120亿美元左右,这么一对比就知道垄断性的技术带来的利润有多高了。
而苹果手机占据了手机市场超85%的利润,可不仅仅单纯售卖手机那么简单,更多的事依靠IOS系统的封闭性创造的收益,而华为能够在安卓、IOS垄断市场超99%的份额中拔地而起,可以说堪称工业奇迹了。
这对于整个中国而言,是具备有划时代意义的,意味着我们在数字化时代到来之前,有能力将数据掌握在自己手上了,摆脱了安卓、IOS的系统的束缚,美国想要搞监听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对于我们而言,这才是最核心的意义,并非单纯体现在手机用上自研的系统层面,而这一切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在能力范围内支持国产,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夏日生活打卡季#